【读书】人生半熟,半熟人生

【分享者】琴子

【书名】《36岁,人生半熟 》

【题材】虚度时光

【作者】宽宽,写作者。中央财经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自媒体公众号——好好虚度时光联合创始人,曾于《悦己SELF》专职人物报道,后走上创业之路。三年前移居大理,潜心于东方美学领域的研究、撰述,致力于东方美学的传播。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20年4月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1、微信读书里最近正在看,且刚刚看完,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分享;

2、是本有意思的书,是本有态度的书;

3、宽宽也是传统媒体出身,如今定居大理,过上了我想要过的生活。

【关于书】

《36岁,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27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

质朴静美的文字,以简单包容复杂,以天真启示世故,流泻“人生半熟”之美。面对众多困扰时代众人的谜题,始终坚持本心,选择将障碍看作生活的历练,珍惜生命中的已拥有,逃离不必要的欲望,努力去过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

如此,才会在一地鸡毛的真实中,“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真”;如此,也才能“心中常得静水流深,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为我所用】

宽宽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她和爱人相识、相恋,相守到如今的点点滴滴。有对年少时代的回望,有对生活意趣的感知;有得遇良人的幸运,也有人生无常的感慨。文中用了一句诗,我印象深刻。“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这是 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的写的思怀之作。生死相隔,不得相见,只能梦里携手同游。千年之后,元白二人的“知音之交”,犹令人感叹。她的文章里,常常有浓厚的情绪,晕染在字里行间,让人觉得被说出了心里话。

爱是,生活也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唯有在背后努力才能在人前毫不费力,这适合大多数人的奋斗历程。

三十而立,内心要足够有能力和定力,方能在选定自己的方向后坚定不移地不懈努力,直至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生活还是以存在主义为导向生活,无关他人,只和你自己的内心相关。

无论选择什么,问心无愧即可。没有谁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就算你再圆滑。在利益的冲突下也不可能将一切做到皆大欢喜,总会有人受伤。当出现矛盾,需要取舍时,我们一定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该舍的哪怕痛也要舍掉。若心存侥幸,也许最后原本想留下的却已回不来了。

择己所爱,无问西东。

【精彩原文】

“我拥有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

人和人的现实与梦想,实在没有高下之分,把别人的现实当成自自己的,オ会让人求之不得,得之又不爽。

因此我坦然接受的一个事实是,我无法做到一边带孩子,一边塑身美颜做辣妈,一边保持高产的创作,一边还能拥有正常频率的社交生活。一件事上的广度和深度,不能在同一个人生阶段内兼而得之。因此,从来不美慕斜杠青年那样仿似开挂的人生,因其要么先天能量就异于常人,要么在追求广度中,暗暗地牺牲了深度。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做证。

我们的孩子,一生是不是一个常常觉得幸福的人,这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总是充满力量,是否对生活感到知足,能否与欲望和谐共处。这些,外面看不到,只有自己清楚。好的教育,作用于看不到的内心,作用于一个人的本质。

本质,即孩子长成一个完满的人,该有的内核:1. 内在的小宇宙不被压抑—活着的自主动力;2. 一生仰赖的对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不被损害—个人可持续成长的能力;3. 与人交往的动机不是出于比较和竞争—容易发展出亲密关系;4. 有一副好身体和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说到底,所谓教育,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我们自身的修为,是托举着孩子的那只手臂。

隔了几年回头看,那些为增加财富和技能所做的忘我努力,不是白费,它让我拥有向外选择的能力。这是人生中的底气,是感知幸福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重要的,是不懈地去探求“这一生为何而来”。

想想也是,如果你很确定自己想过的生活,还有一件能打发余生并乐在其中的事可做,就算忽然中了大奖,每天不还是这样子过。人生大多数东西,没得到时以为得到了该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在想要的欲望和得到后的无聊之间不停切换,生就过完了。还有少数人得以跳出这套路,其中有一位,半生沉浮之后跟我说过一句话: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别无他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人生半熟,半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