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0体验《精细化养育》课程

在姐姐的推荐下,我结识了这套课程的创始人么老师,经联系有幸参加了《精细化养育》课程的体验课。

我一向关注育儿,也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感知到孩童期的重要性,一个小宝宝的诞生是带着使命的,而对于养育宝宝的人,也同样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

今天是《精细化养育》的第五讲:生命需要鲜活——想像性精细加工

么老师通过一个老年人的案例,为我们回顾到儿时的“精细加工”是怎样影响人的身体的,从而提出婴儿期精细化养育的必要性。

婴儿期的加工是十分紧密的,也多是无意识的内部加工,妈妈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与孩子充分的联接,这样才能够给到孩子力量。在必要时刻,需要允许孩子去触碰身边的“墙”(也就是要满足孩子的自我试探)。我们要明白婴儿期的一些行为就是宝宝在试探周围的环境,比如他们会用小脚丫或者小胳膊蹬一蹬挥一挥去触碰大人,此时我们就该多与孩子“交流”,去碰碰他的小脚丫,让宝宝能触碰到我们,让他们去感受周边的环境。有时面对他们的“攻击”,可能是挥小拳头“打”我们,这时我们要用正确的表情和方式,告诉他们这个行为我们会疼,从而建立边界,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允许的,这是早期对界限的感知。

早期婴儿的自我需求,首先是他们与他们自己的自我关联,此为个性化的需求,他们的自我联接是需求能够被满足,所以此时,宝宝“要”妈妈就要“给”,要无条件满足他们,尽量满足他们与自己的联接,给予内心力量和安全感,从而就是刚才提到的,婴儿期与人的联接,主要是母亲。

综上,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就是要与宝宝有充分的身体接触,让他们去感知环境,确认环境,加上母亲对他们无条件的接纳和满足,给到他们精神层面上的爱,孩子的安全感会逐渐建立起来,满足这两项有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就是——抱持。

有一些多动的孩子,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在试探环境,就是因为在早期他们得到满足太少了,四周的“墙”没有稳固的撑起来,长大后就会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屏蔽掉,总想去试探,所以会动动这里,碰碰那里。所以精细化加工是一件伴随一生的事情,但基础是在婴儿期,所以婴儿期一定要给到孩子足够的爱,孩子要就要给,此时不怕“惯”孩子。

老师提到,对于孩子三岁前的精细加工,好的方面,将会随之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能量,从而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优质的能力;不好的方面,将会造成孩子在成长上的断层,这将成为一个“隐患”,很有可能在青春期或者某一时刻爆发开来。我们常见的一些问题儿童,想要改变他们行为,我认为需要找到他们问题的根,根就在这里,0-3岁关键期里的养育方法。

那么,婴儿期未联接到的情感就会增加以后对外界外在的性格影响,他们自我联接的机会多,每一次对外部的正常“攻击”都在为自己积攒力量,后会成为他们自我的力量,反之,孩子将遇到事情不敢挑战,也源于早期的自我联接、以及和人的联接体验不够造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3.20体验《精细化养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