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明智部•剖疑卷•0321李悝•常平法

译文

李悝对魏文侯说:“实行平籴法必须很谨慎地观察岁收的情形。一般的丰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熟收成是平时的四倍,一般农家一年可剩余四百石米粮;中熟收成是平时的三倍,剩余三百石米粮;下熟收成是平时的两倍,剩余二百石米粮。荒年也可分三等,小饥收成是一百石,中饥收成是七十石,大饥收成是三十石。所以在上熟时,由政府收购三百石,留给百姓一百石,中熟时收购二百石,下熟时收购一百石,使人民粮食足够消费,又不会因谷多而造成价格低贱。小饥时就发售小熟时所收购的米粮,中饥时发售中熟所收购的米粮,大饥时发售大熟收购的米粮。所以虽然遭遇水灾、旱灾等大小饥馑,米价不会腾贵,人民也不致离散。这是取有余来补不足的道理,若能在魏国实行,国家就可以富强。”

[冯评译文]

这是常平义仓的始祖。后世一些迂腐的儒者,却以竭尽地力来责罪李悝。不竭尽地力难道要竭尽民力吗?这些不谈富强之道的腐儒,实际上也没能力能让国家富强。

原文

李悝谓文侯曰:“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熟。上熟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余三百石;下熟自一,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上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故虽遭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而补不足也。”

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冯述评]

此为常平义仓之祖,后世腐儒乃以尽地力罪悝。夫不尽地力,而尽民力乎?无怪乎讳富强,而实亦不能富强也。

李悝(kui,一声,亏),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魏文侯时期的“宰相”,主持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存在。他还编纂了《法经》。商鞅韩非都深受他的影响。

魏文侯,即魏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他执政期间,是魏国最为强大的时期,压制了秦国、齐国和楚国。

粮食始终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虽然现在在“物资”清单上有些变化,但是实际上道理还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倒是感觉这种方案下还隐藏着另外一种东西,引导人民群众“理财”。

就是虽然收入提高了,但是也不能大鱼大肉的奢侈生活。

这些道理放在现在也是一回事。

未雨绸缪。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囊•明智部•剖疑卷•0321李悝•常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