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实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一句话,我很小的时候就学到了,几十年了也没有认真的想过它的本意,返回头想起这句话觉得这简单的七个字里面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首先讲为什么要定位在三人行,为什么不是两人行,为什么不是四人行。从逻辑推理上“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几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为用理科的推理来讲这句话涵盖了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老师到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这样一个范围,但文学上的术语是不能用理科的方法去推理,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我们身边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如果说“两人行必有我师”那么也就意为着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显然是不能被我们接受的,毕竟世界上还有一小部分坏人,“四人行必有我师”又显然把自己选择老师的范围定的太小了,也失去了这句话教育的意义。

“老师”的概念是什么,就是在老师的身上有着我们需要学习的长处。(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老师就不仅仅包括学校里的老师了)要学习老师的长处首先要发现自己的短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最主要的原因,“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是发现不了自己短处的俩个表象,“目光短浅”又分为目光短和目光浅,“目光短”是指自己看问题是站的高度不够,比如我们玩“黄花阵”(也叫迷魂阵)我们这个身高的进入以后我们只能看到前面一面墙,这就是目光距离短。我们自然就像一个没头的苍蝇在里面瞎撞,如果让姚明进去了,他能站的高,看的远,他能看到那条路是活的,那条路是死路,所以他一会就出来了,我们的生活中更是这样,我们身上很多短处和死路由于我们站的位置低,我们自然发现不了这些短处和死路,所以提高自己看问题的高度是发现自己短处所必须的,“目光浅”是我们在剖析自己时深度太浅,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短处以后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分析出现短处的原因。“自以为是”就是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当然做成一件事要有自信心,但是一个人的自信心要有度,超过这个度,就会变成“刚愎自用”一个人是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舍我其谁”的霸气,但更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虚怀若谷”的谦虚才行。

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我们很难发现谁是自己的老师,其实老师的概念在这里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人,因为并非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认为特别值得尊敬的人,他们身上也不是每个特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同理我们身边可能有许多我们非常厌恶的人他们的身上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在这些人身上也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特别是一些通过“阿谀奉承”在领导那里特别受宠的人,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这些人特别能够揣摩对方心里,特别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特别能随机应变。这些就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特别是在现在竞争那么激烈的时候,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身边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特点,其实我们和他们接触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的心态一般都比较平静,我只是举了以上两个例子,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未曾发现的,一个人要想进步首先要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找到了老师就证明你同时找到了自己身上的短处。找到了自己的短处你自然也就能进步了。

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你有了这样的认识,你会感到你的身边几乎都是你的老师,学生对老师第一个要求就是“尊师”你像尊敬老师一样去尊敬每一个身边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听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一定很难,我们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