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权: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生活随记

昨天跟我妈在讨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居然跟妈妈说了一个我都惊呆的道理。

我妈因为血糖高,所以对于高糖高淀粉等之类的食物都不能吃,偶尔血糖很低,也只是能吃一点。因此,对于很多禁忌食物,就越发想吃,本来不太喜欢,也因为禁忌,也突然喜欢吃了。我觉得这个现象很特别,我去搜索,原来这叫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也就是所谓“禁果效应”。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不少:

家里的孩子对于热水壶,抽屉、门缝等,这些危险“小角落”总是特别吸引,当他要靠近危险边缘,我们就开始制止,喝止他们,但是下次还继续。我记得一综艺里应采儿对于孩子喜欢去开关衣柜这件事,她就与家里的老人做法相反,直接带孩子去衣柜旁,让手直接演练“一直担心会被夹”的情景,被夹之后,疼痛感让孩子对于这个一直被禁止的事情失去了好奇心,以后靠近衣柜都不会想玩了,危险也就接触了。我也向应采儿学习,当小孩想要去碰热水壶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把他的手伸过去摸那个烫乎乎的热水壶外壁,他被烫了一下后,那个疼痛让他对这个热水壶已经失去兴趣了,以后看到热水壶不仅不用被提醒小心烫不要碰,他自己都会告诉我们。

对于这种自发产生的“禁果效应”我想到了一个对策。这是与我妈在聊天过程中突然发现的方法。这关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问题。

你自己心里想做,不管是自己喜欢、自己决定还是出于其他自己的打算,都是内部动机;由于外因而去做,不管是父母说,别人给钱,还是形势所迫,都是外部动机。

行动的原因和目标都是要去满足动机,如果是内部动机,那么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去做,那你可能很有动力去做;可一旦对方要求你做,这件事就由内部动机换成了外部动机,那么问题就从你是不是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变成了你是不是想要满足别人的需求,如果让你做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想满足他需求的人,你就突然没动机了呗,没动机就不想做了。


如果我妈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禁止指令是由自己发起的,会不会对于禁忌食物会失去想吃的欲望了呢。从“我不能吃,但是我很想吃”“我爱吃,但我不能吃”转变成“不是我不能吃,是我不想不要吃”,“我就不爱吃,所以我不吃”,加上一些行为支持,可以把爱吃和不能吃的东西,尝一小口,了解了味道满足好奇心,再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想吃禁忌食物”还会不会减少呢。

其实我是这个方法的践行者,只是没发现。像我肠胃炎经常发作,肠胃已经成了敏感器官了,稍稍吃一下禁忌的食物,特别是冷热交替,就会马上发作急性肠胃炎,就是尝鲜一时爽,胃痛一阵苦。所以,我自己潜意识就让自己调整了,对于禁忌的食物,就是别人如何诱惑我都无感,是我自己不想吃,味道我也知道,并不好奇,即使好奇,也可以浅尝一口,完全没关系,但以后是不会吃这禁忌食物了。

挺有意思的,生活中小事件也能发现小道理。我开始不仅能发现美,还能感知生活与自己的美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权: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生活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