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数学都知道》

  2016年8月末与老友蒋迅在微信上聊天,得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将要出版他与王淑红老师合作的数学科普读物《数学都知道》, 共三册。当时, 蒋迅答应出版后送我一套。从那天起,我一直期待着尽早读到这套书, 但又不敢催问蒋迅, 怕他工作忙顾及不上这件“小事”。
  我和蒋迅认识已有四十多年了,那时他上初一我上初三,因为搬进北师大新建成的工八楼成为了邻居。蒋迅性格开朗,为人诚实,学习勤奋,做事持之以恒。他在纪念赵慈庚教授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一旦认准了自己的路, 我将义无反顾走到底,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他1977年考入北师大数学系后,不论学习和工作都没有离开过数学。北师大数学系读完研究生后, 蒋迅赴美国深造, 在马里兰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工作至今。
  2017年1月19日下午, 蒋迅在微信上告诉我:“书到手了,春节你可以打发时间了。”晚上下班回家,果然看到了师大出版集团专门派人送来的三册《数学都知道》。得到书,我一有空就阅读,但用了两个月才读完。蒋迅告诉我,我是这套书的“第一位读者,并且是第一位读完的读者”。
  《数学都知道》是怎样的书哪?以下是我看到的关于本书的一些评论:
  — 学好数学,对提升逻辑思维大有裨益。数学是基础的基础。当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要想做好现代企业管理,财经投资领域等等无不倚重数学基本知识。缺乏数学基础,就像先天不足一样。中国现在已经有 “机器人智能投资顾问”。投资领域发展很快,对人才需求旺盛。本书对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职场人员,是很好的充电必备书籍。
  — 这套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且史料详实。从古至今, 从纯数学到应用数学,从数学文化到具体的数学方法,都有所涉及。每篇文章像一个单元剧,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 很有诚意的书。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口气读下来,不但是数学书,艺术性也很强,里面介绍了数学和音乐、绘画、建筑等的关系。
  《数学都知道》确实是一套优秀的数学科普读物,它图文并茂,涉猎广泛。书中介绍的数学概念,比如牛顿分形、广义相对论、优化管理与线性规划、对数、圆周率π、根号2与无理数、素数, 深入浅出;讲述的数学与美术、数学与音乐、数学与生活,引人入胜,富有情趣;雪花、路牌、24点游戏、幻方、钟表、调音器、漫画、十二平律、黄金分割、雕塑、莫比乌斯带、克莱因瓶、乘法口诀、美国国旗、高立多面体、骷髅、蛛网图、万圣节、切蛋糕、折纸、墓碑、数学写作等内容,充分说明了数学无处不在, 为“数学都知道”做了很好的诠释,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讲:“数学并不是干瘪无味的,其具有自身的内涵和气韵。数学虽然并不总是以应用为目的,但数学与应用的关系确是非常密切的”
  "浪漫、纯洁、绚丽、迷人的雪花的图形“有多少种?它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它们能否在计算机上模拟?”书的开篇《雪花里的数学》,不仅讲述了数学家们研究雪花的历史,而且用数学的方式告诉了我们雪花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中国,滚瓜烂熟地背诵乘法口诀表是学童的必须课”。书中《乘法口诀漫谈》一章,让我们知道了这门“必须课”的重要意义,了解了乘法口诀的历史和掌握它的优势。该章还详细论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计算乘法的“另类”方法。除了乘法口诀,读者还可以通过《数学都知道》,深入了解在数学领域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许多范例,如圆周率、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等。
  《数学都知道》通过解析一些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数学命题。例如:由《切割糕点问题》引出的公平分配问题;如何利用计算机帮助排列美国国旗上的星星;《再向鸟儿学飞行》中介绍了Boids模型的计算机实现及其应用;《斯蒂芬问题和自由边界问题》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一类特殊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蒋迅亲身参与过一项电厂优化管理项目。书中的《发电的优化管理与线性规划》一章,介绍了优化管理与线性规划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线性规划在发电中的应用,同时也是他工作实践的总结。
  我在小学手工课上学会了很多折纸玩具,现在只记得纸飞机的折法了。书中《现代折纸与数学及应用》在展示丰富多彩的折纸艺术的同时,让读者欣赏了数学的艺术,使我的记忆得到了复苏。
  书中介绍的美国的奥数和数学竞赛、美国的数学推广月,让我们熟悉了美国在数学人才选拔和数学文化的普及方面的过人之处。
  《数学都知道》在讲述一个个数学问题来龙去脉的同时,呈现了数学家们的聪慧,和在聪慧后面的酸甜苦辣。当代华人数学家张益唐、陶哲轩取得的成就是值得中国人骄傲,杨同海的数学与人生让人感动。这些内容不需要数学知识也能读懂。
  蒋迅在他的科学网博客经常发表博文,《数学都知道》和这些博文,是他数十年来对数学科学及其科普事业的热爱与研究的结晶。
  因为我的数学知识有限,书中的数学问题看懂的不多,但它的气韵吸引着我把它读完。对于数学工作者与数学爱好者,《数学都知道》一定更有魅力,他们可以就书中的“扩展问题”、“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寻。这部64万字的著作,对于有志于成为数学家的青少年朋友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在读蒋迅的著作和文章时,我常常感受到他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真挚的情意。2007年6月蒋迅携家人回国休假,几位老友畅饮至深夜,言语之间他对中国的了解并不亚于我们。事后,我写了一首题为《归友》的诗,以怀旧情:“记得少年许多情,蔷薇丛中捉蜻蜓。闻声便知兄弟归,把盏直到晓日升。携妻单爱游颐和,教子不忘访圆明。不论远行在何处,家乡老屋最安宁。” 2015年末,蒋迅在回国返美途中创建了“工八楼”微信群,使“天各一方”的发小又可以经常能 “见面” 了。
  我不太会写文章,但我仍愿意以此文表达对老朋友的敬意!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数学博士、《数学学报》编委、《数学文化》特约撰稿人,更是因为他继承了父母从事的事业,并在数学科普领域超越了他们。

老树
2017年5月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数学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