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家庭中如何说话有力量

        曾有位家长问我,如何讲话才能有力量。其背景是,自己内心力量不足,说话声音小,在家里说话孩子不听,让自己很苦恼。就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思考,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我想,所谓的说话有力量,肯定不是指说话的声音大,声音大只是一个人内心有力量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内心有力量,足够自信,说话声音会铿锵有力,也不需要通过刻意的用力,就能让人听明白。但是,也存在内心有力量,身体条件不足以发声响亮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岁数大的人,父母一辈的老人。他们有丰富的阅历和智慧,虽然身体力量已经下降了,有的说话声音不够响亮,但仍然能触动人心,给人启发,给人动力。反过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随着身体发育,说话的音量也很强,但是如果他们说话不能做到有理有据,仅仅靠吼、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也不能打动人心,反而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力,需要借助增大音量、借助发泄情绪来达到增加影响力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说话有力量,关键是要能触动人心。而要说话触动人心,首先说话的人,自身平日的言行本身也要光明磊落,公正无私,有一定的威信;其次,本次说话的内容也符合道义,禁得住质疑;最后,说话的目的是有针对性的,是沟通对象关心或者困惑的点,当沟通对象内心被触动,就反映出说话者的语言的力量了。

        回归家庭教育中,如果希望对亲人,特别是对孩子说话有分量,能让孩子更好遵从,减少对抗,我建议从以下“心、道、术”3个层面做起:

        1、在“心”的层面,家长自己提高个人修养,用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树立自己的威信。这其中,关心老人、多去探望老人,多挂念亲友;做事不占小便宜,不算计别人,不留私心;待人平等,不对人分三六九等,只要是靠自己努力生存,都同等一份尊重,允许孩子在自食其力的条件下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和追求自己的梦想等等,也就是用心生活,不忘初心,为人处世都有一个善良的发心。

        2、在“道”的层面,如果需要加强语言的力量,沟通的内容首先要经得住质疑,就是让任何人来听,说的内容都是禁得住推敲、演绎和反驳。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更有机会从事他喜欢的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观点就能禁得住推敲;如果说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将来能挣更多的钱,过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观点就容易被质疑:考上大学就能挣更多的钱?挣更多的钱就能过幸福的生活?孩子也能举出很多的反例,后面再说下去,任你巧舌如簧,舌灿生花,口若悬河,话传递孩子耳朵里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话的内容符合道义,是说话有力量的根本。

        3、在“术”的层面,如果说的内容能触动到谈话对象的内心,使他有所启发,感受到了被接受、被肯定,纠结的事情有了确定的答案,被动的处境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时候,说话的语言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谈话对象就会内心产生力量,也就是说,这次说的话是有力量的。这属于谈话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语言的艺术”。如果需要提高自己的谈话艺术水平,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

        关于谈话的“心”、“道”、“术”三个层面,我认为,核心是“道”,就是谈话的内容要符合道义。这是因为,我们家长都不是圣人,日常行为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谈话的时候想亡羊补牢,通过修正行为来增加力量是来不及的;而对于谈话的艺术能力,也是一个日积月累才能慢慢提升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即使谈话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效果,也未必能正确应对沟通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对于谈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必须要注意的点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主动和孩子共情,避免自己因孩子的言行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谈话中,自己一旦有了情绪,要妥善控制自己在情绪下的言行,及时结束谈话,另外找时间再谈,避免起反作用,产生负面效果。

        最后,总结一下:谈话的内容要符合道义是关键的一环,本着一个公正、公平的态度,带着尊重、理解和关怀,用接纳、包容去对待孩子,用责任和友好去推动和带动孩子,多次尝试,不说过头话,控制自己在情绪下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说的话也会越来越有力量。与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20家庭中如何说话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