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张合来见曹真。曹真说:“诸葛亮想要吞掉雍、凉二州。我们必须趁他还没消化完,赶紧与郭淮汇合。可如今却被挡在这里,举步维艰。如何是好?”
司马懿说:“我知一条小路,也可进入雍、凉。一旦进入平原,我军铁骑就可纵横驰骋,消灭这些蜀兵不在话下。”
曹真说:“小路在哪?”
司马懿以手指图说:“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路可通凉州。蜀兵缺马,不善于平原作战;而天水、南安各城又分散孤立。一旦我于平原歼灭蜀军主力,断其粮道,就可将其困死在各个孤城,慢慢吃掉。”
曹真大喜,命司马懿、张合引兵前往街亭。二人领命前往,张合为先锋,司马懿领大军在后,懿对合曰:“诸葛亮不比孟达。将军为先锋,不可轻进。当传与诸将:循山西路,远远哨探。如无伏兵,方可前进。若是怠忽,必中诸葛亮之计。”张郃受计引军而行。
再说诸葛亮在山寨中,细作来报:“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便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后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前来援助曹真。今又同张郃引兵往秦岭方向去了。”
诸葛亮羽扇紧按在胸口:“孟达不听我言,做事不密,可惜。”
他拿出地图仔细查看秦岭一带地形,问向导官:“秦岭一带可有通凉州的大路?”
向导官答:“大路没有,小路倒有一条,可通凉州,名为街亭。”
向导官说完,在地图上划出街亭位置。
“司马懿此来,必取街亭。若教魏军渗入雍、凉平原,再有郭淮策应,我军休矣。”
便说:“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参军幼常说:“某愿往。”
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但从未亲临战阵,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
诸葛亮只得同意,幼常遂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说:“吾与汝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即唤王平说:“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此次北伐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二将拜辞而去。恐二将有失,诸葛亮又唤高翔:“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千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领命而去。
诸葛亮这才心安,又命人往斜谷传令子龙、伯苗:”汝二人重整军马,再出斜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使者快马传令去了。
再说幼常、王平兵到街亭,勘察地势。幼常笑道:“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王平说:“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令军士伐木为栅,鹿角为障,以图久计。”
幼常说:“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
“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
幼常大笑:“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汉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
幼常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幼常说:“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一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
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诸葛亮,具说幼常自于山上下寨。
再说司马懿引五万魏兵逼近街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司马昭奉令哨探一遍,回报:“街亭有兵守把。”
懿叹道:“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昭笑道:“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
懿说:“汝安敢出此大言?”
“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
懿大喜:“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
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一遍方回。幼常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乃马良之弟马谡也。”
懿笑道:“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说:“街亭左右别有军否?”
细作答:“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懿乃命张郃引一军,当住王平来路。又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汲水道路;待汉军自乱,然后乘势击之。当夜调度已定。
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幼常在山上查看,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
汉兵尽皆丧胆,不敢下山。幼常招动红旗,军士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幼常大怒,亲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端然不动。汉兵又退上山去。幼常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再说王平引军前来接应,正遇张郃。战不多时,王平兵少势孤,只得退去。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士饥渴难耐,顿时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汉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幼常禁止不住。
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汉兵愈乱。幼常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幼常。背后张郃引兵追来。
赶到三十余里,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接着幼常,拦住张郃。视之,乃高翔也。高翔兵少,战不数合,就被击退。张合乘胜追击,一举夺下列柳城。幼常、高翔领残兵向西城逃去。
司马懿攻破街亭,引大军进驻列柳城,与张合相见毕,说:“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退。此前有一城,名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粮道之咽喉,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之要冲。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
于是司马懿留张合守列柳城,申耽、申仪守街亭,自领大军望西城进发。
再说诸葛亮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一个人坐在地图前眉头紧锁。人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诸葛亮唤入,左右呈上图本。诸葛亮就文几上拆开视之。
拍案道:“幼常无知,坑陷全军。”
左右说:“丞相何故发火?”
诸葛亮说:“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凉州门户大开,我等无立足之地了。”
长史杨仪说:“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
诸葛亮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流星快马飞报:“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
诸葛亮跌足长叹:“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急命人唤回文长、马岱、关兴、张苞四路军。令文长引大军退回汉中;令关兴引一千军虚张声势,仍坚守此寨,拖住曹真;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令马岱、姜维前往祁山,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百姓,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当晚,文长率汉军主力并运输队,趁夜色偷偷收拾行装,撤往汉中。
诸葛亮分拨已定,便引五千将士退至西城坚守。王平、幼常等引败军及西城百姓先退往汉中去了。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司马懿引大军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时文长率主力已退入汉中,三郡官吏百姓共一万户计四万多人也已进入祁山,只剩关兴一千将士正往西城来。
诸葛亮身边文武,尽皆失色,说:“西城城小粮少。若被魏军围住,用不了几日,我们就束手待毙矣。丞相,速速下令撤退吧。”
“不可。我们不能弃关兴众将士于不顾。况且我们皆是步兵,而曹魏铁骑甚多。若此时逃跑,司马懿必派骑兵来追,走不多远就会被擒。”
不多时,瞭望兵遥指远处高呼报警。诸葛亮登城望之,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合围而来。
诸葛亮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再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如此模样,皆不敢进,回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
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心中生疑,立马细品诸葛亮琴声。只听曲调悠扬飘逸,似山涧小溪,清澈见底。叹道:“此铮铮之音,好似惊涛拍岸,风卷残云,弹指间自有雄兵百万。”
次子司马昭说:“我怎么没听出来?”
“抚琴之道,心乱则音躁,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孔明弹琴,如观其肺腑。此曲平缓闲适,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如今大兵压境,生死之间,能弹出此曲,可见其必是胸有成竹,专侯我等入瓮。”
便传令三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懿说:“孔明深得刘玄德真传,素来善于行诈用伏。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奸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敌兵渐渐走远了,诸葛亮长出一口气,擦拭额头的汗水,叹道:“险呐,险呐。”
文武无不骇然,说:“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五万精锐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诸葛亮说:“此人料我军素来使诈用伏;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众皆惊服。
后人作诗云: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过了半晌,关兴引军到达。诸葛亮遂下令全军退入汉中,关兴殿后。于是汉军离西城望汉中而走。
再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半天不见汉军动静,随即折返而回,正遇上曹真兵马。原来曹真听知诸葛亮退兵,急引兵追赶。
两军合兵一处,往祁山方向追来,忽听山背后一声炮响,万箭齐发,滚木雷石雪崩般砸下,魏兵顿时死伤大片。汉军漫山遍野俯冲而来:为首两员大将,乃是姜维、马岱。
曹真、司马懿大惊,急令退军。混战中,马岱阵斩敌先锋陈造。真引兵抱头鼠窜。姜维、马岱得胜并不追赶,而是连夜奔回汉中。
再说子龙、伯苗出兵斜谷。诸葛亮军令至,子龙说:“魏军知吾兵退,必然来追。吾先引一军伏于其后,公却引兵打吾旗号,徐徐而退。吾一步步自有护送也。”
子龙对面魏将夏侯楙,闻汉军尽退,便提兵再回斜谷,唤先锋苏顒说:“蜀将赵云,英勇无敌。汝可小心提防,彼军若退,必有计也。”
苏顒欣然曰:“驸马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
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斜谷。眼看赶上汉军后队,忽见山坡后竖起一面红旗,上书“赵云”二字。苏顒急收兵退走。行不到数里,喊声大震,一彪军撞出:为首一员老将,挺枪跃马,大喝:“汝识赵子龙否?”
苏顒大惊:“如何这里又有赵云?”
措手不及,被子龙一枪刺死于马下,余众溃散。子龙迤逦殿后,背后又一军到,乃夏侯楙部将万政也。
魏兵追势甚急,子龙乃勒马挺枪,立于路口,待来将交锋。万政认得是子龙,不敢前进。子龙待到天色黄昏,方才拨回马缓缓而退。
夏侯楙兵到,万政言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近前。夏侯楙大怒,传令教军急追,政令数百骑当先。行至一大林,忽听得背后大喝一声:“赵子龙在此!”
惊得魏兵拨马便跑。万政勉强来敌,被子龙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土坑中。子龙以枪指之曰:“吾饶汝性命回去。快教夏侯楙赶来。”
万政脱命而回。子龙护送车仗人马,望汉中而去,沿途并无遗失。
曹真、郭淮,司马懿复夺三郡,上表报功。单说司马懿复到西城,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诸葛亮止有五千军在城中,且皆是步兵,别无埋伏。
懿悔之不及,又转叹道:“妙啊,妙啊”
遂安抚诸处官民,引兵径还长安,与曹真等朝见曹睿。睿曰:“今日复得陇西诸郡,皆诸卿之功也。”
曹真说:“臣愿起三十万大军,乘胜夺取汉中,然后西蜀可定”
睿大喜,令真即便兴兵。这时,班内一人出奏:“臣有一计,足可定蜀降吴。”
正是:汉家将相方归国,魏地君臣又逞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