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打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强大

拿过四枚奥运金牌、十八次世界冠军,她是70、80年代人心目中的乒坛女神,邓亚萍。

可是因为个子矮小,她8岁被省队拒绝,13岁被国家队拒绝,她硬是凭借绝对的身体劣势,逆势翻盘,问鼎奥运冠军。她是如何做到的,《心力》这本书能告诉你答案。

成长型思维是成功者的标配

在五个国家队教练中四个都反对收邓亚萍时,只有张燮林教练坚持说,个子矮是邓亚萍的优点,因为矮,所有的来球,她都有了扣杀的机会。正是这句话给了邓亚萍一路进攻、一往无前、永不低头的动力。

邓亚萍是一个典型的成长型思维的人,她看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让她化劣势为优势,引导自己成长。在她看来,失败不是一个人的标签,只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接纳失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不能从中吸取的价值。

犯错时,不要只说“我犯错了”,而要说“犯错能让我改进变得更好”;遇到困难,不要说“我不行”,而要说“我有进步提高的空间和机会”;觉得“表现的不错了”,要问自己“这是最好的状态么?能不能再提高”

“失控感”比意外更可怕

在邓亚萍的职业生涯中,外战只输过4场。如此稳定的比赛成绩,她是如何做到的?

邓亚萍认为意外并不可怕,“失控感”才可怕。一旦有了失控感,一般人都会本能的沮丧、自暴自弃。

面对意外,要提前建立“失败清单”。想一想几种最糟糕的意外状况,如果真的发生意外,说服自己“一切都还在掌握中”,主观上用正面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总结出自己的“小迷信”。邓亚萍在赛场上习惯摁三下球台,或者发球前习惯性吹球拍。这些动作都是她自己总结出来的幸运小习惯,用于降低不确定性。而这种幸运小习惯是她经过深刻体会过总结出来自己专属的,信不信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提升不确定环境下的控制力。人生赛场上,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谁控制的好,谁就能赢。

你远比想象中的自己强大

在高强度的体力训练中,我们感到疲劳就以为自己坚持不了想要放弃,但如果咬咬牙我们还是可以扛过去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有快和慢两种思维系统,快系统反应感受,速度快但不真实;慢系统权衡事实,速度慢但是可靠。就像体力运动时,大脑其实会比身体更早报警,让你误以为体力不足要休息,其实是一个假警报。

所以当遭遇挫折、感觉压力大、撑不下去时,告诉自己,这是快系统的感受,并不是一个事实,然后用事实唤醒慢系统,比如“我曾经坚持做到过”“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用事实说服自己。

邓亚萍的一生,别人记住的都是她在赢球,而她自己记住的,却是一次次失利后能重新站起来。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力》:打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