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姐姐【细语微读】11月6日

图图姐姐:

11月6日读书笔记

        今天和开着两家混凝土公司的大伯一起吃饭,感受蛮多。不禁要拿起管理经营管理类书籍读。

      在企业家风起云涌的时期,也许你根本没有冒出过当企业家的想法,但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突飞猛击,要求每个人都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和行动。在商业领域,从事业有成的的企业主到刚刚踏上事业之路的年轻人,从事业者到被临时雇佣的新人,无一例外都要适应这一趋势。

        在环境、疾病、经济、国家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经济增长的趋势也是上涨的,但是公司大批裁员的消息却不断占据财务报导的头版头条,就业形势每况愈下。随着全球经济从制造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对企业家式思维和能力的要求只会精益求精。

静静姐姐:

11.6阅读笔记

【30岁,一切刚刚开始】   

作者:李尚龙P1-69

也许是被名字吸引,之前买了很多李尚龙的书现在又翻开重新读一读。

这本《30岁一切才刚刚开始》,是我去年买的,一转眼,又是一年了。回忆上一次期待过生日的时候,还是18岁。自那以后,再也没有期待过生日的到来。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老”了。[呲牙]

看这本书的人或许比我的年龄更大,又或许比我更年轻,会选择这本书我相信我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满现状的我们,期待生活越来越好,期待乘风破浪。

加入练字群那天,我从未想过我会在这个群里面呆多长时间,也没有想过我会写出多么漂亮的字。但我会期待一天比一天更进步,一天比一天握笔更稳,一天比一天笔画更直。看到些许进步,心里也会莫名的开心。

进阅读群的那一天,我甚至以为自己是个笑话。在一群才华横溢的小姐姐面前,我就是一个文字小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美的句子。但有着最真实的感受。这样的记录方式我非常喜欢。也许有一天,汇总所有的感想之后,也能出一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书呢。

开始录制英语视频的那一天,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少天,会有多少干货可以分享给大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不是那个只有想法却不付诸行动的人了。不畏惧别人的看法,不担心自己会丢丑,读错,我喜欢它,我便去做了。就像作者说的,30岁才刚刚开始,你会有很多种,可能那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30岁不是只能用稳定、成功或失败来片面定义。成年的意义应当是不断地检验和推翻年轻时候全然仰赖的“真理”。只有不停地打破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禁锢,才能获得解锁世界的更多权限。

30岁,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人这一生可以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你永远逆风不怂,乘风破浪,你就会遇到更好的自己。[爱心]


群群姐姐:

11月6日

书名:《生活与人生》不跟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在八月长安写的,《你好就是光里》有这样一句话,最快乐的生活是别人的生活,在多数人的认知里,确实如此,别人的生活好像都比自己的要好,所以总是欣赏别人,挑剔自己,努力的将自己修剪成别人喜欢的模样,渐渐地遗忘了自己应该有的生活,习惯性的站在自己的世界里仰望别人的幸福,不停地比较,不断的逼自己去追赶,结果将自己的生活过的疲惫不堪。

生活,如同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必要跟别人去比较,更别站在自己的烦恼里仰望别人的幸福,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用去羡慕别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欣赏别人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其实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线。人生没有下辈子,能够把今天活好,活明白就够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一味的效仿别人,做得再好也是书,我们努力生活,不为别的,只是为了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子衿姐姐:

11月6日

其实我看书看得比较凌乱,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但是我也不慌张,不懂就不懂罢,这几天我总是自嘲,我看书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了。看书与不看书好像没什么分别了,懂与不懂也好像没有太多分别了。当我想起要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想,随便抓一句话,都可以谈自己的感想,感想可以粗浅,可以深奥,但绝不能矫情。我的文字是从自己心底流露出来的,不是为了成文而捏造,不是要写出什么哲理,不是为了教化人,不是为了让人欣赏,我所要做的不过是不停止敲打键盘的手指,将流水一般的字眼一个个输送到屏幕上。我不想给自己太多的思考空间,因为在面对生活,我已经思考了太多。每天,我们的思维要中断太多次,处理难题时,思维要在一处停留许久,面临选择时,思维在多个选择中纠结徘徊,我们很少有机会像此时一样能无所顾忌地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内心所想表达出来。我坐在这里,我的文字像一个知心的朋友,它呈现着我的最真的状态,每一个字都不经雕琢,是最原始的模样。总有一天,我会回来读这些文字,以及这些文字所代表的我的时代。

读到蔡澜的老师冯康侯为其改印稿的时候,说到老师绝不会将要他们的印稿改得面貌全非,一定是根据原稿去修正,如果原稿实在坏得太离谱,需要另起炉灶的时候,老师也绝不会直言,而是处处顾及学生自尊,绝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气馁的可能性。我不知道冯老师长啥样,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十分可爱的老头儿,总是那么笑容可掬的样子,说话、写字、篆刻的时候总是慢条斯理,他不太爱说,但是字字珠玑且幽默风趣,他处变不惊,内心空明,质朴而智慧……我一时间没法表达精准,总之,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

我也想当一个好老师,我可不可以在面对所有学生的时候都能心平气和呢?我能不能也能细腻到处处关注学生的自尊,让他们没有气馁的可能性呢?“想”和“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想”在通往“能”的路上,因为“想”,也许我离“能”已经不远了,不然,为什么此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欣喜呢?

感谢蔡澜先生笔下的冯老师,他为我树立了好的榜样,启迪我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曼玉姐姐:

11.6日

书名:《敢于孤独的勇气》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就能活得自由。

️第一章:拥有幸福的能力

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沉思:这本书适合我看吗?虽然我迟疑了几秒,但只是几秒,因为虽然我曾痛苦,但我还会幸福。

如果在两年前,或许我会逃避任何有关幸福的话题,比如家庭。也许前半生我算是个失败者吧,但我坚信我的后半生不再会是。

“一切灾祸都有一个微小的起因,一切幸福都有一个平庸的结尾”。多么朴实的真理,我想作者的灵魂里一定住着一个深蓝色的精灵,字里行间的话语都深深的敲打着我的心。因为我也深深懂得:对于沉溺于眼前锁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快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说得太对了,生活就是一曲高亢激昂的交响曲,如果你能跟得上节奏,合得上节拍,那你也可以成为那跳动的音符,因为幸福它是一种能力。痛苦和欢乐都可以自我享受,但是如果你的定位不准,那你感知幸福的能力就会很弱,甚至会一直走向一条黑暗的深渊,离幸福越来越远。

我和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能彼此感到快乐,那就可以说是幸福。

愿我们都能拥有发现幸福的能力,传播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有享受幸福的能力。


思宇妈妈:

家长很容易把养育孩子放在家庭生活的首位,而把大多数的精力都用来维护家庭和谐和照顾孩子。但是不要忘了,家庭和谐也需要父母之保持初次约会般的浓浓爱意。当然,想要重燃当年的爱灭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计划。妈妈和爸爸需要暂时离开孩子一段时间去重温感情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好像只是在走过场,但一旦你开始行动,并意识到你真的是在约会,你就会享受到一段美好的时光。


贝贝仙:

11月6日

书名:《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刘瑜

感悟:读到了书中一个介绍哈佛课程的章节,刘瑜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洽洽是恢复人类的天真……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这篇文章虽然是在说大学教育,但是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孩子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分数,更多的应该是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为何现在孩子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学习当作一种探索的过程,而是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那何来的兴趣一说呢?

学习必须要靠孩子的内在力量,外力是无法维持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因此要引导孩子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和探索。“四生课堂”的生长性、生活性、生命性、生成性,正是为了激活孩子吧!


芳芳姐姐:

11月6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对于不靠谱,事不过二

什么叫不靠谱呢?大约是大家约好了一起出锤子,结果所有人都出了剪刀,他却出了布!

工作后,跟同事闲聊总会有人提起“其实胡老师,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好,所以我以为你很不好相处,没想到你这么随和”。第一次有人提起时,我无所适从,不断反思自我。后面说的人多了,好像也就形成了坚硬的盔甲,再也不纠结了。最近一次听是前几天,老贾提起了这事儿,我已能一笑置之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初次见面让人觉得惊喜不断、好感爆表。但来往了一两个回合,就会发现他的内在根本撑不起他的外在,他也根本没有能力来兑现承诺。我想跟这种人相比,我应该算是相对靠谱的那一类人吧。

工作上一而在地犯错,那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社交中再而三地装傻,那不是关系深浅问题,而是人品问题。

“不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合作关系,根基从来都不是情商、智商,而是真本事,是你的不可替代性、是你的真诚、是你的专业素养。”读到这里,我好似彻底释然了,第一印象不好就不好吧,咱们来日方长。


月公子:

怎样才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

    ——读苏霍姆林斯基

“有教养的人”是大家都喜欢的,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想要引导孩子去做的。但以前读到的关于“有教养”的解读,多是思想品德教育,今天读到的解读,是个大教育家的解读,有必要分享一下。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具有以下特点:

    1.自尊,要尊重自己,善于珍惜个人荣誉,要时常去追求道德上的进步,要有今天比昨天更好的愿望。作为教师,要引导孩子去感受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魅力、吸引力。

    2.智力上的丰富,追求在思维世界里的生活,要有经常丰富和发展自己智慧的愿望。

    3.对美的需求,个人要有丰富的关于美的知识,敏锐地去发展对美的需要。

    4.热爱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要热心地去干具体工作,并努力去追求劳动技能的完善。

    5.健壮的体魄,身体是实现理想的保障,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

关于从那些方面着手去培养孩子这些品质,苏霍姆林斯基用几十年的教育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上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是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一旦孩子的心灵遭遇了不幸,我们应该记住:我们面前的是个孩子,我们首先应该让他平静、安静下来,帮助他解除痛苦、不安和忧虑,然后带给孩子生活的欢乐。

第二、一个人要在童年和少年的时候,通过和大自然接触,和他人打交道来体验温柔、脆弱、同情、忧虑、敏感、不平静等各种精细的情感,他才更容易体察别人的情绪,也更容易在了解“温柔、脆弱”以后,成为一个有持久力的坚强者。(要知道,好一部分人并不具备精细情感体验的意识,他就失去了很多和大自然,和他人建立联系的通道)

第三、深深地依赖他人。对孩子来讲,首先要使道德原则、法律规则成为无可争议的,不可违背的真理,他才会感受到自己的手握在了无限信赖的人手里。他们的思维还不具有可逆性的时候,需要道德上的楷模,让他们去体验崇高精神的力量。

第四、美的世界里精神生活,能使人成为更有教养的人。我们的教育理想里应该有“使每个孩子实实在在看到美、惊叹美”的内容。

其实他讲得这些里,最值得我反思的,是关于培养孩子的“崇高精神”和“热爱劳动的品质及劳动技能”这两点。我作为一个教育者,以树人为教育理想,总是引导孩子:从学习中发现真正的自己,热爱自己所热爱的,并为自己所爱去努力,用自己所爱去感染他人。 我自己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他会自信、会奋斗,也会奉献,所以无须把爱国、爱社会天天挂在嘴上。但最近学习的有关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知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小孩子不能理解抽象的东西,我们必须通过语言、标志、仪式这些,去培养他的小公民意识,让他从小就感觉自己是祖国的儿女,让他从小追求和渴望成为一个爱国者,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容易被生活琐事困在精神的囚笼里。

还有一点就是热爱劳动,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有主动干活的意识和技能。我小时候就因为妈妈太能干,没有机会发展优秀的劳动技能,长大以后,在生活琐事上很费神。不过还好,我这两年已经体会到自己劳动丰衣足食的快乐了,正在变得能干。自己能很好地打理生活真的很有底气,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光的姐姐【细语微读】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