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持续行动对治焦虑,你需要一个成功不等式!

焦虑已经成为时代通病

周末加班开了一天的会,听到最多的俩字儿,就是“焦虑”。也试着问一下自己:你焦虑了吗?

这还用问吗?在一个转型的时代,又有几个人真正不焦虑呢?只不过每个人的焦虑各不相同罢了。

有的人是焦虑工作,肩负的业绩指标难以达成,咋办?

有的人是焦虑家庭,没有时间盯孩子的教育,咋办?

有的人是焦虑人生,面对未知的将来不知何去何从,咋办?

很多人是这些问题同时存在,又咋办?

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就像一种传染病,在这个时代迅速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不禁想到南怀瑾先生在世时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最困扰人类的将不再是癌症等身体上的疾病,而是精神类的疾病。而作为对治的药方,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

生命只在呼吸间!所以,对生命科学是需要重视的。古人说“养生如病”,又说“病中方知诸动妄,健时休向乱中忙”,《黄帝内经》也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另一个专业问题,我们先提起重视就好了:在身体健康问题上别逞能!

今天重点说说认知。解决不了认知问题,就爬不出焦虑的泥淖。所以,解决认知上的困惑,持续行动,刻意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从我个人来说,自打做了教育培训后,就特别关注教育和学习的事儿。一次在车站赶车的空儿,看到有乘客捧着一本书看,留意了一下书名:《刻意学习》。

后来,从微信读书上读了个大概,其中有个观点很是认同。作者认为,学习需要持续行动,而且要“输出倒逼输入”。他借助数学里的“底数”和“阶”的概念,提出了“N阶持续行动者”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是以10为底数,以N为幂,10的N次方代表着能够持续行动的天数。

用持续行动对治焦虑
1.一阶行动者,10的一次方,即持续行动10天:

这个阶段虽短,也不容易,很多人容易因“五分钟热度”而放弃行动。

坚持就是胜利,一旦突破了自己的意志、体能、执行力的瓶颈,就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借这个空儿,温习一下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融入生活才得自在和休歇
2.二阶行动者,10的二次方,即持续行动100天:

道家修炼讲究“百日筑基”,学习也好,修炼也罢,拿出一段时间持之以恒地下硬工夫,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不过,对大部分技能的掌握来说,100天也不过是“筑基”而已,只是打下一个基础,想要深造自得,还要不断地续航啊。

系以南怀瑾先生的诗曰:

“四果阶梯着意成,由来一念最难平。儿啼黄叶飘然落,诳捏空拳大小擎。”

“百日筑基”是个硬功夫
3.三阶行动者,10的三次方,即持续行动1000天:

1000天,也就三年的概念。三年的持续行动,就会有小的成就,但是其中的关键一定在于认知的升级,而非简单的重复。

要在100天“百日筑基”对基本技能了解的基础上,通过重构和创新,慢慢形成自己独到的东西。

道家所谓“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这种该下的硬功夫,在学习上也是一丝偷懒不得,松懈不得。人生最大的捷径,实际上就是脚踏实地。所谓“三年哺乳”,就是不断汲取智慧养分的过程。

系以苏东坡先生的诗,领略一下功到自然成的境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4.四阶行动者,10的四次方,即持续行动10000天:

10000天,就是三十年的概念。中国文化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的时间可以实现一个人的完美蜕变和华丽转身,可以让一个人架构起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异于人的“面目”。

曾国藩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谁的人生不浮躁呢?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先生,也和我们一样浮躁过。后来,他读到明代大学者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豁然开悟,取文章中一句话“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为自己取字“涤生”,从此立志重新做人。

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坚持“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三十多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了一代通儒。学习一下他的座右铭:

“不为圣贤,便堕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说读书要“三有”

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确需要付出非同常人的努力。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三重境界”,值得我们铭之左右,借以明白当此纷繁之境,立身处世该如何找到下手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重境界,是志存高远;第二重境界,是心无旁骛;第三重境界,是耐得寂寞。能入这三重境,大事可成。

不过,说食不饱,空谈无益。关键的关键,还是要脚踏实地去做!

就像泰山山脚下那块石碑所写——“登高必自”,人生如同登山,眼睛可以盯着高处远处,但脚下的路却是一步一步走出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持续行动对治焦虑,你需要一个成功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