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学生当堂课看似听明白了,隔几天做题又错了?《刻意练习》第三天阅读感悟

【书名】《刻意练习》

【作者】安德森·艾利克斯

【分享人】王娟

【阅读日期】2021·03.31

【阅读页码】第3章《心理表征》

【阅读感悟】按照上面阅读思考输出

【阅读计划】第3章

【阅读思考】

1、启发内容:摘抄/概括你最有启发的内容(1处以上)

所有行业或领域的杰出人物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具有同样这些经过高度发展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理解卓越专家杰出能力的钥匙。

心理表征即使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又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将杰出人物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成功诊断的关键并不只是拥有必要的医学知识,而是能够将这种只是组织起来,以便提出可能的诊断结果,病聚焦于最有可能的诊断结果。

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2、我的感悟:结合自己的亲身/名人/书上故事进行分析

这篇文章写了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也让我在与书友互动时,聆听到一个关于学生在学习时的努力的一个故事,让我反观自己现在与一年级孩子在一起互动的方方面面。忽然,有个声音和画面映入我的眼帘。

老师,“冬天的”冬“是这个“东”吗?学生问。“奥,那是东西的”东“,是一个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确实很有相同点,尤其是在拼音的拼读方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我就在黑板上,把学生易混淆的字写了出来,并分别注上拼音。写完后,有分别在这两个字的后面组了一个词语“冬天”、“东方”,并进行了解释。当我再次提问学生时,该生在当下的学习听懂了。为了帮助他再次确认这两个字的区分,我又用分别组了另一个词语“冬雪”、“东西”,并把两个容易混淆的字拼上拼音,让学生来填空。当学生能准确的把汉字填写在正确的填空时,我就结束了讲解。

可就在,昨天晚上的晚辅导中,我又一次给学生们听写了该词语时,却发现提问题的学生,竟然又把这两个字给混淆了。我就很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学生不努力还是学生学习不认真?都不是,是学生没有学会思考的能力

就像今天所读的《心理表征》这一章中写道:“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觉察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出错的题及不明白的文字怎样去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把不明白的提问出来,老师讲解清楚后。过后,再做题还会错的原因。没有形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也让我在反思自己在养育自己孩子中的做法,在孩子小时候,每次和孩子一起互动外出前,我都会不自觉的去引导孩子自己学习如何整理外出物品。用一张纸、一支笔,来记录下我们外出需要准备的物品。且是每次外出都会重复做这些工作,只是在做的过程中,自己会适当的一点点放手,而不是全权包揽。就是每次的一点点引导和放手,让自家孩子学会了收拾自己东西的习惯。

而在,晚辅导课程中,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不会的字及题时,换来的是,其他孩子会顺口给出不会孩子直接的答案。~这也许就是从小教育方式不同,换回来孩子思考方式的不同吧。

3、行动计划:写下后续行动目标和计划

我会继续用自己育儿的方法,给到晚辅孩子学习语文的指导方式,并每天总结自己今天使用的方法是否可行的调整。

4、【最爱金句】抄下这句话+解释你为何喜欢这句话

杰出人物能够看到“一片森林”,而其他所有人,却只看见“一棵树”。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眼界的宽度,以及在做事情时的一个统揽全局的能力。

引用书友Jessica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与你在聊天,让你感觉很舒服时,一定是对方的等级比你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些学生当堂课看似听明白了,隔几天做题又错了?《刻意练习》第三天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