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一

车轮碾过满是落叶的土地,留下零落的叶片和两道浅浅的车辙。那不可捉摸的时间也是,在光的变幻中,就这样冲刷过去,管它光的波动性还是粒子性,管他位置还是状态。

余于外求学四载有余,从饶城转战洪都,自洪都北上帝京,千里有余。墨水一点,迷茫三分,行李三箱,汗水三衫,求学岁月自此始。性闲散,好闲书,饮闲茶,赏闲景,盖岁暮之志也。尚值所谓青春时光,当汲取所谓知识,借鉴所谓经验,静吾心,明吾志。今从法之一途,亦当学得法言法语,法思法虑,从实践之学,观实践之事,以待后效。

墨水一点,也就10滴,1滴也就约莫0.8ml,故墨水也就8ml。实在不多,每每闲来与之前的日子做做对比,竟觉仿若处于《浮士德》式的幻灭中,用那不多的墨水佯装古人嗟叹,不免觉汗颜,作古伤秋当是文人之好,我非文人,无文人之气,也暂无文人之向,只是用些文字来对那段过去的小日子做个描绘,待我哪日得闲再看我这时的思考,着实为趣事一件。

是以为致大一末之序。

法,《说文》作灋,有水,从水,平而去之;有獬豸,为远古神兽断案公正的象征;有去,则意味着有惩罚,离去,或者离去。这是贯穿大一一年学习的知识,为我国法制史的基本法理。除去不可测的炎黄时代,夏商时代,朴素的原始信仰,祭祀习俗,故法便有了灋的基础,之后的西周,确立“明德慎罚”,至春秋战国,开始出现成文法,法始公布,定罪量刑公开,由汉自唐,法律儒家化,后头的历史,便是所谓“人治大于法治”“人情大于法理”的时代,千年有余。

先提历史,便是说,法的历史贯穿一个文明的历史,尼罗河边的文明有多久,法的历史便有多久。社会存,法存,法存,社会存。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也必将有积蕴深厚的法史。刑书,刑鼎,竹刑,《法经》,《睡虎地秦简》,《九章律》,《曹魏律》,《北魏律》,《北齐律》,《开皇律》,《永徽律疏》,《宋刑统》……文字为法言表达载体,书册为法语物质记录,法史便从传说走向现实。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我们之所以会去回顾历史,是因为历史能给我们的现实带来某些借鉴的价值,避免对于未来造成不可知的损失。花小代价看看过去,避免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以法史为开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悠久、厚重,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正在书写法史么?

法,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

这三个哲学最终的命题对于法同样有效,按马克思预言的法之消灭,当时社会达到最终理想,不需要法去调节社会关系,无用的法,名存实亡。当然我想,这个社会崩溃了,那么法也就消灭了,历史有无证明这点,我没去翻动图书馆那沾灰的书籍,也没去百度一下。

由史延伸至实,便以此时此地为实的一部分。

法之根本,当为宪法,法之至高,当为宪法。根本准则,宪法大矣,基本原则,宪法高矣。它不仅仅是那本宪法典,也可能是宪法性法律文件,也可能是宪法判例,也可能是宪法惯例,还可能是国际条约。供在神坛上瞻仰,让后辈出来挡刀挡枪或是争天论地,还是作为大轴,一言定鼎?还记得法学界的那个“宪法顶个球”的故事,这不带有别的情绪,这客观上算是某种写照吧……敬之则畏之,按人的性情,越不想去在意,越是畏惧。

按旧有的划分,宪法为公法,那么相对于公法,就有了私法,而私法以民法为最。记得一位老师在讲座上曾说,如果你追求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请学好民法。之后才明白,这便是平等,尽管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宣言式的平等,但这也是平等……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平等呵。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法律以文字为载体,也算是一篇文章,这文章写了这么久,体现了什么?公正,平等,正义……约束,保障,形式……这文章由谁来书写?是苏格拉底、霍布斯这样的哲学大咖,亦或是卡尔·拉伦茨、哈罗德·伯尔曼一流的法学前辈,或者是奥巴马、卡梅伦诸位政坛大佬?有没有可能是所谓的“人民群众”?视角不同,答案不同,不能盖棺定论。有谁来看?或者说,对谁有效?从个人到国家,由公到私,从一国之内到诸国之际。此为法的效力范围。然作为客观存在的物,就免不了被时间冲刷,伟力之冲刷下,还有当初写书的原意否?李白的诗放到现在又有几人敢说能解其中真意呢?即使你给出上百种解释,可作诗时的真意却无法还原。而我们现在引经据典,为的不就是佐证当今的观点么,会在乎古人是怎么想的么?

提及时间伟力,那么又回到了历史这个话题。历史也是如此,我们观历史,是为了当下以及不可知的未来,但囿于视角、眼界、时代等因素, 必然给出不同的观点立场,一本《论语》流传千古,注释不下百种,这还是所谓大家集注,不包括那些名气不显的小家或是一生籍籍无名的小生。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大家一流所著,要文采有文采,要思想有思想,要情感有情感,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么?不敢苟同。《史记》载刘邦为赤帝之子,斩大蛇,其母与蛟龙生下刘邦……古史尚是如此,那么今史呢?是不是也有神话色彩呢……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转眼就大二了,还记得大一初入法门的兴奋和淡淡的迷茫,告别三年的理科生涯,之前的知识技巧都化为了沉淀,之后的学习都是未知的,方法都要自己摸索,目标也要自己去定,有过许多想法,但最后或是抛弃,或是作为前进的方向之一,或是以期相机行事。但是最终目标仍然是把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虽说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可以百度,课堂也可以通过公开课学习,但是,思维模式,方法技巧,实践经验却是需要自我探索的。这也是现在学习的目标,学以致用不是空话。就以理发而言,现在的理发师除了经验,还要看文凭(笑),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需要青春,由此积累产生经验,产生技巧,产生思维模式。所谓门槛,凡事皆有门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完全行为能力人就是有差别。

思及过去的一年,有感动,有酩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些人和事令内心触动,或是通过媒体了解,或是亲眼见证,或大或小。从拓荒牛的那只萌萌的猫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七十余载前的战乱纪事到当下的漂浮都市。社团活动秉承着之前的想法,最后坚持下来并留任部长,几场讲座,几次赛事,有些滋味,想诉说,可叙述功底不足,便不诉及。却是想到有许多问题一升华便到了理论层次,走向终极,便成了哲学命题,几近永恒。前些日子的股市便是最好的舍与得问题(笑),便是街头叫骂也讲究欲擒故纵三十六计。

大二开始,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纵使孤身一人,也要在路上前进,跪着走完倒是严重了。大一最后的遗憾还是有的,一笔烂字,一身膘肉,实为憾事,当然,还有文科思维。或许还有因身边同学秀恩爱所产生的那抹悸动吧?每每期末却是最难熬呵。

有些人来了,有些人却走了……时间呵,命途呵,缘法呵……我当怀缅那最后的时光……

却是今夜,谁与我举杯?

附上大一上的小结
或许这很唠叨,或许这很矫情……但是,想想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感觉很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这也只是或许吧。很喜欢模仿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那个开头,经常性的把所得的句子作为某种理由——这也是我这次总结的另一处缘由所在了——当多年以后的我还在人生大河上划着我的那叶小舟时,也许想起那一个在列车上默默码字总结的午后。从哪开始回忆呢?岁月流逝,智慧增长,但有些记忆也模糊了吧?

高考那些事

   这算是弥补我最后匆匆那几个月留下的遗憾吧,没有做好该做的事,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遗憾。

   高考——目前算是普通高中生必须迈过的坎,不管轻松还是艰难,终归是要面对这种考试体制。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这也算全中国千万高中生共同的记忆吧?

   想到七个月前的考场争锋,现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还真有少年人的热血呢……那一道道计算题、压轴题,那一篇篇现代文阅读、英语完形填空,那一套套的庖丁解“牛”的方法、鲁班造“锯”的巧思——尽管对于许多题目,我已经是手法生疏,但念叨那一套套的还是挺行的,我还真不是一个好学生,果然是 被学霸包围的学渣呢……

   不过最后考试下来,给我最大的观感还是对于基础的把握。很多同学都说心态要好,但是没有一个好一点的基础,心态再好,改变的还是很有限,在当下这个考试机制内,对于考试的基础方法的把握可能更重要吧……老老实实地把基础打好,一步两步地在知识中漫步,享受解题的枯燥乐趣、孤寂中的独乐。

   基础,太过片面了,具体来说,从课本、从教参,从题库,一步一步去发觉,耐心地去做,总结下方法。或许还需要不断地催眠自己吧……有空问问老师,和同学之间交流交流,互相印证,解题总归是有个思路的,或者是直觉,或者是套路,或者是“灵机一动”,印证一二,互相取经也是蛮有帮助的,这也算是枯燥单调的学海漫步中的一抹亮眼的色彩吧。对于最后的高中岁月,那套紧张有序的复习流程,还是多亏了高中那些优秀的老师,早早地规划好了,按照有一线教学经验老师的那套走一走,还是能获得许多的。

   好了,这是我的个人小结, 就不多絮叨了。对于高考,还是有许多想法,但是就不一一叙述了,现在看来,还是很稚嫩,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很宝贵,以后、以后的以后,我可能会提及,可能不会提及。

填报志愿的多方参考

   我从不为我的选择后悔。在这个或然占大多数的世界,这个必然的推断是如此地格格不入,但是,在这个或然占大多数的世界,有一个必然的坚持还是挺好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参考。

   高考考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又一个难题,在考完之后就会听到那句“考得好,更要选得好”。好的结果是考得好,然后就在那几个学校的几个专业之间选择;坏的结果可能是考得不理想,选择范围有限或是没得选。但是大部分都是能在几个学校的几个专业之间选,这个时候,学校之间的差距实质上不是特别大——好比是武大的理科和华科大的工科,很难说谁优谁劣,更多是倾向的问题,但事实上对于一个三年在苦读的学生来说,好不容易就解放了,哪来那么多的想法,在短短十几天内做出未来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决定,这——很难,于是乎,这就需要参考别人的意见了。可以是自家长辈的道听途说,可以是老师的经验,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还是要秉承一条——切忌盲目。

    七个月前,我就在这十几天里反复思考,最后决定由理转文,选择了法大,很庆幸,法大也选择了我。

我的大学

    这就有很多要说的了。突然发现思修上的那套总结还是很有体系的……

生活环境的变化

    作为一个南方人,到北方求学,对于北方的干燥深有体会,早上洗好的衣服放在房间里,下午就干了,这也算遂了我这个洗衣小白的懒惰吧~当然,生活环境的变化还有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从西部的新疆到东部的山东,从南部的海南到东北三省,从浙江的南方帅哥到辽宁的北方硬汉,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到韩国。各种方言,各种生活习俗,佛曰:“众生相。”——从半夜的走廊高歌到黎明的操场晨练,大开眼界;身边同学的各种高中经验分享——原来懒惰的不止我一个,原来熬夜的不止我一个。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语言。

    这里插一句,还有恋爱生活的变化,这点给我带来的冲击最大——身处一个男性荷尔蒙气息浓郁得让我窒息的寝室,表示压力很大,各种秀恩爱,各类秀脱单,以至于我没事就泡在图书馆,眼不见,心不动,老老实实地看书,好吧,下一个话题。

社会活动的变化

    身在一个社团活动众多的大学,要么自己是社团一份子,要么身边的同学是社团一员,这真是一种新奇体验,高中的社团参与热情不高,空闲时间得充分利用,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看看略显单薄的空课表,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填充的,比如做做志愿活动,比如社团活动。

   根据那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的经验交流,社团很纯粹的,最大的收获不是能力能得到多大的锻炼,而是一帮玩得开的小伙伴。这是他们回首近四年大学生活的最大收获。由于我参与社团的资质有限,很难说出一一二二,就不多赘述了、

学习要求的变化

   真的是太“放肆”了……

   很难想象可以“正当”翘课,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就去喜欢的老师那蹭课上;很难想象平时学习不用功,考前几天还能战斗力爆表;很难想象老师上课不按课本讲,临近考试再给课本划重点——几乎颠覆了我的学习观,一阵不适应。不过,这只是大一新生迷茫的体现。随着学习的深入,科目的难度与日俱增!看看师兄师姐,苦读法条、牢记理论,像我目前的这种状态一碰就脆成渣渣——除却知识性因素。

   越学越努力,这可能就是未来的一个写照吧?想到那句“Only time will tell”,会心一笑。学习生活亦是很充实,很有意思。

结语

   现在才意识到龙定岩老师为何强调语文的重要性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思想、思考、思虑、思绪是一个人之为人的要素,也正像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说的那样“人只不过是颗会思想的芦苇”,对生活、对世事有一颗能跳动的心,就很够了。还是很感谢高中指导过我的老师,知识的理性也算使我获得了某种乐趣吧?至于大学,法理学导论的老师王宏哲,一位“神奇”的老师,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经验”,也听到了些有“意思”的东西,有些笑笑就忘了,有些还是有着清晰的认识……

  洛克在《政府论》中形容像我这样初窥法门的人就像一块白板。

  不过,即使我是一块白板,却也等着经验在这块白板上涂抹。

  学校终究是一顶保护伞,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被过滤了,这也使得学生作为学校中的主要群体极其容易被煽动,很容易就有许多冲动的念头,不过,倘使年轻不多走一遭,老了就没机会了。莫名想起同学常念叨的“抓紧谈恋爱,过几年就没机会了。”会心一笑。

  我不是文青,我也不是愤青,我只想老老实实地学些知识、总结一些本领、回顾一些过往,使自己不会那么“无聊”罢了。想想自己也是太过单纯,一味地相信、一味地喜欢、一味地怀念,但终究还是要去相信、要去喜欢、要去怀念,不然就真的老了……

  当多年以后的我还在人生大河上划着我的那叶小舟时,也许想起这一个在列车上默默码字总结的午后。

  絮絮叨叨地说了也有一些了,我也不知道以何种心态去回忆,还是那句话吧?你可以随时转身,但是不能后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见,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