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第四章下丨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如何避免能力错觉

\ 作者简介/ Author

[美]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

现为工程学教授,本科专业(居然是)俄语。

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绩一路垫底,因此热爱文学。

职场生活,不得不学习大量新鲜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知识。放下工作,回到学校,竟然学成了工程学博士,后留任教授。

在MOOC、Coursera上开创最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数十万人报名。

本书一出版即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是一本学习神书,看过的人秒变“学霸体质”,开启外挂模式。

--选自《百度百科》

「能力错觉」

Illusions of Competence


心理学家杰弗里·卡皮克和他的同事表示,许多学生都曾在学习中体验过能力错觉(illusions of competence)。

1.  仅仅是不断重复阅读笔记或课本。

当书本或者笔记摆在面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进入大脑了。

应该先读一遍,然后拿开,看看自己能回忆多少内容,同时,试着去理解你正在回忆的内容,然后再把目光转回来,重读概念,再试着回忆一次。

2. 划重点和标下画线。

画线的动作会让你欺骗自己大脑在工作,其实只是手在动而已。

做标记前,要先训练自己找到主要观点,并把所做标记数量降到最少——一句话就行了,最多不要超过一个自然段。

在留白区域记下总结好的关键概念也是个好办法。

3. 查看练习答案,以为自己懂了。

如果你只是看着答案做题,然后自欺欺人地说“太好了我懂啦”,那么答案根本就不属于你,因为你几乎没有把这些概念编织到基础神经回路上。

下面介绍两种避免大脑产生能力错觉的方法!

1 回想 Recall 

在回顾知识时,我们并非机械地复述,而是通过回顾这个过程加深理解,这也有助于我们形成知识组块,就好像回忆过程帮助我们在神经上嵌入了“钩子”,以便我们串联起前后知识。

期刊《科学》(Science)中发表的一项研究为以上说法提供了确凿证据。研究者让学生在学过一段科学性文字后,通过尽可能回想信息进行练习。之后再次学习该文段内容并回想(即让他们努力记住关键概念,认知学上也成为“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

结果是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让研究者更加意外的是,学生自己觉得仅对学习材料进行阅读和回想并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他们觉得概念导图(画出概念间关系的简图)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但如果基础组块还没嵌入脑中,就试着在组块间构建联结,完全是空中楼阁。这就像甚至还不懂棋子该怎么摆,就想去学象棋的高级策略一样欲速则不达。

2 交叉学习法 Interleaving 

你想教给学生使用锤子和螺丝刀,但是你知道放到一起学,容易混淆,你就先教学生使用锤子敲钉子,然后学生练习敲了很多钉子,他掌握了使用锤子,接下来你给他一个螺丝钉,你会发现他还会用锤子去敲螺丝钉。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当学生只会使用锤子时,那么他看什么都像钉子。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要教给学生什么时候使用锤子,什么时候使用螺丝刀。

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应该只练习给定的方法或项目。要训练学生如何在各种方法和项目之间进行选择。

练习你所要学习的技能的不同方面和技巧,这叫作交叉学习(或称为穿插学习)。

如上图所示,当我们布置作业时,也就是混入其他类型的问题,这样你就可以练习第七单元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和其它单元之间的差别。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各个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加深学生对本主题的理解。

还有自我测试和刻意练习也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不过记住机遇的法则:幸运女神只眷顾努力的人。

更多精彩:

《学习之道》第二章丨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在专注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学习之道》第三章丨有效运用大脑进行记忆的方法--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学习之道》第四章上丨怎么把零碎的信息拼起来--组块记忆法

《学习之道》第四章下丨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如何避免能力错觉

《学习之道》第五~六章丨大脑是如何拖延的--教你两招,和拖延说“Bye-bye”

《学习之道》第十~十一章丨孩子应该知道的增强记忆力的巧妙方法--记忆宫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第四章下丨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如何避免能力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