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65:有感于经济学者宋清辉儿子一事的心理学解读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教育“双减”的文章,不知为何里被锁定了,转为私密文章。可我在公众号、百家号之类的地方发文,都没有问题,大家有遇到这个情况吗?对于敏感词的过滤更严格?

今天,摘取下文章的要点分享给有孩子的朋友们。关于宋清辉儿子跳楼的事件,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去度娘。

中医老师讲到现代人无论男女都早熟。古代时,女子二七开始发育,而现在已经提前到二六。男子同样是,由以前的二八,提前到了二七。

但是,生理发育的提前,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心理成熟。反而,因身体发育,激素的变化,带来更多身心的冲突。而且,又因为大多数家庭依然是独生子女(2015年放开的二胎和今年刚刚开放的三胎政策,暂时还没赶上这趟车)。12-18岁这个阶段孩子,心理的抗压能力与社会支持欠缺,使得孩子们的内心很脆弱。

记得心理平台在给咨询师做亲子教育咨询的培训时,主讲老师特别提到了一个现象:就是12-18岁的青少年中,小学五六年级、初三、高三这几个阶段的孩子自sha风险最高。

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我们国内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缺少死亡教育。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孩子,懵懵懂懂,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加之,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小孩子缺乏鉴别力,容易受到“暗黑”系列(日本动漫)的诱惑。

第二、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正处在二次发育的阶段。受身体荷尔蒙激素变化的影响,情绪波动特别大。加之,大脑额叶还未发育成熟(大脑额叶控制人情绪功能,一般到25岁左右才完全成熟)。所以青少年很容易冲动之下,做出令父母后悔晚已的事情来。

类似的事件,可以参看几年前发生在上海高架桥上的事。上初中的男孩跟母亲吵架,冲动之下跳桥自身亡。另外一则是,去年某学校内,一男生被请家长,母亲在见过班主任后,可能心理有也有一股怨气,在走廊上,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扇了孩子一耳光。就在母亲转身还未走远,男孩稍犹豫后,决然的从五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第三、缺少心理支持。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网友)社会支持体系的匮乏。按道理说,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值得信任的人,但现实是,很多父母自顾不暇(中年危机),更多满足的是孩子的物质需要。可进入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情感上的支持,而且是无条件的信任(信任孩子是个好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贬低打击孩子)。

在我接访的孩子当中,人际关系(与同学、父母等)、情绪问题,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情窦初开的恋爱问题。最后,才是学业压力。

之所以,不少孩子(尤其是内向的)在遇到校园霸凌或学习、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时,不敢求助于父母,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他们认为没用。很多父母自己已经严重内卷(焦虑于工作、房贷、父母赡养等),并没有真正用心地感受孩子的声音,久而久之孩子就关闭了与父母沟通的渠道。

不敢说,宋清辉老师的孩子也是这种情况。但是,无论是湖北女孩走失,还是男孩跳楼,受伤害最大的无疑是他们的父母和家人。记得前两天刚看的《底层逻辑》一书,其中有一个观点,印象深刻。作者认为,人应该有三种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法学家的对错观、商人的对错观。这其中,商人的对错观,对我们个人而言,最具实用性。那就是:一件事情发生后,谁损失最大,就是谁的错。所以,面对孩子的离去,除了节哀。父母们可能更需要反思,并向前看,而不是仅仅陷入自责和向学校讨说法。(陷入过度自责、悲伤情绪的当事人,可能还需要接受哀伤辅导的帮助。)

双减的本意,不仅是给父母经济上减负(当然更深的原因是房地产等经济增长老龄化问题),也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更多的自我成长空间。罗素说:须知生命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精神分析流派的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期待,“双减”政策能真正给孩子们带来多彩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29/365:有感于经济学者宋清辉儿子一事的心理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