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建立“良知”(3)

上回我们写到,我们如何获得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如何在天地之间获得我们自身的特殊性,并且能够把我们自身和其他一切万物都区分出来。原因在哪?

在”良知”。”良知”就是一个天命之性。天命之谓性,那是《中庸》的第一句话,王阳明早就已经肯定了,心即理,所以我们的本性就代表着天理之实在,便是天道,便是最高的天道,在我们人本身的存在状态。这种天理在人本身的存在,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质,这叫做天命之谓性。这个就是”良知”。简单地说,”良知”就是我们的存在之本,正因为有了我们的”良知”我们人才具有存在的本质,才具有德性的本质,还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才具有展现知识的能力。所以他是我们的存在之本,是我们的德性之本,是我们的理性之本。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唯有”良知”才代表着一个人的完整存在。”良知”就是人完整存在的表征。没有”良知”的存在,那么至少是人本身的存在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想象的东西了。所以王阳明有时候再讲”良知”他有几点意思,也是很引起我们后来人诟病的:比如说他曾经说过,天为什么那么高?地为什么那么深?都因为有了你的”良知”,所以你那一点”良知”就是你自家的灵明,它是我们一切知觉活动的本源。如果没有你的”良知”,天那么高,谁去仰他高,地那么深,谁去俯他深。这个问题往往被我们后来了解为唯心主义观点。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暂且不说?因为我们后面会谈他的心外无物这一个话题,我们到时候再谈。但是王阳明在这里所说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那一点”良知”,才真正是人作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本质根据。没有这个”良知”我们人作为主体便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讲主体的一个观点,在所谓的哲学上面和西方哲学了解的的确有比较大的差别。在中国的思想当中,不是因为你是人你能劳动,活动,你能够获取万物为自己所用,然后你就算是主体,不是的。人之所以可能成为主体,那必须要自我建立。

《尚书洪范》就开始讲建中立极,就开始讲黄极。孟子讲千言万语,讲个四端之心,讲个性本善,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明白这一点,实现最高意义上的自觉输入。孔子千言万语讲个“人”讲个“礼”,也不过是希望人真正能够作为我们人的本质,经由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内在的认同,在我们内心把它建立起来。唯有实现的这种自我建立的人才能被称作为主体。

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王阳明讲的”良知”也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经过个体内在的自觉,把”良知”真正切进来,让他在我心里真正地建立起来,成为天地间一堂堂之人那才是叫做主体,那才是人。所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良知”又是什么呢?请持续关注,我们下回在给大家细细道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心学建立“良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