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我发现下山踩树根就不会摔倒了”

“老师,我发现下山踩树根就不会摔倒了”

看到这句话,我想家长们可以联想到这是孩子们下山的场景。

梅林后山下山的山路是比较滑的,主要以沙子道、青苔路、树根路。下午带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下山,尽管如此,也经常能听到孩子摔倒的声音。为什么呢?让我们往下看

在老师评估某一段下坡容易摔倒但却不会造成太大伤害的道路,老师组织孩子一个一个独自下坡,即使摔倒了,至少两个老师以上在旁边可以及时地扶起孩子并检查是否擦伤。

老师:"前面有三条路,你觉得走哪一条会安全一些呢?"

孩子:"我走沙子路把"

老师:"为什么呢"

孩子:"因为它看起来比较干净呀"

随后听到摔倒声。老师及时将孩子扶起来并询问感受检查是否受伤,同时跟孩子击掌鼓励继续尝试。

老师:"前面还是有三条路,你觉得走哪一条会安全一些呢?"

孩子:"有绿色植物(青苔)这条吧"


刚迈出一步,孩子就直接摔倒了,这次运气可没上次好,孩子不仅裤子粘上了青苔,屁股也摔得更痛了。老师依然及时询问感受和检查伤口,无大碍击掌后继续向前。

老师:"前面依然有三条路,你觉得走哪一条会安全一些呢?"

孩子:“这次我要走有树根的路”

这一次孩子顺利通过了,欢喜地找老师说:“老师,我发现下山踩树根就不会摔倒了”

双手击掌,同时说:"我终于没有摔倒,安全下来了,太开心了"

接下来老师就跟孩子们一起回顾摔倒的原因,下山的技巧,关于怎么找最合适的下山路、摩擦力大小就不细分享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人可能不乐意了,孩子是我的心头肉,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在家都把孩子保护的严严实实,排除了外界一切不利因素。我的孩子给你们带出去是要绝对安全开心的,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但结果真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提供各种保护,隔绝了孩子与真实世界真实TA人地互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这种"保护",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脱离了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便衍生出很多的孩子心理问题,而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真实的体验,去构建自己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经验。


有些人可能有个误区,感觉做家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一种专注力的培养。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中容易碰壁,在心理上也容易自卑。

《家庭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父母对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并不会给孩子完整的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立,自主做事,能够独立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儿童心理专家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也许这个时候有人会问,这种简单的经验孩子以后也一样会学到的,为什么要花钱送出去给你们去学习呢,确实,这个简单的经验孩子很容易学会,但学到这个经验的代价也许却天壤之别。

18年我带孩子游学,我亲眼看到有一个5、6岁的孩子在前面跑着下山,父母还在后边没来得及跟上孩子,这时摔了一跤,然后顺着山道的台阶就滚下去,幸好前面的游客把孩子接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把这个场景换做几米高的平地,甚至几十米高的悬崖,想来是毛骨悚然的。

但与前面故事不同的是,我们是在相对安全和情感支持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去尝试不同下山的方法,去体验、去犯错、去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护孩子的安全,还需要提供情感支持,接受认同孩子的感受并鼓励孩子再次做出尝试,在最后反思实践获得更好的经验之后给予对方一个击掌,并引导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分享出自己的经验。


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负面情绪,也可能会出现互相指责,而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契机了,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和非暴力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家长希望我们多给孩子开展情绪管理和沟通表达课程,其实我们的这两个教育核心一直都贯彻在每一次的课程互动中。

希望未来孩子们可以在相对安全和情感支持的基础上多尝试与真实世界的互动,相信老师们和家长们也可以经常听到:

"老师,我发现这次我带的水还不够"

"老师,我发现我喝水太快了,少量多喝就可以解决了"

"爸爸妈妈,我发现我也有能力拖地洗碗,我也有能力承担起家庭责任,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爸爸妈妈,我发现我也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耶"

...

我体验,我才能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 老师,我发现下山踩树根就不会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