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

   

      原来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孤零零地矗立在人世间飘飘摇摇啊摇。多少年以后的某一天相遇在这里,你的对面坐着那个疲惫不堪的身躯,就这样望着你荡秋千……

      直到那个午后阳光直射眼睛,她感到眩晕甚至窒息般的不适反应,于是第一次感到退缩不前。本来想待到晚上的,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转身离开。这个陌生的城市女孩留在心里面,一直都觉得依依不舍甚至很眷恋过去的自己,她就是现在的我的样子……

      迷茫、无助、孤孤单单。(周日上午漫步的终点——南山一号的二期小区)在烈日当空的时候,离开了这个家园走到车站去乘公交车,回到家就睡了。我的世界已经缩小到就是一张床的范围之内……

送你离开

      这是我的成人礼盛典——给自己买一套房子,先安放自己的肉体,再去看看诗与远方。我周六周日的期盼看房电话,在周一上午等来了……

      “刘老师您好,我是余恵同学王宗信,我这几天按您的要求,给您找了几套一楼有花园并且通透的房子,有清水房的,也有精装房的,具体位置南山一号有一套清水,领地天屿有一套清水,三汇英郡一套清水,海赋长兴一套精装房。这几套房子很适合您的置业规划。我把房东约了,他们把钥匙也给我们了,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开车来接您,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房子,在其中进行选择吧。”

      我约上二妹:“你跟我一起去,6:00下班后有车来接。”我们下班后直奔主题——南山一号二期的小区,我的心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摇摇欲坠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写了五百字左右,我决定先放弃起床听课)

      修习必须从你开始。你成为你修习的对象。换句话说,你需要回到呼吸来平静你的身心。你需要拥抱你自己的痛苦,了解你痛苦的根源。了解自己的苦难就是了解自己。一旦有了理解和觉察,觉醒就到来了。只有当你理解你自己,你才能爱自己。只有当你理解自己,爱自己,你才能理解和爱别人。

具体而简短地说,你所经历的环境和“世界”都是你意识的显化。如果你想改变环境、你和世界的处境,你需要改变你的意识。因此,你自己首先是你修行的对象。人的温度和爱意,永远无法取代。

      自己活得不够真实,戴着一大堆面具,总是要显得自己很好、积极、阳光、振奋,自觉不自觉地迎合社会文化的规则,“表现”,“扮演”…然后身边的人也说不出你哪儿不对头,反正和你相处那叫一个别扭、难受,然后就容易犯“抑郁症”,其实这就是一种用“症状”来呐喊的方式,呼唤着真诚透明,自己不愿意做个假人,也不愿意和一个假人在一起,即便嘴里喊着“爱”,行动处处“爱”,一个人没“透心亮”之前,TA的“爱”全是大变态!

     

第一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很无助。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出来。

第二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仍然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惯了。

我的眼睛睁开着,

我知道我在哪儿,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条街。

——《人生五章》 波歇.尼尔森

      时间是治愈的良药,跌倒以后,先检查一下伤的多重,伤筋动骨一百天,跌倒以后,先躺一会儿,也许,我们没必要急着爬起来证明自己,我们需要先治好心里的那份伤痛。不用等伤彻底疗愈好再爬起来,不晒太阳怕是会缺钙。爬起来也并非全然是要证明自己,也并非是要向世界证明自己。起身,行走,本身就是一种活力的展现,是从想法到身体到行为的全方位的疗愈的开始。特别是体会特别深,抑郁的人就出去旅游,就跑工地上体验生活,就爬起来给家人做饭,没全好,越来越好。接触世界,投入生活,最好的治疗。

      没有养“好”那一天,照着日子过就已经“好”了。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不需要萦绕耳旁有个声音说,你伤还没好,你可别动,躺着。没好,可以陪你在洞里待一会儿。但会支持和鼓励你,出洞,晒太阳,闻青草的香。我的理解是:轻中度抑郁 和重度抑郁尤其是有自杀倾向或已实施自杀行为的语境是不同的。一部分后者正是因为摔倒后不能允许自己躺着时间长(周围人也不允许,要么劝他起来,要么问:你什么时候起来啊 要么在人家想睡的时候去敲门……),才做出了决绝的决定和行为。

    没有病症,只有综合征。综合征是根据经验得来的行为样本而已。忘记病症,扩大背景,全方位多层次的走上疗愈之路。纹状体失活,多巴胺分泌不足,当然没活力,床都不想起。但越躺越不想起。不是逼人证明自己,从未指责不负责任,允许缓慢反复。但要走到正循环上!

      对于拒学的孩子也如此允许他躺着,允许他什么都不做。以下内容引自文中: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是他自己偏离了他的生命轨道,他的内心充满了惶恐、焦虑和不安。他不确定父母是否能接受、也不确定同学和老师怎么看他,他也不一定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所以这一切让他焦头烂额,无心应对任何人。这时,他不希望任何人打扰他,他需要一个人好好地静一静,先放下纠结,舒展一下身心,跟自己独处,一点点从迷茫中辨别方向找到希望······  这时他就像一个缩在壳子里的蚌埠一样,保护自己,一点点试探,一旦外界不接纳、或遇到危险就会重新退回到壳子里。所以如果我们家长能够无条件接纳他,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好好休息,不再催他何时上学,也不催他按时起床、甚至也不催起床吃饭,让他自由自在地休息、放松,睡到自然醒,补回这么多年缺的觉,孩子反而会很快休整好,同时他也能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完全接受了,这表明他是安全的,这会让孩子尽快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跟父母沟通自己的各种困惑。陪伴者计划也是这个思路。

    临床上有一些抑郁症患者看似好转了,因为在他人看来,他比较积极向上了,但不久后他却自杀了。什么原因?有些遗憾已然发生,想让它们消失,不是好的应对办法,也很难消失。存在就存在呗,可以一边苦,一边行走。ACT的生存哲学,是很贴合人类现实处境和神经学的。我恐惧的是“gun”这个字用在那位群友身上。我觉得,虽然其在群里发过不当语言,但也需要被尊重。

      对自杀者来说自杀是一种选择,一种对当前困境的解决之道。当不再困于无路可走,症状自然就会有所缓解,看起来就像是有所好转。虽然很惋惜,但还是对最终的现实表示尊重。

这是第三套房子

      第一套房子是88平方米带一个后花园,朝南两室一厅。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