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为什么起源发展于西方?


玛丽·雪莱1818年所著的《弗兰肯斯坦》(又称之为《科学怪人》),首开人类历史上科幻小说之先河。1902年,法国电影导演乔治·梅里埃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

虽然科幻电影起源于欧洲,它的蓬勃发展却是在美国。1910年,好莱坞率先将雪莱的《科学怪人》搬上银幕,之后好莱坞不断将欧洲著名的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虽然此时好莱坞的科幻片仍然要靠欧洲的科幻小说汲取素材,但是在制作水平上已经赶超了欧洲。到了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繁荣程度已经让欧洲望尘莫及。

为什么科幻起源发展于西方?为什么科幻电影在美国得到极大的普及?答案虽然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是没人能够否认的,这就是西方世界对宇宙、对自然从而对科学持久怀有的好奇心。

霍金在《时间简史》里写道,著名科学家罗素为公众演讲天文学, 谈到地球绕太阳旋转。讲演结束后,一个坐在后排的老妇人跟他说,你刚才的研究纯粹是一派胡言,地球明明是乌龟壳上的一块平板吗!

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2016年在CCTV-1《开讲啦》中做了名为<探索的动机> 的演讲,其中谈到他留学欧洲时的经历,说有两件事对让他印象深刻。第一件,是他到阿尔卑斯山山区大峡谷游历时见到一个大概80多岁的满头白发的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跟老太太聊天时,竟然发现老太太对量子物理、对量子信息、对量子态隐形传输这样高深的学术问题感兴趣,而且竟然读过潘建伟曾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相关文章。潘建伟说,当时他非常感动,一个80岁的老太太,她还是对我们的科学保持着这样一种原始兴趣的初心。第二件,是他在海德堡大学医院做鼻息肉的切除手术时遇到的一个护士。令潘建伟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护士竟然也能对类似时空穿越这样的量子传输理论说上一二,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两件事让潘建伟感触良多。长期以来,西方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是一个重要因素。潘建伟总结说:“我觉得如果大家对科学没有这种原始的冲动,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的国家。"

凤凰网2018-04-28刊登的一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美国中年人惊醒国人>。作者写道, 他刚到美国的时候上物理课,《量子力学》,班上有两位老人听课很认真,下课后还问我作业题。我就问他们你们也是学生吗?他们说不是,是来旁听的,只是想学习量子力学而已。

2006年,本文作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系里的教师几乎每周都有午餐会形式的学术交流。午餐会上本文作者经常看到一个白头发的老者光顾,并且耐心听讲,有时还与演讲者交流。起初本文作者以为他是系里的教授,后来才知道他只是小镇上的工人。

在美国在欧洲,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中国人动容。在欧美,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也是全体人民的事。一个没有好奇心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创新的没有出息的。

西方人不但好奇心重,质疑精神更是千古传承。柏拉图敢于批评他的老师、伽利略能够怀疑地心说,都是这种千古传承的质疑精神的范例。

众所周知,科学需要质疑,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新理论对旧理论的质疑,甚至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难以擦出真理的火花。

质疑乃科学精神之核心。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除了金钱之外什么兴趣都没有呢? 问题还是出在文化和教育。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让我们习惯于接受,接受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不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东西。

中国人不善于质疑,似乎缺乏这样的习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古人习惯于"子曰""皇帝圣明",不敢质疑权威。现今中国人习惯于唯外国人马首是瞻,讲究跟风。

比如我们对待达尔文进化论的态度。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课本里,我们能看到的资料里,都是对达尔文相对论的肯定。稍有怀疑便被视为伪科学、唯心主义、宗教论者。连达尔文本人都承认存在重大缺陷的进化论,在我们眼中却成了不可改变的真理。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张双南2018年6月6日接受科技日版记者专访时说,质疑精神的缺失,使中国科技圈出现了不少怪现象。中国科研人员不但很少与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争论,对国外的学术思想更是缺乏批判和质疑。科研人员在申请科研项目时,首先会被问,这种研究外国人有没有做过?似乎只有外国人做过的才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长此以往,中国科研人员习惯于跟在外国人的后面,用张双南的话说,外国人负责“挖坑”,中国人负责“灌水”。所以,尽管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但是原创性思想或成果却很少。换句话说,他们的论文所涉及的“坑”,都是外国人挖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挖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质疑精神的缺失源于文化传统,质疑精神的培养也要从文化入手,形成鼓励批评质疑的氛围。在教育层面,学校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科学知识,但很少告诉他们,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首先要培养他们分析、批判、质疑的能力。科学面前,先毁三观,再建三观。

说起科幻电影,我们常常把它和惊悚联系在一起。为什么科幻电影多是恐怖电影呢?科幻电影本来是为广大群众展现科学前景的,那这是不是说明,科学前景本身就是恐怖的呢?事实确实如此。其实,科学的B面[1]细思极恐。科学的远方不都是诗,也有恐怖。

谁在细思科学的B面?毫无疑问,科幻电影,特别是美国的科幻电影走在了前面。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是以美国式的方式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命运并寻求科学和科学之外的解决途径。这是一种美国式的忧患意识。

科学家推崇的理论是主流科学界接受的理论,科幻片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并不一定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时间旅行等等。科学家传播科学的正面,电影反思科学的反面。科学家不敢做的或者无法做的,电影人敢。例如,科学家受到科学伦理限制,无法克隆人,但电影人却可以在电影中实现。

电影人胆大是因为电影人容易脱身:只是一个电影而已。

《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自己谈《阿凡达》的创作思想时是这样说的:科幻电影是个好东西,你要是直接评论伊拉克战争或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在这个国家你会惹恼很多人。但是你在科幻电影里用隐喻的方法说这个事,人们被故事带了进去,直到看完了才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伊拉克一边。

电影人胆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得不为。电影要想产生影响、吸引人,必须“语出惊人”。

参考文献

[1]眠眠,人类学+科学的B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年06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幻为什么起源发展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