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8阅读《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一书最主要的收获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是一本介绍控制论的科普书籍。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介绍控制论当中的基本概念,其二用控制论的理论解释认识论。

        本书前三章介绍了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可能性空间,控制,反馈,信息通道,滤波,组织,因果关系,孤立系统,系统的稳定态、不稳定态和震荡态,自组织系统,自繁殖系统,超稳定系统,系统的智力放大,系统的演化,系统演化的突变模型。就我现在来看,最核心的概念包括可能性空间,反馈,信息通道,滤波,系统的各种状态及不同状态之间演化的关系。

        读完全书,我觉得本书传递出的关于控制论的最重要的理念是系统化思维其特点是,鉴于系统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复杂交错的因果关系,寻找某一现象的终极单一原因变得不再可行,其思考的着重点变成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系统状态的演化之间的关系。即把传统上追求点对点的单一因果关系变成解析变量间动态作用的方式与系统状态变化的趋势。比如,在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自秦汉到清朝的两千年来社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这一问题时,以前的解释可能是单单从生产力与人口之关系这一个维度来展开,但控制论就会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从多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社会结构这个大系统的稳态来分析这个问题。

        系统的建立基于健全的信息通道反馈机制,健全的信息通道需要合适的滤波器,信息通道传递或保存信息的过程便是可能性空间变小的过程。建立信息通道,需要搜集足够多的信息,也就是关于客体的尽可能多的可能性空间,然后需要使用合适的滤波器过滤噪声和干扰,放大有用的信号,接下来要使信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有效的闭环。而合适的滤波器的选择又受到反馈机制的调节。拿做科研类比,前期调研前人对于该问题存在哪些看法,存在哪些可能的解决策略属于搜集可能性空间,即搜集信息。然后针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比对,筛选出最相关的研究内容(即使用滤波器过滤多余“信息”),从而基于以往研究的进度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使用滤波器放大关键信号),这是建立关于研究的信息通道的过程。更进一步,随着研究的展开,及时根据所得的结果(即反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检索,整理文献,规划下一步的实验计划,即重复上述3个步骤(也就是更新上述的信息通道),以调整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以上部分,应该是我阅读此书后最重要的收获,它提供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视角对于理解大脑的功能应该说是极富启发性的。传统的研究大脑的方式是点对点式的探究不同大脑部位的功能,但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因为大脑从来就不是单向线性连接的,大脑的各个部位之间都存在大量交错的网状连接,这种复杂系统怎么可能以那种点对点的简单因果关系就能够理解得了的呢?我直觉,现在神经科学的研究处在一种范式即将发生突变的前夜。我相信,系统论的思想必将在接下来几十年的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大放异彩,它或许是理解人类高等认知功能最重要的突破口。

        本书的另一大块,是作者尝试用控制论去解释认识论,我认为这是作者有意识地将控制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抽提成一套可供迁移的方法论,这体现出作者的过人之处。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习一门学科时,不过是尽可能多的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所以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不时会发现这里学到的知识换了一个场景就找不到它的用武之地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呢?我觉得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将那门学科的知识抽提成一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论。古语谓“举一反三”,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总结出来了一套通用的门道。这是善于学习之人必需具备的能力。我觉得作者金观涛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了这项能力。据查,在学术界,金观涛先生的学术符号,或代表成就之一,就是从控制论的角度,将两千多年来中国稳定的社会结构解释为一种超稳定系统,而这个超稳定系统是由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这三个子系统的动态作用得以长期维持的。他用控制论来分析这个超稳定系统的想法结晶成了两本著作,即《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以后有时间真想找来拜读拜读,观摩一下他到底是如何用一套自然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历史现象的。真的很好奇,可惜我最近只怕是没有时间去读了。看来,应该建一个待读书目列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8阅读《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一书最主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