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周一直沉浸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Tara的故事里,除了读完中文版本、看书评、写读书笔记、读书感外,我还买了英文版的准备再读,并看了几个她的英文专访。

我想,从她的故事中吸引我思考的是这样的问题:“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女孩/女人该如何追逐自我?自我意愿与家庭责任之间要怎样平衡?”

在她的故事中,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声音。她曾活在父亲确凿的规训之下,是主动寻求教育让她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我觉得,简而言之,她最想传递的信息与价值是: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在她的故事里,束缚她的主要是来自于她的家庭——她有一个不让孩子去学校上学、去医院就医、强势专断有妄想症的父亲。


而跳出她的故事,我觉得受束缚的不仅来自于原生家庭,还来自传统文化环境——比如中国的孝道文化对人的束缚。

LG看在德国的华人微博说,德国人的养老很社会化,老人生病住院也主要是医院的专人护理,不需要家人陪护,当然家人可以去探望。对死也看得很淡,觉得这就是自然规律。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中国的这种居家养老为主的传统文化负担,人到中年的生活的确会轻松自在很多。如果没有传统的孝道文化的束缚,在其他的人生阶段,我想,也会觉得自由自如许多。因为,身为独身女,远离家乡与父母,在北京成家立业的我,近几年来,对于家的责任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压力。现在,发现如果换一个文化环境,处境感受会大相径庭。原来,文化视角的不一样,会深深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

故事中,Tara最终与父母难以调和思想,在受制于父亲的意志与控制和坚持自我的思想与自由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远离了父母。而对于更多原生家庭有缺陷的人来说,我觉得启示在于先学会“分离”。“分离”是一门重要的人生课题,这是读日本作者案见一郎、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个观点,它的观点是基于被誉为“自我启发之父”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学说发展而来。我觉得,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要学习与练习情绪的分离、思维方式的分离、生活方式的分离。因为教育,让我们有了新的视角,知道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更科学,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对于我的父母,如今我不再企图去改变他们,我理解他们的局限与错误,理解他们有固化的思维,这样就能和他们平和相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灵活地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不断练习情绪分离。

又忆起这几天与闺蜜的聊天,有关人生的选择与追求。在家乡身为法官助理的她在犹豫是否在三十多岁后仍然去考研,追求职业发展的专业与上升空间。她发来消息想听听我的看法。在确定这是她主要的一条专业发展之路之后,我积极地支持她去考研,尽管我理解也能共情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多么想平衡工作、家庭与自我的各种需求,但也许是受自身教育与经历的影响,我觉得每个年龄阶段都要有所追求。也许在有些人的观点里,三十多岁的女性已经不年经了,要以家庭、孩子为重,但我觉得青春的长久真的是在于人的心态。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位留学美国当过美国某学校校长的妈妈在育儿故事中写自己,尽管有了孩子,三十多岁的她仍然会积极地学游泳考深水证、考心理学的博士,不是为了证书,而是为了满足求知欲,体现人生的积极追求状态。当初,我想了解并欣赏的是她的育儿观点——独立、自主、自由。现在想起,她自身的故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于是,想起了最近想要把英语学得更好的打算。英语,的确是一扇开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窗户,以前学它有各种现实功利的因素,有对它语言节奏美的喜欢,有与国际友人用英语沟通的兴趣和乐趣。但沟通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呢?当我在观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Tara的英文访谈节目时,我发现,通过英语的交流与沟通,其核心是能够帮助我跳出自身的文化局限,了解世界不同人的看法和活法,获取不同的视角。

了解不同人的视角,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多元与包容,这也是最近工作中的“群文阅读”课题想要挖掘的价值——通过阅读同主题,不同版本的故事,来理解、发现不同作者讲述故事的不同视角。


结尾引用Tara的一段话,我觉得说得很好,“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