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SaaS模式将成为新一代软件服务的主流吗?

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抗击疫情,度过短期难关,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盛世投资、晨晖创投、中国创投公益联盟共同发起了【共克时艰,共创可持续!——投资人战“疫”公益急救】线上分享活动。自2月27日起,就现金流、融资策略、企业管理、创业抉择及行业分析等方面进行分享,五期线上活动共吸引了近六千人次参与。

本次(第五期)活动邀请了晨晖创投创始人肖文彬和擎创科技创始人杨辰为软件行业创业者进行分享,吸引了两千多人次上线参与。

作者:Vicky

来源:社创号

晨晖创投肖文彬:

SaaS模式将成为新一代软件服务的主流吗

疫情加速了SaaS领域的发展,但这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会成为一个长期的主流?且听肖博从投资人视角展开的行业分析。

1 SaaS模式的优越性

首先to B软件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三种路径:按人力投入计费的项目制、按授权与运维计费的License模式、按需收费的SaaS模式。

其中SaaS模式对于供需两端都极具吸引力,如对需求端能够大幅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对供给端,标准化的产品具有更强生命力。从财务角度来说,SaaS模式的续费形式能够更好地进行预测,便于投资者做出判断。正是因为SaaS模式的独特优势与核心价值,未来将有机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上世纪90年代,SaaS模式诞生于美国。而我国的SaaS源于2005年左右,经过了十年漫长发展,直到2014年才进入加速阶段。当前我国SaaS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占整个应用软件市场的15%,而在美国SaaS模式能够占据其应用软件市场的25%-30%。2015年至2019年,国内仅微盟、有赞2家SaaS公司上市,市值约100亿元,同期美国有16家公司上市,由此可见中美SaaS产业差距明显。

虽然近年来SaaS软件公司不断发展,但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1)国内许多行业总体信息化水平较低,IT投入占营收比例不到5%。

(2)国内IT投入以硬件或服务为主,软件产品付费比例不到20%。

(3)金融、制造和政府等IT投入大客户费用预算制,偏好定制化服务。

(4)中小企业获客成本高,付费能力弱,流失率高。

2 SaaS产业环境的新变化

SaaS模式具有先进性,成为行业主流是必然趋势。本次疫情的发生推动了企业上云的诉求,但这只是一个短期事件。眼下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社会大环境促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SaaS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转变。

与此同时,新一代IT基础设施为SaaS行业发展推波助澜。近年来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增速极快,渗透率极高,各大巨头疯狂抢占市场份额。另外,疫情突发促使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技术的发展推动着SaaS行业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

除此之外,多股力量正在共同作用,推动着SaaS行业的快速发展。

(1)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IaaS、PaaS以及行业生态,不仅打磨出了自有产品,也向多个细分领域布局投资,促使行业生态更加成熟。

(2)用友、金蝶等国内上市软件公司,近年来也将云服务业务作为战略重点,客户在逐步转型中开始接受订阅制付费模式,这为中小型SaaS公司带来机会。

(3)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年收入过亿的SaaS公司日渐增多。

从资本角度来说,随着近年来C端流量越来越难获取,to B的企业服务型公司更易获得资本青睐,行业头部的创业公司更易拿到资金支持。相信未来,SaaS模式公司将会占有更大市场份额。

3 SaaS创业路径选择

(1)美国经验表明协同办公、IT基础设施等通用领域更容易产生巨型SaaS公司,细分垂直领域天花板相对较低。

(2)国内协同办公、CRM、客服、人力资源、零售电商等领域竞争者众多。

(3)创业公司应聚焦新场景、新痛点、单点切入、效果可衡量、用户体验好。

(4)快速增长的朝阳行业,或者效率极低、高度分散的传统行业蕴藏创业机会。

(5)新的SaaS产品应基于“5G+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IT基础设施。

(6)基础架构等通用领域SaaS创业应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对于SaaS的切入路径,通用的规则是需要从边缘走向主流,在竞争的洼地中打磨产品。

最后,团队对任何创业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SaaS行业中,团队成员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行业经验与认知,更需要具备复杂、核心IT产品的设计或管理经验,享受对于产品功能的极致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寻找2-3名能力互补的合伙人,在长期磨合中建立利益分享与冲突解决机制。

擎创科技杨辰:

智能运维—— 数字化转型必备能力

1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犹如一场浩浩荡荡的洪流,任何一家企业身处其中如果不能跟随潮流奔流向前,就有可能淹没在这场大潮中,黯然离场。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塑企业中人、流程和数据的结合,并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提升企业在数字时代竞争力的过程。

Gartner把数字化转型细分为两个方面。一般来说,通过数据对存量业务进行驱动的是信息数字化,而通过新技术来驱动传统业务走向新模式的是业务数字化。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企业结合人、流程和数据这三个因素才能进行,所以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场景化来看,企业围绕营销、风控、客服、运营、绩效这些经营场景,期盼数字化力量的赋能可以产生新的模式与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来自于平台的支撑,技术的日新月异能够给数字化场景带来源源不断的支撑动力。而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数据的大量汇聚和留存,智能手段便可轻易改善原来的使用场景。

但对于运维来说,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应用越多,支撑这些业务应用的基础架构便会越复杂,因此智能运维AIOps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能力。

传统运维工具像是数据的孤岛,能够及时发现并采集数据,但在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上相当薄弱。尤其面对复杂数据时,传统工具难以胜任。其次,传统运维依赖于人的经验,这使得业务的稳定性、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阻碍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最后,传统运维不能从业务服务的视角去看待整个的数据变化,很难第一时间判定问题根因。所以必须改善传统运维的效能,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运维应运而生。智能运维可以将全栈式的运维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不同数据领域也可以进行智能算法根因定位。其次它可以从业务场景进行跟踪,了解交易路径,对于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预测。所以智能运维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运维能力,可以配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障企业的业务应用能够安全稳定且高效的运行。

智能运维是一种趋势,Gartner预测至2022年,大型企业中的50%将会部署AIOps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许多企业将会利用AIOps进行业务运营和IT运维,取代如今的运维工具。

2 疫情是调整、优化团队管理的好时机

(1)远程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管理和追踪

在疫情这种相对紊乱的状态下,统一目标尤其重要。擎创使用OKR作为管理工具,让员工清晰明确公司战略与个人任务,从而增加了人的确定性。精准的目标管理和及时追踪复盘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2)谋定而后动

疫情迫使工作节奏变慢,这让疲于奔命的创业者终于获得难得的平静。在此期间,最适合做三件事:优化流程、盘人员“库存”、修“底盘”。

(3)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中都看到机会

丘吉尔曾说“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危机”。

疫情期间企业与客户沟通被迫变成了线上模式,沟通模式的转变促使成本降低。同时市场的营销方式也单一化,企业可以高效精准的触达已经孵化到一定阶段的客户来促进业务转化。

广义而言,疫情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推动作用。不同行业都反映出一个事实:越早进行数字化转型越有利于在业务中领先。因此数字化转型是发展趋势,这对于智能运维来说,也带来了更多机会。

3 SaaS软件的本质在于性价比

​从传统角度来说,SaaS模式很难被中大规模企业接受。因为会存在数据安全、功能定制以及付费模式等问题。但其实真正关键的本质是性价比。

私有化的部署和订阅制并不矛盾。首先,解决根本问题的核心功能必须高度产品化且兼具实用性和易用性;第二,把非核心功能组件与产品层面服务化,融入客户既有的生产流程;第三,商业模式突破,“共享模式”能够持续产生额外收益。这个时候订阅服务的模式就成为可能。总体来讲,任何可持续购买的服务都应该具备持续可见的投入产出比。软件的本质是在于性价比,只要能够创造出一种性价比高于传统的、定制的、项目制的服务模式,并能够被客户持续购买,这个创业项目就能胜出。

嘉宾互动

Q1

肖文彬:服务大客户主要以私有化部署为主,若未来想要规模化,可能会经历从大客户到小客户的降维打击,必然需要搭建多租户的公有云平台。那么,私有化部署和公有云平台中间是否会有矛盾,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杨辰:从技术层面来讲,关键在于软件产品是否能够在中层和下层的应用层做充分的解耦。大客户的应用场景往往丰富多样的,我们目前主要是在应用场景侧APP化,在中台侧微服务化。比如一些银行大客户本身就需要支持多租户,这些银行下面有很多分行,这些分行可能都会使用到智能运维服务,所以客户本身就会要求我们在平台侧支持多组指导。所以在多租户技术的发展上,本身是作为中台的标准能力,必须在做产品的第一天就要考虑到。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设计产品时,中台能力侧需要做很好的抽象;设计多租户的时,将这个层面考虑进去,而上层的应用应该跟中台的相关能力产生一种可以互动但是松耦合的关系,这样从私有云迁移到公有云就可以做无缝的转移。

Q2

肖文彬:晨晖期待未来投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来自硅谷或以色列很多创业公司,诞生之初便布局了全球市场 。目前,擎创的股东比较国际化,因此在国际化方面有如何考量?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SaaS公司,应该如何走到海外去?

杨辰:国际化是我们这一代软件人的梦想。我们属于智能运维赛道,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许多标杆企业,但这些标杆有他们各自的问题。中国的厂商往往在应用创新能力上具备巨大优势,能够在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其次,在基础技术板块,擎创在AI以及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不逊色于国际上的同类玩家,因此我们在B轮时获得了淡马锡旗下的科技基金加持,计划布局海外的IDC云服务,预计今年下半年率先向东南亚的国家投放云版本,这对我们比较务实。任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公司,迅速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考虑从边缘机会入手,能够在边缘机会中存活下来,在主流中也会有很大的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之后,SaaS模式将成为新一代软件服务的主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