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进阶的四重门

                                                                                  简单但不容易


投资是一件简单但不容易的事情。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看上去门槛并不高。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开个证券帐户。鼠标按两下,一买一卖,一笔交易就完成了。

不需要什么学历证书作为敲门砖,也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技能作为准入标准。

这像是一个和世俗隔离开来的世界,在这里只有买和卖,一切凭自己作主,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因此说投资很简单,主要是说它非常的纯粹。

但真正地参与到这个市场后,很多人又会发觉,它又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简单地知道投资获利就是低买高卖并没有什么用。什么时候是低,什么时候是高,并不容易搞清楚。

这个行业有句话叫做“七亏两平一赚”,也就是说长期来说,整个市场中可能只有一成左右的人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盈利。

 这当然只是一句粗糙的概括,但赢少输多,的确是这个领域的真实写照。

那些在市场里获利并且最终功成身退的案例,似乎更像是一个都市传说,而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这个意义说,投资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怎么来解释这种反差呢?

第一种解释:

幸存者偏差

彩票的中奖率再低,总有人是幸运儿。创业九死一生,总有人破土而出。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刚好碰在一起,只不过刚好是落在概率分布的某个点而已。

但讨论运气就好像讨论命运一样,它是一个现象而不是一种问题。运气不在我们的影响范围内,即使它是某种程度的事实,对我们来说却没有意义。

我们能够关注的,只能是自己可控的内力因素。

因此就有了第二种解释:

知识的落差

和运气不同,知识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这是一种内力因素。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在这种解释角度下,成功的投资者是因为掌握了更为专业的投资知识,这种知识量的落差,便成为了专业选手和市场炮灰的关键区别。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说服力。

投资管理行业很多机构的从业人员,学历都普遍比较高,知识视野也相当丰富。甚至有些数学家,也跨界到这个领域,从事算法和量化研究。

前段时间参加一场投资研讨会,见到一份材料,有个做资管的投资经理,不但研究经济学,其教育背景还是搞天体物理学的,可见这个行业内卷到什么程度。

但知识真的是决定投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吗?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落差。格雷厄姆的理论、巴菲特的信条、利弗莫尔的经验,我们网上随便搜一搜,这些投资知识几乎垂手可得。

这些知识即使说是秘密,也是公开的秘密。

因此,说是知识量的差异决定了投资水平的高低,这显然也不是一个足够好的解释。

但我们可以把知识这个概念替换成认知,这就有了第三种解释:

认知的落差。

 认知和知识不同。知识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认知是运用工具的思维方式。

学习一门知识,就像爬一个上坡路,即使坡度再陡,但只要足够使力,总能进一寸是一寸。

而认知的进阶,则更像爬台阶。

有些台阶低,迈一步就能上去。

但有些台阶特别高,使劲跳也未必够得着。

要跨越那些不容易跨过去的台阶,有赖于我们摆脱一些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否则的话,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再多,也只能是缘木求鱼。

我非常确信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是因为我确实得益于此。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真正让我在投资中收获到那种【哦,原来如此】的那种通透感,不是因为自己渐进式地取得的进步。

它更像是一种断裂式的认知进阶,是一次次地把原有的思维范式给打碎掉,然后重新组合看问题的方式。

我把这个认知进阶过程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一些从事投资的朋友有所启发。

当然,你依然可以带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看,毕竟像投资这种行业本来就鱼龙混杂,其中当然有明白人,但也有大量似懂非懂的糊涂蛋,各种关于投资的道理大多都似是而非。

我只能保证我所分享的内容是足够坦诚的,至于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那就只能取决于你自己了。

因此,如果投资认知是可以进阶的,那么这个进阶路线大体是长什么样子的?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效应,叫邓宁-克鲁格模型,如图。

经粗糙的考证,上述模型并不是真的出自邓宁-克鲁格,只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口口相传的心理学模型。信息时代就是如此奇怪,真做假时假亦真。

但这个模型对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具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解释力,因此正不正宗就不重要了,毕竟有时候有用比权威重要,我这里姑且借用一下。

这个模型认为:

人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自信程度和认知成长并不是完全成线性关系的,而是像图中一样,呈现先高后低再升高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对应着四个关键的认知阶段,它们分别叫做: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表述看上去让人云里雾里,有点故弄玄虚。

但我恰恰很喜欢这种表述,投资行业里的很多大道理,过于正常又过于庸常,大部分都是些正确的废话。

但这种不寻常的表达角度,反而具有某种启发心智的力量。如果切入理解的角度选择得好,就有可能为我们带来启发感。

接下去我们借用这个基本框架,从一个侧面谈谈,我怎么样理解投资认知的进阶过程。 

我们分开来说。

第一个认知阶段,叫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待投资并不是像对待一份工作一样,提前进行过充分和认真的准备。

相反,这个行业时不时冒出来的暴富神话,亲朋好友偶尔的赚钱经历,会让他们已经来不及思考太多,从而未经准备就上车了。

一旦上车后,盈亏则完全受外界所左右。

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赚,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亏。

回顾我们第一次买股票,是不是类似的情形?

初入市场,我们的买卖决策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可能是别人推荐了一个投资品种,也可能是依靠自己的某种主观感觉,或者是轻信一些不明所以的投资分析,就可以直接干进去。

甚至可以满仓唆哈,自信心莫名奇妙的相当高。

但新手就如同浮萍一样,决策任由随机的市场摆布。在无常的价格变化面前,自己完全是个因变量。

而市场的随机性很容易使新手一开始就陷入一个视角上的盲区:

无法区分运气和能力。

像投资市场这种不确定性领域,总会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候。一个新手如果运气好,乱做也有可能阶段性地赚得盆满钵满。

集中梭哈一个品种,碰对风口的时候,收益率完全可以吊打专业投资机构。

但由于没有对投资市场建立一个健全的认知体系,赚钱靠瞎撞而不是稳固的逻辑,这就很容易误把运气当成能力。

最终都是赚多少就会还给市场多少,甚至还会倒贴给市场。

这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投资市场里,最大的风险不是不确定性,而是身处不确定性中而不自知。

这种例子在市场里比比皆是。

许多人在牛市的时候,借助这种无差别上升的行情,在单个品种上全仓加融资,赚到了完全超出预期的利润。

但这种偶尔的成功是一种幻觉,当同样的模式再次进入市场时,却没办法再复现这种获利过程,结果小亏酿成大亏,以至于很多年才能猛然醒悟,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代价都会远超当初的想象。

 因此,新手阶段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

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逻辑。

这里的关键词是【自己的】。

所谓自己的,是指你得想办法在混沌的市场中找到一条边界,边界之内才是你的认知范围。边界之外,大可以放弃。

不是什么场合都要讲星辰大海,有自己的一分三亩地,其实更加重要。

自己的投资逻辑不是专家的分析,也不是他人的建议,而是经由自己的市场认知和实践经验,对投资市场建立一种整合式的理解。

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投资逻辑,才能从片面的经验和感觉中脱离出来,摆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否则的话,你的信念要么被市场左右而摇摇欲坠,要么被各种专家说法给撕得一地鸡毛。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是策略的使用者,而不是发明者。因此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并不需要自己从零开始。

投资市场发展这么多年,有价值的投资逻辑其实俯拾皆是,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研发新的策略了。

现成能用的理论和工具,只要掌握得当,其实已经完全够用了。

完成了这一步,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第二步的: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什么又叫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本质上是缺乏投资逻辑。

而知道自己不知道,则是用了一个错误的姿势来使用逻辑。

这个错误的姿势就是预测模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为做好投资的前提就是能预测对行情,这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

投资不就是要先预测走势么?

不预测会不会涨,我怎么知道要不要买?

不预测会不会跌,我如何晓得要不要卖?

即使是投资行业中的主流机构,也往往把行情预测的能力,作为判定投资水准强弱的重要标准。

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研究团队。从首席经济学家,到策略分析师,再到各行各业的研究员,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历史和当下形势的分析,判断未来可能的市场走向。

每到年终,各种年度策略报告会就会扑面而来。

明年的大市是什么走向?

哪个行业板块比较有机会?

哪个公司会脱颖而出?

有没有十大金股?

这是一门生意,响应了多数人想预测未来的需求。

专业机构的研究成果不能说没有用,但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说,直接把研究结论当作目的来使用,会建立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势:

把投资的成败,完全寄托在对未来的预测上。

行情能够预测么?

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我们以后可以专门来讨论。但有一个事实,即使是像格雷厄姆、巴菲特、利弗莫尔这些被称之为大师级的选手,从来也没有真正承认过,自己的投资业绩是建立在过人的预测能力上。

他们的成功,其实并非在这个环节。

许多人在阅读这些大师的各种投资言论时,都会过度解读他们想传达的本意,以至于崇拜都没有崇拜到点子上。

当我们面对真实的市场时,其实很容易感受到:行情的走向,确实是难以预测的。

虽然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已信奉的市场规律,但真实的情况是,行情并不会简单地按这些规律来走,大部分时候,价格变化都是相当无常的。

但是,就心理倾向上来说,承认行情不可预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尽管现实一次次告诉我们,行情预测的准确率和水晶球占卜差不多,但我们却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因为一旦承认这个观点,我们相当于以否定的态度来评价自己,会陷入另外一种混乱当中。

这个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面对不确定性的投资市场,一开始肯定是混乱的,因此我们会迫切地想要在这种混乱中建立秩序感。

通过学习各种投资理论和方法,我们初步获得了一种秩序感。比如价值投资说价格终向价值回归,技术分析说历史会反复重演,这些信条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有边界的秩序框架。

但通过继续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反馈,又会发现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用。理论总是无法拟合现实,原有的秩序感重归一种崩塌状态。

这种信念上的崩塌,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这种状态,其实也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正如这个心理学模型所隐喻的,这种状态充满了对理论的失望,像是一种绝望之谷。

从原来的盲目自信,到后面的深度质疑,我们会滑向一种怀疑主义: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由于我们在投资决策中,过度依赖行情的预测造成的。

当我们的视觉总是聚焦在能不能判断对行情方向时,就会过于在意单一交易结果的盈亏,而缺乏了一种全局思维。

一旦投资理论无法很好地反馈出高准确率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对投资失去信心。

怎么样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呢?

这里思维转变的关键点就是:

我们一定要把行情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事实,先接受下来。接下去用一种逆向思维,像反向工程一样,倒过来想事情。

这不是一种【观点】问题,而是一种【选择】问题。观点关乎对错,而选择考虑的是性价比。

当我们选择以【行情不可预测】这个观念做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时,投资决策的重心将会从预测模式转向应对模式,而应对模式是一种更有性价比的思维方式。

这时,一种交易智慧将会油然而生。

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什么叫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投资决策的重心从预测模式转变为应对模式。

什么叫应对模式?

如果把预测模式理解成从当下看未来的话,那么应对模式就像是从未来反过来看当下。

怎么理解呢?

市场的未来变化虽然在绝对意义上是不确定的,但是其可能出现的情形种类却是可以有限分解的。

行情的变化从大类上来看,无非就是涨、跌、横三种状态。而每种状态,根据空间幅度和时间长度,也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

但无论怎么样分类,结果的种类都可以是有限的。

行情的无限变化不重要,但能够有限归类却很重要。

我们完全可以针对这些有限的情形种类,全部提前设计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将行情变化的不确定性,转变成应对措施上的确定性。

更具体来说,如果你站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判断未来的话,那么未来到底是涨还是跌、什么时候开始涨什么时候开始跌、涨多少跌多少,这种种可能性,在事前都是不确定的。

但这并不妨碍你事前就将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涨跌结果,完整地分类出来,并针对各种分类结果,提前安排好对应的交易措施。

比如:

涨的时候是如何处理?

跌的时候又如何应对?

涨多少需要落袋为安?

跌多少需要止损出场?

这就好像,提前就站在未来的立场上反向回溯当下:用应对措施的确定性,来化解行情的不确定性。

从预测模式转为应对模式,交易的大门才能真正被打开。

应对模式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它和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反着来的。我们通常的理解是:

先有了预测,才知道如何应对。

但对于投资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思考角度刚好相反:

是先有了应对措施,再反过来思考如何预测。

道理很简单:

交易中唯一能百分百确定的事情是你的交易行为,而不是你的预测结论。你只有把自己能绝对控制的那部分先固化下来,才能反过来再去考虑你不能完全控制的那部分。

我们交易中的许多失误,并非投资逻辑的预测没有价值,而是自己的交易行为混乱的问题。

比如价格一路下跌却没有止损措施,而陷入深度套牢。

价格涨了,不知道哪里应该出场,结果只是坐了一次过山车。

一旦我们有了这种应对思维,预测便成了一个中性词,它是一种工具而非目的。

工具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我们并不需要追求绝对完美的工具。只要掌握稍微具备概率优势的方法,良好的对应措施就可以让这个优势生根发芽,从而形成有长期正期望的策略。

关于应对措施的重要性,其实投资界早有总结。

比如其中一种说法叫做:

截短止损,让利润奔跑。

这是一种投资逻辑么?

当然不是。没有一种投资逻辑能告诉你,多少止损才是绝对正确的,让利润奔跑到什么程度止盈是最划算的。

更准确地来说,它是一套应对措施

一旦我们入场后,行情的变化类型的确就可以仅仅分解为顺势和逆势两种有限情形,因此逆势时止损、顺势时持仓,就成为两种相应的应对规则。

千万别小看如此简单的法则,即使你只用最简单的投资逻辑,配合上这个应对措施,其最终效果也可以完胜许多复杂的投资方法。

投资的重心从预测模式转向应对模式,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之为:

知道自己知道。

此时,并不是说我们掌握了预测功能更强的投资逻辑,而恰恰相反,是意识到任何投资逻辑在预测未来这个事情上都存在天然缺陷的情况下,反而在应对模式中找到了解决它的办法。

这个时候,一种新的秩序感将被重新建立起来。

我们在预测模式中失去的信心,反而会在应对模式中重新找回来。

借用这个心理学模型的说法,这种自信心的再次攀升,被称之为开悟之坡。

什么叫开悟?

但凡真正意义上的开悟,肯定不是原有思维范式下的修修补补,而是打破了原来的思维范式,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理解原本以为熟悉的事物。

这很像一种人生观:理解了人生无常,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反而更容易过好此生。

                                                                            不知道自己知道

作为投资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看上去显得有点多余,没有经历过知道自己知道的人,可能很难体验到这种心理感受。

什么叫不知道自己知道?

可以解释为:实践向认知不断反哺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用知行合一这个话题来描述这种心理感受。

投资交易中,我们经常会有一种体验:

明明知道是对的,但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不知道。

明明是打算长期持有一个绩优股,也可能会承受不了巨大的波动而提前出局。心里默念趋势跟踪交易大法,行动上却常常在震荡期的末端放弃跟踪,从而错过后续的大幅趋势。

我们经常会把这种心智和行动上的表里不一归结为性格问题:自己就是执行力不够强,容易情绪化,天生就不适合做交易,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

其实没那么多事。

交易如同搬砖,知道但做不到,其实就是砖没有搬够。

这里就要谈到:实践对交易的重要意义。

 做任何事,我们通常都不会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不重要的常识,很少会意识到:实践对认知是有反向塑造作用的。

认知是停留在我们脑子里的一种抽象观念,而实践能获得的,则是付诸行动后的具实感知。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深度,既受抽象认知影响,也受具实感知制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感受到这一点。

车开久了,根本不需要大脑来指挥驾驶。琴弹得多了,指法会变成肌肉记忆。经常打篮球的人,会对各个球员的分布位置、球场上的整体态势,形成一种全局性的感知。

这就是实践对认知的反哺作用。

一件事情重复地做,到后期已经不需要别人告诉你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即使你说不出其中的道理,但足够的实践积累会告诉你,你的行为隐隐吻合了事情背后真正的机制。

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

这里的【不知道】,是说有些道理值得被相信,但无法被完全证实。

而这里说的【知道】,是指当你经历了足够丰富的实践后,提供给你的心理正反馈。

这种表面上割裂、实则已经被不断地内化成一体的心理感受,在这个模型里被形容为平稳的高原。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们坚实的信念,进而体现为行动上的执行力。

那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几十年,实践经验足够丰富,但仍然做不到知行合一,永远是情绪主导而做不到理性行事呢?

那是因为,有效的实践积累不能断断续续地进行,而是要保持一种经验上的连贯性。

或者说,维持交易上的一致性。

很多人虽然炒股很多年,经历过各种牛市熊市,但投资逻辑从来就没有固定下来。一时用这个方法,一时用那个方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断地在各种方法中切换来切换去。

这种交易经历看上去很丰富,但实际上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没有在一种稳定的模式下进行实践的积累,这个经历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就像一盘沙一样,风一吹就散了。

什么都只知道一点,便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应对模式的重要性。一个有明确应对规则的投资者,即使交易年限不长,但却一直处于一致性的实践积累之中,就更容易察觉自己的哪些方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对则勉之,错则改之。其进步速度,可能远超只有时间经验的投资者。

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一致性的基础上强化经验的积累,知与行才能慢慢合一,交易的认知才能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审思、明辨、笃行 

面对生活,我们经常会有一种困惑:

为什么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切换到投资语境,我们也可以做同样的自省:

为什么掌握了很多投资理论,仍然做不好交易?

那是因为,当我们说掌握了很多投资理论的时候,其实是就知识这个纬度上来说的。我们默认的前提是:

知识的增量和知识的功效是成线性关系的。

但就投资来说,知识的多寡和投资的认知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你学到一定程度后,总会碰到一些临界点把你给卡住。

这个时候,知识的边际效用会讯速递减,或者衰退为零。甚至有些时候你学得越多,越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这个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认知范式上的转变。

上述这个模型,代表的就是四个不同阶段的认知范式。当然,这只不过是个方便的说法。之所以大费周张地用一个认知模型作为外壳来折射这个进阶过程,无非是想表达这样一个主张:

投资真正有用的知识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我们投资过程中的许多困惑,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底层认知没办法整合那些现成的知识导致的。 

传统的东方智慧中,对此也有暗戳戳的描述。

朱熹的理学对于治学有一段精辟的概括:

审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里的审思、明辨,笃行,其实就是三个不同的认知阶段:

审思,是知识学习阶段,重点在于搞清楚一个理论是怎么样起作用的。

明辨,是理论反思阶段,重点在于分辨一个理论在什么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

笃行,是实践反馈阶段,重点在于怎么样在现实的应用场景中平衡前两者。

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对世界的认识很容易只停留在审思阶段。

拿着现成的理论去套现实,当两者吻合时,会过于盲从理论,当两者冲突时,又会过于质疑现实。

只有经过明辨,知晓理论的局限性,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而理论的局限性,本质上就是人的认知局限性。

因此,明辨的归缩,最终都会指向自己,我们会发觉:

不认识自己,就无法看清现实。

所谓一叶障目,障我们目的,不是复杂的世界,竟然是我们自己。从审思到明辨,其实就是从外观到内观的过程,也是挖掘自己底层认知的过程。

我们怎么样看世界,决定了世界是什么样子。

只有对这一层关系,有一份主动的觉知,我们才能谈笃行。

笃行的坚定感从何而来?

真正的坚定感并非来自于对教条的信奉,而是看清了教条与现实之间的割裂。笃行并非一脑子的盲从,而是看清底牌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把三者联系起来,作一个整体性的思考,有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每个人的表层决策行为背后,都会有一套底层的信念系统在影响着我们。它们是思想的思想,认知的认知,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的背景观念。

如同海面下的冰山一样,看不见,但却真实地存在着。

说到底,如果应用程序卡死了,不一定是应用程序的问题,而是操作系统的问题。

投资认知的进阶,就是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体现在投资范畴上来说,不妨把这种底层的操作系统归结为三种类型:市场观、自我观、交易观。

市场观,代表你怎么样看待投资市场。 

自我观,代表你怎么样看待自我。

交易观,代表你如何处理市场与自我的关系。

投资中的一切问题绕来绕去,其实都可以归结为这三个信念能不能得到彻底的澄清。

关于这些话题,我们下次再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进阶的四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