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态度,中岛敦作品集《山月记》第三篇《悟净出世》上

八百里流沙河的水底是那样的光怪陆离,如果那里治安还不错的话,我一定会去看一看。

这是《山月记》中我最喜欢的一篇,中岛敦以一种既是寓言又夹杂着幻想的笔法描绘出了人间百态。

前面说到过,中岛敦为这些改编小说注入了新的灵魂,内核。他只是借用前人留下来的文字中的人物的躯壳与故事框架,再用笔向那些空壳里填充灵魂。在《悟净出世》里,这种风格愈发明显,文中有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只会喊“XX被妖怪抓走了”的沙和尚,但沙和尚悟净在这里却是一个内心痛苦不堪且心中充满对未来的迷茫感,不知自己因何而存在的妖怪。

我也曾迷茫,并在不透光的黑暗中质问人生的意义,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可是我终究没找到答案,后来,日复一日如机械一般生活的我似乎觉得这问题没那么重要了。一如流沙河底的其他妖怪,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悟净出世》讲的是悟净寻找生命意义的一段旅程。也是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一段旅程,只不过悟净在水底我们在世间,同样地审视这个魔幻的世界的面貌。

他会一连好多好多天,将自己关在洞穴里,不吃不喝,仅双眼炯炯放光,沉湎于深邃的思考之中。有时他也会突然站起身来,在附近四处走动,嘴里念念有词地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过一会儿又突然坐了下来。他的这些动作、行为,全都是下意识的。甚至连“到底明白了什么,自己才能从不安中解脱出来”都不知道。只觉得之前能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一切,现在都显得那么可疑、那么难以理解。之前以为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如今分崩离析了,而在对每一部分加以思考的过程中,其整体的含义就全然不明白了。

悟净此时已经得了“因果之病”,

得了这种病,就不能直截了当地接受任何事物。无论看到什么,遇上什么,都首先会想‘为什么’,而这个‘为什么’是真正的大神、顶级的大仙才知道的。一般的活物只要考虑起这样的问题,往往就活不下去了。

身兼医生,占星者的老鱼精如此对悟净说道。如此,在悟净对痛苦忍无可忍时,他便踏上了旅途,他要寻访便河里所有的贤者名医和占星术士。

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话,

为什么妖怪就是妖怪,而不是人呢?那是因为他们都将自己的某一特性发展到极致,毫不顾及与其他特性之间是否保持均衡,一直发展到丑陋不堪的、非人的地步。说到底,他们都是些畸形的残疾者。

他们全都固执己见,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秉性和世界观,不懂得与别人讨论后还能得出层次更高的结论。这是由于他们过于彰显自己的特性,不愿意遵循别人的思路。

当人将自己的某一特性发展到极致,他也就成了妖怪成了鬼。人们也都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接受喜欢接受的,拒绝不喜欢接受的。倘若是为了自身利益吵个不可开交也好,可往往是因为与自身无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扭作一团。与他人的激辩的结果或许只是单纯地夯实心中那座名为偏见的山。

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妖怪。

我大概也是一个愿意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要说我有什么优点,至少与那些妖怪相比,我不会去吵架,只是默默地听着接受着。至于所谓的偏见,在大多数事情是没有的,可唯独在那极少数的几件事上,偏见却进化成了固执,风吹不进,水泼不透,简直就是茅坑里的臭石头。

固执只能从前一种固执变成另一种可能会更加坚硬与偏激的固执。

如同沙河尚一样,我也在寻找着自己的解脱之路。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的态度,中岛敦作品集《山月记》第三篇《悟净出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