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1——执行自然规律,养生之道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解读)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昔日的轩辕黄帝,出生就精神奕奕带有灵气,很小就能言善语,幼时就动作灵敏有着聪明智慧,长大后敦厚淳朴思想敏锐,成年之后就登上了天子之位。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黄帝问岐伯道:听说上古时期的人,一世都能活过百岁,而且身体动作不显衰老;而现在的人,年龄到了五十岁,身体动作就都显得衰老了。这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吗?还是我们人们将什么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吗?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岐伯回答说:上古时期的人,其实都是知道自然规律的,效法于天地的阴阳变化,把阴阳变化、自然规律都协调融合到了生活中,形成了养育身心的术法,饮食有节制,作息按照自然规律执行,不妄事操劳,懂得劳逸结合,所以能够做到外在的身体与内在的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寿命应该终了的时候,度过百岁才死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作水饮,经常做事荒谬不合理,喝醉了酒还肆行房事,纵情色欲,因而竭尽了精气,散失了真元。现在的人不知道保持精气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只顾一时快心,背离了养生的真正乐趣,作息没有一定规律,所以到五十岁便衰老了。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受过上古时期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之教诲,人人都以养生之道来执行遵守。对于自然规律中对人有伤害的邪气,能够找到合适的时间来回避,时常思想上保持清静,看破虚无,无欲无求,使真气藏于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病又怎么会来呢?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情绪神态常常休闲而知足,而达到欲望不多,使心境平和安定而达到不会恐惧什么,劳作后使身体不累不疲倦,要劳逸结合,不会过分疲倦,真气平和而调顺,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找到乐趣而满足欲望。所以吃什么都觉得香甜,穿什么都感到舒服,随遇而安,互相之间从不羡慕地位的高下,人人都自然朴实。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所以不好的陋习嗜好不会干扰其视听,淫乱邪说不能诱惑其心志,愚者、智者、贤者、对于不好的事物都不会去做,所以也就不惧怕这些坏的事物,就吻合了这养生之道了。所以都能够过百岁而动作还不衰颓,都是执行自然规律养生之道而不会危及自身啊。

今天的知识告知了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知足常乐,欲望就能减少了;要使自己经常心气平和,就能达到无所惧怕了;工作中劳逸结合了,身心也就不累了;不好的习惯要赶紧改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避开自然规律中不好的东西(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每天的每个时辰等等都有对身体好的和坏的,后面学习了,才有精细的描述了)。做到这些也就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了。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了,后面继续。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1——执行自然规律,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