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第三章小结

这一章详细讲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开篇由古代与现代教育目标的不同切入,指明智力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知识”、“智慧”。论述知识和智慧的关系是:“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实进行条分缕析的训练。”,进而引出主题: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接下来对教育中自由和训练的关系进行说明,并提出在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自由和训练的周期可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然后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解释。

自由阶段作者首先强调了兴趣和快乐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并不是可以沉溺于当前诸多娱乐的诱惑之中,而应寻求一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模式,让人在自然而然中张扬个性。说起容易做起难。我们也有不少人认为兴趣极其重要,要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是打心眼里因为兴趣,因为学习使他快乐而去学习的呢?连三五岁的孩童都觉得手机、玩具好玩儿,学习不好玩儿而不愿学习、不愿写作业。再大些呢?也许“懂事”了,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或主动或按照家长的意愿进行补课、努力学习、努力提高成绩。我们是否想过:当他们为提高成绩而牺牲休息的时间去补课、刷题时,这当中有没有无奈?保护这份兴趣,使其能够快乐学习,为什么这么难呢?“双减”政策的出台,能否成为这一目标的助力?北京西城和海淀家长们对此的反应,我们便可以看出,并没有减少焦虑。但终归是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相信后续若出台相应的中考、高考改革将会减少些家长们的焦虑。

紧接着谈知识的运用,作者认为知识的贫瘠虽不幸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能动的运用使其成为我们的智慧。虽是自由阶段,但这里也可以有适当的训练,只是这种训练不应过度,否则摧毁孩童的好奇心,受诅咒也不为过。这一阶段若收到较好的帮助与指导,引导得当,是极其理想的。由此可窥见中国目前的教育,也许是我目光短浅,也许存在实行较好的素质教育的地区,但大多数情况却与此相反。就以我同事的小孩儿为例,分别就读于本市几个较好的小学,平时他们交流时我偶尔略听一二:才小学就买了好几本资料,开始刷题;虽然实行延时服务,但实施过程中却变了质……【人的心智拒绝接受这种填鸭式灌输进来的知识。年轻人生来渴望发展,充满激情,反感枯燥乏味且具强迫性的知识训练。知识的训练应该满足一种对智慧的天然渴望,因为这种智慧给原始的经验增添了价值。】而现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迫使家长们或被动或主动的逼迫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孩童从小学开始已经一步步地被扼杀了这种渴望与激情。

怀特海指出:在教育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都不能没有自由。自然而然过渡到精确阶段,但在这一阶段,重点应放在对精确知识的掌握上,但并不是说浪漫精神消失不见了。【教学的艺术就是在完成明确指定的学业的过程中培养出浪漫精神。……因为浪漫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和谐智慧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浪漫,理解才能保持活力,生命才会吸收工作产生的果实。……这一阶段,成功教师的秘诀是他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知识范围,他不让学生记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成功的秘诀就是速度,速度的秘诀是专注。】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很难,非透彻的研读教参、研究教材、研究试题才能做到,否则便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觉得哪都是重要的,这样遭殃的就是学生。学生不能精准的掌握考点,需记大量无关紧要的知识,必然影响识记的质量与速度,长此以往,兴趣被毁,思维僵化,便沦为为升学为考试而学习的机器。

下一阶段是综合运用阶段。怀特还认为综合运用阶段是抛弃细节而积极使用原理的阶段,这时知识细节退却到下意识的习惯中去了。也就是说抛开书本所存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就是真正的属于我们的知识。最后结合历史与英国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目的》第三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