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往事之——《如风往事》篇序言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它拥有两个简称,它们分别叫做“沪”和“申”,除去拥有两个简称以外,它又有三个别称,它们分别被叫做“上海滩”“魔都”和“东方夜巴黎”。

        各位看官,你们要是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与认知的话,就会发现它实则是属于一座十分年轻的城市,也可以说它是没有什么深厚与绵长的历史的,它开埠于1843年11月17日,就算从开埠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一直去计算到现在的话,至今也仅仅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而已,和华夏8000年的历史,去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简直就是属于小巫见大巫,与此同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还需要述说的,那就是——每当你和我一起迈入到“这座城市的大门”时,首先要去观看的风景就是“黄浦江”“苏州河”以及“外滩万国建筑群”,其次还要去观看并聆听“水色与波光”“浪涛与飞鸟”“船影与汽笛”……因为它记录并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美国学者、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曰:“一座城市不仅是一块地方,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独特生活方式的象征。”故而,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每座城市都会因为其拥有独一无二的“城市符号”“城市元素”与“城市气质”,从而让这座城市显得尤为熠熠生辉。譬如说:北京不仅仅是国家的首都与直辖市,还因为历史上的明清都城都建都在北京,故而它的皇家贵族气质就显得极为尊贵;又譬如说:西安古称“长安”和“镐京”,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都建都于此,又发掘出诸多的历史文化与历史古迹,还有着五千年历史看西安的这一说法,从而还彰显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还譬如说:上海是一座十分典型的移民城市,在东西方文明与文化,以及五湖四海的文明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包容、相互吸收、相互沉淀之下,显得这座城市就好像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少妇……不过,一座城市再怎样地去千变万化、其生活方式又是如何的新潮与高大上(尚),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因它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根”在紧紧维系着。

        正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在东西方文化(文明)的强烈碰撞与交融的全过程当中,而且还是长时间的碰撞与交融,它最少的时长也要达到百年之久,从而彰显出这座城市具有独一无二的都市文化形态。

        虽说上海这座城市就是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底蕴与基础的,不过,话又要去说回来哦,但它又是“完完全全”地脱离中华传统文化氛围的所在,因而造就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气息,还是属于兼而有之与兼容并蓄的,它奉行的,或者说它的“信仰就是属于拿来主义”,但也不是什么全都是照单接受的,在“信奉拿来主义”的全过程当中,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能让各个地方的人,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全都在其间自由地翱翔;它虽说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所在,但又不是完完全全地照单全收、去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生活的方式,而是认为“自身”一定要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与个性,在拿来的时候,还要长时间的对比、磨合、实践、过筛子……“但凡是适合我”的,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凡是不太适合我”的,就要“坚决地予以扬弃掉”;它既具有开放性,它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故而它的文化风格是属于海派的,亦让很多人心驰神往。

        上海这座城市不仅是催生出独一无二的“海派文化”,在其他的省市之间,则是看不到这种独特的文化的,而且还催生出诸多的中国第一,让我来举几个例子,以便就能加以充分地说明这种情况。

        譬如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上海,是在1905年拍摄的,名字叫做《定军山》;又譬如说:中国第一座电影院诞生于上海市的虹口区,具体的地理位置就是在今天的海宁路和乍浦路的路口;还譬如说:“上海交响乐团”曾经被赞誉为“远东第一”……当国家长时间身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时候,在这个时期的上海,所生产的诸多各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也同样是勇夺全国的第一名哦!尽管别的省市也在生产各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还尽管上海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它的价格要比其他城市来的贵出许多,但是只要是“上海牌”,或上海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皆因为质量上乘经久耐用的缘故,一直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凡事种种真可谓是不胜枚举!

        上海这座城市是拥有着诸多的符号与元素的,在其中之一就是“克勒”这个词语,其实这个词语就是从英文单词“Collar”一词直接音译过来的,它的含义就是指“白领”,这个词语并不是说只有一个意思和含义,假若说,有些人是这样来理解并认识的话,或多或少是有一些肤浅的,它还融合并包含有“四个C字”英语词语的含义,它们分别就是指“Class(阶级)”“Colour(颜色)”“Classic(经典)”和“Club(会所)”。假若说在“克勒”的前面去添加一个“老”字,就变成“老克勒”,关于“老克勒”这个词语,它则是从英语单词“Old White-Collar”翻译过来的,其原本的含义就是指“老年白领”,后来就被上海人专门指那些中年以上、在洋行工作过、拥有高薪、职业安全、有见识、有教养的职业人士。老克勒们的生活方式是极其悠闲与雅致的,在举手投足间处处都流露出洋派与贵族的气息哦!

        凡是像这样的阶层人士,他们都有着宽敞的洋房和漂亮的花园,可以随意地驾驶着私家小汽车在各条马路上往来穿梭,他们这群人痴迷并极其热爱西方的爵士音乐,会去收集各种经典版本的爵士音乐老唱片。除此以外,他们还欢喜穿各式各样的花格子衬衫;走起路来挺而直;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清洗熨烫;裤子上面的两条熨线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还不允许衣服有一丝一毫的褶皱;各式各样的西服则是他们的标配,在穿西服的同时,不是打着领带,就是系着领结,抑或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围着一条丝质围巾,西服左上口袋还要插着一块手绢;一双皮鞋要擦拭得非常明亮,明亮的可以映照出人影来。

        对于老克勒们而言,不仅有着只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彼此间还有着共同的“品位”“信仰”与“爱好”,更会定期、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音乐和舞会常常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还会在洋房里面举办各种舞会,会一边听着悠扬的各种爵士音乐,一边翩翩起舞起来,还会一起喝着浓郁香醇的咖啡,海阔天空地聊着天。既不管他们身处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面,也不管他们再怎样的穷困潦倒,却始终都会保持着一种绅士的风度和生活状态,并且会永远坚持Lady First,在想象的空间里,消费西方文化。

        在近代的上海滩上,还发明一种新型的建筑,它的名字就被叫做--“石库门建筑”,自从上海滩上拥有“石库门建筑”以后,就逐渐地产生“石库门文化”。如果说,把“老克勒文化”和“石库门文化”,相互间去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那么,上海的“老克勒文化”不单单是属于“阳春白雪”,还是属于“上只角文化”哩;“石库门文化”只能是次等屈尊于“下里巴人”哦,只好属于“下只角文化”。

      【备注:“上只角”和“下只角”是属于沪语方言俚语闲话,上海人口中所说的“上只角”和“下只角”,分别就是指身处在两个不同地域里面的人群!“上只角”专门指综合实力与条件都比较好的富裕人士,“下只角”专门指综合实力与条件都比较差的穷困人!】如风往事之——《如风往事》篇序言

        像“石库门”这种建筑风格样式,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它保持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不讲究雕刻,只追求简约,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故而取名“石库门”。石库门还有新老之分,老式的石库门常用马头墙或观音兜式的山墙,新式的石库门则不再使用上述形式;老式的石库门用白色石灰粉刷,新式的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在石库门的建筑里面还有“厢房”“东西客堂间”“前后天井”“亭子间”“三层阁”“厨房”“晒台”“储藏室”等。

        在上海这座城市,像石库门这种类型的建筑物,基本上只存在于市区、到市区里面才能看到的,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在上海的郊区几乎是看不到这种类型的建筑物的。虽说像这种类型的建筑物是身处在闹市区里面的,还拥有一点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哩!

        据我查阅历史资料以后才获知到,最初像这类建筑物只租卖给居住在租界的华人士绅家庭及各类富商们的,后来由于战争频发,上海滩涌入大量逃难的各色人群,石库门因此五方杂处起来!我所在的城市上海有诸多曲艺门类,其中就有经典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说的就是石库门里的人事物情,主要演绎旧上海滩里各色人等的甜酸苦辣,石库门文化也就是由此逐渐形成、发展、壮大、丰富起来。

        居住在石库门里的各色人等,还拥有一大特色的,这个一大特色就是指--由于邻里之间,既是属于门对门相互紧挨着的,又全都是属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张家长李家短必然也是无法去避免掉的;对于有些石库门的房间来说,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张三家庭所说的任何一句话语,隔壁李四家庭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故而在说话的时候,要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共用一个厨房间的缘故,谁家今天晚上烧怎样的小菜,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作家、妇女杂志社主编马尚龙先生提过“中只角”和“中只角文化”这一概念,虽说我写到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是属于“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不过,我更倾向于“石库门文化”是属于“中只角文化”,还不属于完完全全的“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像这种阶层里面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我看来并且还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在上海滩上,真正的“下里巴人”和“下只角文化”的人群,就是那些长期居住在“滚地笼”里面的人。在上海“滚地笼”是指旧社会因战争从其他地方逃难到上海身无分文与技能的贫困人群,居住的是由茅草、烂铁皮盖起来潮湿低矮的小房子,一旦有发生洪水,房屋也极有可能会被入侵淹没。这一阶层的人,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干各类体力活的人,譬如说:黄包车车夫、码头扛包工、黄浦江上摇着艪的船工……

        即便是历史的车轮走到现如今时,在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的心目当中,或多或少依旧还会存在着“上只角文化”和“下只角文化”,因为是属于同一座城市里面的两种不同文化,因此说彼此之间的文化与故事,既有差异各不相同的,又会展现出独有的一种特色来。

        尽管说上海滩只有区区一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与此同时它又是一座比较典型的移民城市。不过,由于这座城市不仅是活色生香、五光十色与风情万种的,还充满着无限迷人的魔力,故而,让很多人都十分向往着迷,还因为它产生各个不同的阶层、各色历史文化、各种方言土语、各类人事物情……从而能让那些众多写作方面的爱好者们,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与素材!

        我拥有诸多的爱好,其中之一就是写作,各式各样的文章都尝试着去写写的,文章写得比较多,还把文章专门进行分门别类,其中一个类别就是--《如风往事》篇,去细看《如风往事》篇里的每一篇文章,就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所撰写的各类文章,既是在回忆怀念过往的种种和幸福美好的时光,又是去记录有关于上海这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方言土语和各类人事物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但凡是自己没有去经历过的各类人事物情,断然不会去撰写的!

        我依旧还是会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不光光是人类和动物会拥有只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历史与记忆,在地球村上的每一座城市,也一样会拥有只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历史与记忆。我虽说去撰写有关于上海滩这座城市各个时期里面的历史与记忆,也只不过是去攫取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也只是属于冰山一角罢了。其实,有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过往、方言土语以及各类人事物情,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我若是拥有好的素材与灵感,还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话,像这种类型的文章,还会一路不停地写下去。

        我只是一个文学与写作爱好者,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假若说记忆也能算作是一种责任与情怀的话,我很愿意长久地去保留这种责任与情怀,去撰写自己所知晓的、亲身去经历过的、有关于上海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过往、方言土语以及各类人事物情,从而就能让那些欢喜阅读与写作的人群,能够多多少少地去了解到,有关于上海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过往、方言土语以及各类人事物情。

        莎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曰:“一千个观众的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同样是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过往、方言土语以及各类人事物情,一千个人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想法和方法去阐释这座城市。然而,我是通过笔下点点滴滴的文字来阐释的,为的就是给这座城市留存一点点历史与记忆。

        我啰啰嗦嗦地写这么多关于上海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过往以及各类人事物情,就算为《如风往事》篇写的序言,是为序!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个时期的上海风景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9年05月23日星期四晚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风往事之——《如风往事》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