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九章陪读手记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陪读手记

坚持,遇见更美好的孩子与自己(59)

        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摘句

        这句是本章的结论:治理民众,侍奉上天,莫过于啬夫(即农夫)。这是老子又一次就近取譬,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以农夫种田早服于天。来比喻侍奉上天,遵循天道,再形象恰当不过,所以说莫若。

        为什么,看王弼注解:“啬,农夫。农人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

        种田,把不同类的杂草去掉,只留下有用的庄稼。农夫不担心庄稼长势不好这个果,而要先去除庄稼长势不好的原因——杂草(关注因)。这才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没有比这样更高明的了。当然,中国农民是最知道节俭、节约,不浪费的民族。也符合啬。

        老子这里比的是治理天下,其实亲子教育更是如此,父母要学会做减法。首先是除去自己内心的杂念杂草,即焦虑、担心、患得患失;留下有用的根本大道,即责任、担当、无私奉献。先不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到合道这个果,先在去私、去甚、去泰的日日反省中,这是因,内心的道心、良知便如种子慢慢成长。

        做减法、清静无为、积蓄力量、爱惜精神、不内耗、不揠苗助长是因,以下的排比句便是果:早服,顺服,合其道、积德;早服便能无不克内外欲望,顺服大道,与道相应,无穷无尽亦。

        此“长生久视之道”是凝神抱一、精不外泄的“啬法”,并由“啬法”进入“顺服天道”,并由“顺服天道”进入“重积德”,由“重积德”进入永恒的理想国的完整修法。所以说“啬、早服、重积德、不知其极、无不克、有国之母”六步修法是深根固柢之道,是长生久视之道

        啬用在个人修养,其实是一种修行方法,即啬法。修行人既要向像吝啬鬼一般珍惜精气,又要像穑夫一般顺服天时。修行人不老实就不会成就,要学穑夫种田般老老实实,不玩心眼。

        这章用农夫做比,换成儒家就是君子务本,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找回良心,让父母像农夫种田一样,去杂存精,找回初心。

        孟子曰:“尽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父母知道什么最是应该做,以有限的力量而不乱用之原则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内驱力永久、常规,不以冲突、折腾损耗自己的心神,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够长久地和谐相处。

        而关键是早服,是念头未起,内心至诚服于道,上士闻道,知常认命,勤而行之。而太多父母只是一时被他人说服,还在犹豫不决,若存若亡。

        修行人信心动摇时,就去观想穑夫对四时法则的早服,这样效果极好。因为穑夫要想获得好收成,早服农时、合于天道是关键。

        人活天地间,以老子教的六步啬法,从根本上提升自己,丰富自己,远比汲汲于驰骋于外欲更有力量。

        世事繁杂,诱惑丛生,能够静下心来,在该负起责任的年纪负起责任,充盈内心,是一个人最高级的自律。

        海明威曾在《真实的高贵》:“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深以为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五十九章陪读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