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背后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剧情播放完了,但很多看不到的细节却值得人推敲。

电视剧掩饰的真相

由于电视剧迎合大众口味的需要以及过审问题,电视剧往往美化了人物性格,将很多阴暗的东西隐藏起来,于是,《隐秘的角落》很多细节被隐藏,让我们感到很朦胧。

一、朱晶晶与朱永平、王瑶的死

首先,朱晶晶到底是怎么死的?剧情里很多细节告诉了我们答案:朱晶晶是被朱朝阳推下去的。

从朱朝阳与他妈妈的对话可以推测他清楚高楼摔下来会死人,这里做了个暗示。

叶警官来到案发现场的时候,看到窗户边勾着的一块布,那是朱晶晶还没完全掉下去剐蹭到的。最后一集,朱朝阳来到案发现场的时候,还是没有说出朱晶晶怎么掉下去的,这给观剧的我们留下很多悬念。按照剧情安排,我们可以推测,朱晶晶是被推下去的。

小说的描述是这样的:普普看到朱朝阳被欺负,想要报复一下朱晶晶。朱朝阳原本不想找朱晶晶麻烦,但普普一直说着报仇的话。于是三人商量,用朱朝阳落的屎涂在朱晶晶身上。普普与丁浩(电视剧里叫严良)跟着朱晶晶进了少年宫,并在五楼这么个安静的楼层看到朱晶晶在听课。他们等待朱晶晶去厕所时候教训一下。朱晶晶刚好一个人去厕所,就被两人欺负。她狠劲咬了丁浩一口,就被丁浩打脸。朱晶晶这一哭,吓得朱朝阳赶紧跑到这边看啥情况。朱晶晶就开始骂骂咧咧,说朱朝阳是小三生的种。普普见状,唆使丁浩拔出自己三根阴毛塞到朱晶晶嘴里,朱晶晶依然不依不饶,骂着朱朝阳,逼得朱朝阳把其推下窗外。


至于朱永平与王瑶的死,电视剧里告诉我们朱永平与王瑶是被张东升杀死的,说不过去的是,作为老师的张东升难道是杀红了眼不成,对两个无关人物也要强加杀害?而且,不管是电视剧里面的张东升还是小说里的张东升并没有那么坏,除了牵连他利益以外。根据剧情推测,张东升也许只是把朱永平与王瑶打昏过去,真正杀害他们的是朱朝阳,他是有作案时间的。电视剧总给观众传输正能量,让我们坚信真善美,还故意制造父爱,而现实远比电视剧演绎的要残酷的多,更不用提父爱了。


小说的真相很残酷,当然也怪朱永平与王瑶太作了:王瑶一直把朱晶晶的死怪到朱朝阳身上,甚至多次找打手虐待朱朝阳与他妈妈,而朱永平却一心护着王瑶,甚至当着儿子的面打前妻,这还罢了,劝说儿子不要揭发王瑶。朱永平作为一个千万富翁,完全听王瑶的,王瑶让他一分钱都不要给朱朝阳一家,朱永平非常顺从服帖地答应,却不知前妻一家经常是粗茶淡饭,一双鞋都穿了很久。原本朱朝阳在有弑父的想法以后都已经要放弃了,朱永平又开始作了,他先是给了朱朝阳零花钱,再试图套取朱朝阳的口风,还录了音,这使朱朝阳下定决心弑父。他说服两个小伙伴共同作案,接着威胁张东升帮他杀人,否则就告发他,张东升被逼无奈,只得答应。他们在朱永平夫妇为朱晶晶扫墓的时候注射毒液杀害。而朱朝阳当时在上课,有不在场的证明。

二、张东升、普普与严良的死


电视剧里告诉我们,普普与严良有了新的生活,他们并没有死。实际上,严良出现在朱朝阳开学典礼,没有人回头看他,只有朱朝阳,这是很奇怪的事,这说明,严良已经死了,朱朝阳一方面想念之前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对过去的告别。

还有一个小插曲,朱朝阳在明知自己给严良的是张空白卡,却故意在与张东升一起吃饭的时候离开桌子,告诉严良把复制的卡毁掉,不要再告发张东升。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激怒张东升杀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不会开口说话的人才会守住真相。

小说的真相是这样的:朱朝阳摸清了张东升的性格特征和一贯的作派,知道张东升一定会把三个人都解决掉,他并没有把这些告诉他所谓的好朋友,任由他们放松警惕。

张东升终于把三个人聚集起来,还加设置了一把非常安全的锁,以防他们逃脱。朱朝阳已经摸清楚张东升的杀人套路(很疑惑,张东升第一次已经用过并用了多次的杀人方法已经被他们知晓,竟然还要使用,是觉得小孩子都不够聪明吗?)。张东升果然给每人一杯有毒的饮料,朱朝阳看着朋友喝下去,而他自己假装喝下,最后跑到卫生间呕吐。看到朋友一个个倒下,他也装倒下,最后趁张东升不防备的时候拿出水果刀连捅数刀,最终致张东升毙命,又伪造成丁浩(电视剧里的严良)杀害迹象。

最终,朱朝阳回归了新的生活。

三、谁来为问题小孩买单?


小说《坏小孩》的情节布局,远比电视剧里面的要残酷的多,正如小说所讲的,严良(丁浩)经常打打杀杀,凭蛮力解决一切问题,只要他不爽的,他就用武力解决问题,又是个惯偷,但他本质上并不坏,对很多事缺乏思考,做事没有主见,经常被普普给带偏。而普普作为一个11岁女孩,报复心特别强,凡是她所不爽的,她一定要耍心机报复对方,包括杀人。特别地阴狠,又习惯撒谎,经常怂恿严良做他不愿做的事情。普普和严良父母也都是杀人犯,不说孩子品性与遗传有关,这些问题小孩的本质在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随着他们父母的囚禁,很少有亲戚朋友愿意收留他们,即使被收留,如果心理上没法成长,最后还是会产下罪恶的果实。就像普普先是被寄养,后因惹祸而被送到福利院。

和什么样的人呆一起,思想就会发生本质变化,就像和什么圈子的人交往,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道理。


我们可以禁止孩子与问题小孩相处,但这些问题小孩会长大,会在我们未发现的情况下出现在我们身边,会增加社会的恐惧感。

因此,短期内可以避开与问题孩子的接触,那么长期呢?这些问题小孩也会长大,也会成人,如果社会不能给这些问题小孩一个合理的根治方案,他们很多人就会变成危害社会的成年人。

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大力弘扬依法治国,只有法治才能阻止犯罪,才能扼制恶之花,但制度也是必须完善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秘的角落》背后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