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常喜欢买书,文学小说、悬疑科幻、诗歌散文,各种各样的五花杂门。从看书到买书,鬼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总被书中新鲜的信息吸引,所以索性每次在书店一看中就丝毫不给自己犹豫的余地。
渐渐的,日子长了,毕业走的时候,买的书累积如山。临走时,丢弃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唯独不肯舍弃的便是这堆书。最终花了大价钱邮费一本不落下的寄回了家。
在上海实习那一年,租了一间出租屋,那半年里依旧把荷包贡献给了纸质书,一有空就开始买书看书。后来走的时候可惜仅带着了一小部分,剩下的装满行李箱搁在朋友那里。结果朋友因为几轮搬家后,不小心把我那一箱宝贝弄丢了,想来实在是心疼。
也就是从那时起吧,我就有个小小的愿望。工作之后,一定要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不需要太大,能放得下一张大床,一个书桌,剩下的能塞得下我这些书便可,即便是临时的一个家,我也很知足。
后来,去了北方读研究生,做完实验、搞完项目,一得空就开始看书。虽然说图书馆也有,但是大伙儿都知道,图书馆的书终究只能借来看看,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而我又是个喜欢在书上乱涂乱画的人,看到好看的书,精彩的部分,总喜欢在上面撇上一两笔线条,甚至有的书忍不住会看个两三回都不觉的多。因而又忍不住开始买书了。每回寒假,行李箱里拖的不是衣服和特产,而是一个学期积攒着看过的书。
我这个“坏毛病“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看了常常会忘记,留在脑袋里几乎所剩无几,不过我却很庆幸自己有个坏毛病。虽也有了Kindle电子书,但还是比较喜爱纸质书。看纸质书、买纸质书、收藏经典书,吃方便面都行。这还得感谢老爹影响了我,.常常一个人待在书房,一待就是一天。
小的时候,可能别人家的小孩都在读什么儿童读物,漫画、玩小汽车,芭比娃娃,这些我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老爸书柜里那些武侠小说,史记等等大人才能读的懂的书籍。所以我除了玩泥巴、抓鱼、玩弹弓之外,留在我童年里的一件宝贵东西便是书。那时家中大姐常常约来几个好友交流读书心得,互相借书,我就坐那听他们聊的尽兴,却又苦恼自己听不懂。于是自己来来回回在书柜里挑了几个遍,最终选了一本用黄色胶布包好书皮的破皮书:《杨家将》。这是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书,就算是关于我的启蒙书吧。小学二年级的我大字不识几个,硬是每天抱着这本书来来回回的啃,现在想来我也不知道我咋读完的,但是确实有趣,那时便十分喜欢穆桂英的一身正气、理智和英勇。后来读《天子骄子林觉民》,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古龙的《绝代双骄》、琼瑶阿姨的《雁儿在林梢》......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读过.....那都是初中之前的事了。
高中之后,长篇小说读的少了,反倒是《读者》、《意林》、《小小说》、几乎每出一期我都没落下过。每次读到《读者》里面的朴实故事,都想过尝试投稿,因为我也有好多好多故事,记得当时还把投稿的方式记了下来,但我一次都每开始过。常常周五下午放学后站在我们学校旁边那个“成才书店”门口,一读就是一晚上。有的时候老板会赶人,因为只看不买,老板觉得亏了,急眼了就把我们手中正读的津津乐道的书抢走放回书架上。那时脸皮薄,又舍不得没读完的下半节,咬咬牙又从每个月的伙食费中掏出几块钱买了下来,可每回拿到班里,大家相互传阅着传阅着就不见了踪迹,有时候气的直跺脚,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我还没看完其中的某个小故事。
这些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工作之后,租了一间出租屋,一个人刚刚好,屋子虽不大,但有家的感觉。
刚进来的时候,屋子里一股潮味扑鼻而来,床垫隐约间还爬着小虫子。不大的屋子里,塞满了基本用不上的衣柜,蟑螂屎到处是。厕所水管位置,因为常年漏水而被看起来十分恶心的黄色袭击。
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人居住,加上南方潮湿天气原因,看上去十分狼狈。但是,我十分确幸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所以眼前这一切只不过是目前的表相而已,大可不必太在意,自己装修一番即可。而装修这种事情,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事一件。这不正好么,又可以肆意发挥自己手工活了。
从买工具开始,淘宝真是个百宝箱,我要买的工具一样没落下。卷尺、直角尺、手钳、电钻、三角固定架、吊灯、电胶布、接线端子......似乎把老爹的工具箱里的工具买了个遍,当然事实上和老爹比,我还差远了。
老爹以前做过木匠的活,我特别佩服老爹一点,就是只要一个物件摆在他面前,他端详几番,回家便能搞出个一模一样的来。从小就见证了老爹这绝活,从家中的床,书柜,门,画架,几乎和木头有关的东西,都是老爹捯饬出来的。所以耳濡目染中,我自己也掌握了一些手工活。
首先,把不用的大柜子挪走,屋中最后仅剩下一个书柜,一个书桌,一张大床和一个冰箱,加上阳台一个洗衣机。随后用滴露和洗衣液把地板、厕所来来回回刷了个四遍。钢丝球大战的场面,清水冲掉污浊的爽快,怕是只有夜里1点多的空气知道了。
接下来第二天,用卷尺量好屋子尺寸,拾起本科学过的CAD绘制图版,开始大致设计屋中各柜子的摆放位置,以便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又给足我的书本们一个安稳的位置。
大致设计好之后,开始和老板商量定制原木木板的尺寸和厚度,地板数量等等。用电钻在预设的位置打好孔,量高度、抬板画水平线的时候真恨不得自己有个三头六臂,因为不喜欢麻烦别人。稍有点强迫症的我,即便试图抬腿当手来用,最后也不得不妥协凑合着只画了个大概。
装好壁柜,装好小桌子,结果发现最大的难题居然是这个原木吧台。由于定制的吧台腿过高,不得不拿出去找焊工帮忙切断,截掉一节,再重新焊接上。
有了吧台,怎么能少得了吊灯。原本打算在吧台上方打孔挂灯,奈何一来自己身高不够,二来”眼神“不好,打了两个都打偏了。确实,抬头打孔是个技术活,我还太嫩,最后只好放弃另寻他法。在这方面总能想到电子的我,找来两个贴钩子,贴好之后,再用热熔胶糊了好几圈,总算没白忙活,稳得很。测电笔,接线端子,初中物理立马派上用场,把大灯关掉,亮灯那一刻,瞬间惊艳了自己。
三阶壁柜也装好了,把咖啡豆,咖啡器具,喜欢的各种被子摆满之后,再在上方的白墙上挂上几副平日里画的比较满意的几副油画摆上,屋子又多了一份温馨。
转悠阳台,将花架子固定好挂在防盗网上,花开的正旺。铺好木地板,搬来一张小圆桌,一张靠椅,一个座垫。一天最美好的时刻便是每日早晨在阳台坐上一会,安静地听着鸟叫声以及楼下清洁阿姨和叔叔用力扫地的叶子发出来的悉刷声。
来来回回折腾小半个月,喜欢折腾的我,也尝到了自个儿装修着实是个费脑子的事,但也乐在其中。
屋子装的差不多了。日子一天天过,书却一天天堆满书架,仿佛回到了家中的书房,母亲正叫唤着去吃饭的场景时常浮现在脑海,心中无比确幸。每回这时,便给母亲拨去一个视频电话,看看这会儿在做啥,然后又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