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闲人:有关故乡的记忆

@丰子恺

丰子恺说:

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

长大后才明白,小时候真好。

01.

赋闲在家,收拾整理旧物。

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比如,这本建国40周年的故事书。

比我还大很多。

忽然想起来,这大概算是文学路上的启蒙读物了。

小的时候不知道翻过多少次,这本书才变得这么陈旧,丢失了封皮和包装。

当然也不乏是因为经年累月的随意丢置,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里面的故事现在读来依然觉得有趣。

但好像再也回不到从前那种,简单的快乐。

还有我发现三毛的一本《万水千山走遍》。

虽然我没有读过几本三毛的书。

但从后来人写的三毛传记里面,多多少少了解过。

她的撒哈拉,以及她和荷西的故事。

我没有发现这本书出版的具体时间,但是发现了定价1.40的字样。

相对于现在一本书少则十几二十的价位来说,至少10倍于这本书。

想必应该也是有些年头了吧。

我已经不记得是从哪得来的这些书了。

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小时候有点皮,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会翻箱倒柜地翻东西。

有时候会翻出一些小玩意儿当玩具,有时则会翻出一摞书来。

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来都是大部头。

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此类。

当事人如今非常后悔,那时候没有读一读金庸。

虽然读书从来不嫌晚,但总感觉如今的心劲儿被很多东西消磨掉了不少。

我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是不是和我一样都有收集癖。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钻到钱眼里了。

我发现我收集了很多铜钱!

乾隆、道光、光绪,还挺多的。

我就想小声问一句:懂行的人能不能告诉我这些值不值钱?

我是不是可以少奋斗几年?

在线等,挺急的。

我收藏的还有这些:

粮票,还有很早的一版人民币,包括1分2分这种。

我都开始佩服我自己。

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有。

简直像半个哆啦A梦的口袋。

其实想来,不管这些东西价值如何,它的收藏意义已远大于物质意义。

也是我有关儿时的回忆。

对于我精神世界的启蒙和构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02.

寒假由于疫情突然爆发的影响,在家里待了很久。

关于故乡的记忆也被唤醒。

那也许是小摊贩起早走街串巷的哟呵声。

记忆最深的一个是,卖醋的(灌醋灌酱油er~)

最后一声总是拖的很长。

我学不来。

对这个老人记忆较为深刻。

他是小学同学的爷爷。

那还是我小学的时候。

有一次这个同学可能是被人打了,这个爷爷跑到教室里,不由分说打了另外一个同学。

但事实是跟这个挨打的同学一点关系都没有。

被打的同学很委屈,哭着闹着说不上学了。

那个时候,很多大人的思维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好学生”,而对于年纪尚小的我们来说,以为犯错挨打就是理所应当。

那时候不懂体罚和家暴,不懂得反抗。

尽管在当时,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没有挨过几次打。

但,也挨过。

我现在很庆幸没有因为这些事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我也知道,我的很多同学,因为体罚,丧失了本该拥有的灿烂的前程,终其一生,成为了父辈的复刻版。

我也很庆幸,能够看到如今的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自尊心的维护。

但,我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因为,他们依然有可能会遇见糟糕的老师。

这些,都是另外的话了。

我只是想起来前两天看到的那个因为老师而跳楼的小女孩。

心生恻隐。

说回那个卖醋的老人。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我不喜欢出门,我家又是较远离街道。

不知道他身体怎么样。

其实也并不关心。

只是,这独特的哟呵声,可能会被记忆保留下来。

这大概是唯一一个有着十多年记忆且尚存的哟呵声了。

那都是故乡的声音。

还想起“换大米”“换雪糕”。

家里有旧拖鞋,拎着一个跑出去,就能换到一个香蕉样式的雪糕。

对于那种没有空调甚至风扇都是奢侈品的夏天来说,一个雪糕,就胜过一切。

还有像“换西瓜”。

那时候都是拿小麦来换西瓜,等价交换,而不是用钱买。

只不过,很久之后,这种声音就不再被需要了。

我能够想起来的,也不多了。

03.

关于夏天的声音。

小时候经常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摸爬大。

就是蝉的幼虫,我们这边的俗语叫爬大。(不一定是这么写,不过蝉就是一边爬一边长大的啊哈哈哈)

也一起拿竹竿打下那些蝉的外壳,因为据说是一种中药,可以卖钱。

所以,夏天的声音里,必然包含着蝉鸣。

那个时候的夏日午后,躺在有点扎背的席子上,呼呼啦啦摇头的电风扇,此起彼伏的蝉鸣。

一觉醒来一身汗,一棵柳树上成百的蝉还在聒噪着。

如今,一棵树上能见到三两只已经不错了。

也只能在梦里,梦见自己在某一个夏天的傍晚醒来,揉揉眼睛发现躺在树荫下,树上成百的蝉在无休止地聒噪着。

以前夏天的风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那可真是黑云压城。

顷刻间便有豆大的雨滴砸下来。

大概也是那种时候,养成了半夜听雨打芭蕉的习惯。

那个时候,能听到成百上千的蛙鸣。

真的,上千真不为过。

一池塘的青蛙,紧密地挨着。

那个时候,是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而如今,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种田的人少了。

路修的更好了,池塘里的水干了,蛙声也听不到了。

04.

由于在家里待着的时间长了。

家里准备盖房子。

我也见识并亲历的一所房子的竣工。

也深刻地体会到父辈的辛苦。

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已经是一个妻子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爸爸,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而像我爸那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头发花白,逐渐老去。

但,他们依旧为了子女,在本该享乐的时候,外出打工挣钱。

所以,其实成长大概就是一个慢慢与家人和解、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逐渐接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也是普通人的一个过程。

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虽然没开口说过。

但他们是爱你的,你也是想要努力成为他们的骄傲的。

因为我毕业又重新回家,爸妈又继续在家里待着。

我是想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的。

当然他们是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我爸闲着也是闲着,有时候就每天一大早约上几个同龄人,去附近的河里钓鱼。

我对于吃鱼其实并没有多少兴趣。

我对钓鱼感兴趣。

说起来,我大概已经5年没有钓过鱼了。

对于钓鱼,大概是从初中开始的。

还是我爸教我的。

告诉我什么时候要等一等,什么时候才能拉起来。

想起来,钓鱼真的是一个锻炼耐心的好办法。

因为钓鱼,我还住过院一次。

也是从那之后,我爸好像就再也没有带我钓鱼了。

那应该是大一的暑假。

也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跟着我爸一起去河里钓鱼。

但是运气不太好,一下午半只虾都没有钓到。

于是我就放弃了,四处走走。

也许是因为河边丢弃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也许是因为天太热中暑了。

从河床往上走的时候,晕了过去。

当我意识清醒一点的时候,我已经被抬到树荫下。

耳边是我爸的吼声“xx不要吓我啊……”

闭着眼睛的我,都能感受到一股温热洒下来。

那是我所见过为数不多的几次。

于是,好像后来就再也没有带着我钓鱼了。

尽管后来由于很多琐碎,观念的冲突,会吵架。

但归根结底,还是彼此牵绊着。

那些从未说出口的爱,真真切切地感受过。

05.

蔡崇达说,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有人说,读书之后,故乡只剩下冬,再无春夏秋。

我曾经一心想去到外面的世界。

想要见识一下更加广阔的世界。

但逐渐发现,自己是离不开故乡的。

正是这一方水土,揉进了自己的骨子里。

越远离故乡,就越想回到这里。

越长大,也越难得到简单的快乐。

也许,我们拼尽全力,发现才刚刚能够做好一个普通人。

也许,我们最后发现,倒不如一开始就做一个乡野闲人。

可是,人生呐……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到不了的才是远方;

长大后我们才明白,回不去的都是故乡。

作者:林小西

编辑:林小西

图片:来源于丰子恺漫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野闲人:有关故乡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