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行为问题多?老师应该掌握的行为特征和策略方法

在与学校老师交流中,常常会听到很多老师问:自闭症学生为什么这么特别?总是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行为,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自闭症学生的行为问题其实是与他们先天的发展障碍息息相关的,是这些障碍导致他们与众不同,让我们费解,他们本身并无过错。

老师们如果明白及体谅自闭症学生的障碍,以恰当的方式去纠正和引导,就能比较容易应付他们的行为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自闭症学生的行为特征和策略方法两个方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常见的自闭症学生行为问题,其实是以下核心障碍的表征:

自闭症学生的行为特征

对外界的反应异常

自闭症学生对外界的反应异常。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和触觉反应过分冷淡或敏感。这些行为都妨碍了他们留意周围的事物,影响正常学习。

较为被动

自闭症学生一般都较被动及容易分心。在学校里,往往需要别人详细的指示和协助才晓得表达自己的要求或作出适当的回应。

容易对事物产生恐惧

部分自闭症学生会对一些普通的事物产生恐惧,例如听到某些声音便会大叫,看到某种东西便会十分惧怕。然而对真正有危险的事物的警觉性却不大。

未能遵守规则

自闭症学生很多时都未能如一般学生透过观察来掌握玩游戏的技巧。他们在游戏时往往不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所以较少参与集体游戏。

不恰当的行为

自闭症学生往往需要不断地提示,才能掌握在不同情境的恰当行为。例如自闭症学生有时会鲁莽地公开指正别人的错处。

自我伤害或破坏的行为

一般自闭症学生都不会主动伤害或破坏事物。但由于他们有沟通和人际关系的障碍,再加上一些固执的行为,因而可能当他们坚持要做某些事情而遭受别人阻止时,或被要求做一些他们不能处理的事情时,他们便会做出一些破坏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处理策略一:应用ABC矫正法

ABC矫正法以三个重点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

前因 Antecedent

出现这种行为前的情况,尤其是导致行为出现的事件,例如某人做了某些事情,以致自闭症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行为 Behaviours

受关注的问题行为

后果 Consequences

在问题行为出现后随即发生的事情,例如教师、同学,或旁人的反应,以及自闭症学生因而得到的对待等。

应用步骤如下:

1、清楚描述问题行为

例如:「发脾气」只是一个粗略的描述;更具体的描述应是:「在英文课堂上当教师提问其他学生时,自闭症学生大声不停叫嚷了两分钟」。

2、深入观察、详细记录

例如出现这种行为的日期、时间、地点、次数、场合、当时学生的情绪状况、其他人的反应。

3、分析有关「前因」、「行为」和「后果」的记录,提出假设。

推算出在什么情况下问题行为的次数出现较多或较少,学生是否藉问题行为而直接得到好处,或间接逃避一些事情。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想,他们或许未能适应转变的环境,才作出这种行为。

4、订定明确的行为目标

例如小明在生气时会鼓起两腮,而不是大声叫嚷。

5、从行为的「前因」方面着手

消除诱因:例如小明每次听到课室外的车声便会跑到窗前往外边看。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小明听到车声」这一个前因,例如把小明编排到离开马路较远的课室,或把小明编排到距离窗口较远的座位,又或者把靠近小明的窗门关上。

给予清晰指示,辅以示范:若学生的问题行为是由于他们不明白课堂的要求,教师可给予他们清晰的指示,还可示范恰当的行为。教师亦可在问题行为出现的初期给予自闭症学生及时的帮助,从而减低问题行为恶化的机会。

形式变化:若然问题行为是由于自闭症学生对个别的学习形式有所偏执,在现实情况容许下,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提前预告:若学生对新的环境或工作反应较大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教师可尝试预先告诉学生有关的转变,或与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6、从行为的「后果」方面着手

不予理会: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引人注意」的行为。教师不予理会后,学生开始可能会变本加厉,教师应尽可能保持冷静,坚决不让学生以不恰当的手法得到别人的关注。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严重或形势危急的情况,如涉及自伤的行为。

表示接纳:让自闭症学生知道教师或家长是明白和接纳他/她的情绪和感受,即使其表达方式并不恰当。

示意停止:当问题行为出现时,教师可尝试直接让自闭症学生停止。教师亦可预先与学生订定一套手势或暗号,作为教师向自闭症学生示意需要停止该问题行为。

鼓励其他恰当的行为:较积极的做法是把握机会赞赏恰当的行为,尤其是那些与问题行为不兼容的行为。例如当小明两唇闭合,鼓起两腮时便不能大声叫嚷。

重新组合:尝试重新组合学生,安排在小组内有比较接纳自闭症学生的同侪,甚至提供朋辈互助。

无论从「前因」或「后果」着手处理学生的问题,若教师能够找出导致问题行为的成因,或强化行为的后果,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收效。

处理策略二:应用功能行为分析的方法

有时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与问题行为的关联并不明显,就需要通过功能行为分析,找出该问题行为发挥了什么功能,或传递了什么信息。

例如自闭症学生的自伤行为可能发挥以下的功能:

表示需要帮助

逃避带有压迫成分的情况或活动

渴望得到某一物品

对一些不喜欢的节目或活动表示抗拒

寻求刺激

教师进行功能行为分析时,可围绕以下问题作出研究:

学生展示什么行为?

学生在什么地方展示这种行为?

这些行为的对象是谁?

学生与谁一起展示这些行为?

学生在什么时间展示这些行为?

学生在展示这些行为后有什么事情发生?

应用步骤如下:

1、描述问题行为

描述要仔细,让不同的人对问题行为有一致的了解。

例如:「搞事」、「捣蛋」一类的描述较模糊;「用手拍打同学」、「把玩具推倒在地上」和「把玩具掷向同学」则能更清楚地描述问题行动。

2、观察学生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什么时间和情况下出现问题行为。在可能的范围内,尝试每天定时作出简短的观察和记录。

3、识别学生通过问题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

教师可多留意问题行为出现时的情况及后果,尤其是学生从中得到的好处,例如:希望获得关注或物品,或借机会逃避困难等。

4、分析原因

在搜集得来的资料中找寻特定的模式,例如近似的前因或后果,继而推论出一些假设,借以解释问题行为的出现。常见的假设可围绕下列三种情况:

正面强化: 学生通过问题行为而得到关注或物品等。教师要注意的是,责骂和惩罚对学生来说,有时可算是一种关注,会使问题行为再度出现

负面强化: 学生通过问题行为而逃避某些任务或人

感官强化或自动强化: 学生通过问题行为来自我刺激

5、调节环境以测试行为的功用

有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和分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仍不明显。教师可有系统地改变一些环境因素,从而观察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何相应转变。但在改变环境因素时,每次只应改动一个因素,以便能较准确地推断产生相应转变的原因。

6、培养适当行为

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为传递某一个信息。要减少问题行为出现,较有效的方法是教导学生采用另一种较恰当的行为来表达相同的信息。自闭症学生可能有些很顽固的行为,需要很长久的处理才能根治,教师/家长不要气馁。

如何处理自闭症学生的不安情绪

自闭症学生因为不善于用言语来表达需要,所以他们有时会用行动来表示,当周围的人不明白他们的需要或其行动的目的时,甚至会突然间大发脾气。

自闭症学生除了在适应课程上有困难,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也会因为程序上的调动,或环境上的改变而令他们感到不安和紧张,产生情绪上的问题。

以下是处理学生情绪不安的常用方法:

让学生先观察其他同学进行有关活动,并从旁加以描述和解释。

预先向学生说明将会出现的改变,如有需要,重复这项预告数次,每次相隔数分钟。

若转变较大,部分预告可在学生家中进行,以便与老师配合,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年纪较大的学生,可利用他们的喜好作为奖励,借以引导他们尝试新的事物。

透过角色扮演,与学生预先练习面对改变后的情况。

在学生极度不安时,可把他们带离现场。尝试让他们回答一些简短的问题,以及给予他们一些个人空间,以纾缓他们不安的情绪。

告诉学生「冷静点」,「慢慢来,深呼吸」。

避免追问学生为什么感到不安,因为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避免重复地要求学生停止在不安时作出的行为,例如「不可以打人」或「不可以大叫」。尝试教导学生作出一些较正面的行为,例如「请你坐下」和「请把手放在桌上」等。

当您遇到自闭症的学生,给老师的一些建议:

1、集思广益

与其他教师、社工、家长、发育行为医生、心理学家或其他专业人士商谈有关问题,往往会令您有所启发,帮助您更好开展教学工作。

2、发掘专长

不要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上,因而忽略了他们的专长、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才干。应尝试透过发掘学生的专长、兴趣、喜好和能力,例如记忆力强和拼字能力较佳,从中加以鼓励,使学生能有更多正面的行为。

3、真实记录问题

对行为的描述越具体和仔细,便越能准确地反映问题所在。能够为专业结构的介入干预提供第一手资料,会使得评估更清晰。

4、有意义的鼓励和奖励

以正面的手法鼓励自闭症学生作出其他行为,借以代替有问题的行为,这种做法较直接阻止问题行为更为有效,拣选出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事物作为奖励。

5、关注自闭症学生的社交活动

老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安排自闭症的学生与其他的同学交往,例如安排一些教学活动,使自闭症学生得以发挥所长,好让他们能从中帮助其他同学。同时教导自闭症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例如轮候游戏的机会,与别人机会均等。

总之,我们要要帮助这些学生,就要尽可能的留意他们的习惯,并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闭症学生行为问题多?老师应该掌握的行为特征和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