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生命的尽头,一定都是灰色吗?我们的老年人如何面对死亡…

1

我们年轻,拥有健康的身体,那么老年人面临年老体衰的各种问题,该怎么办呢?

我们年轻,面对突然而来的死亡会万分恐惧,那么,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年人呢?

老年人,在生命的尽头,面对如约而至的死亡,是怎样的心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任何生命都永远无法逃避的命题。

直面这个问题,其实想的就是,我们自己面对死亡的方式。

2

先说说我的爷爷吧。

爷爷是1931年出生,快91岁了。牙口不错,身子骨还行,每天吃完饭,还能自己出去散散步。但更多的时候,爷爷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口,望着路上的车水马龙,时不时的掏出烟,忍不住了就吸几口。

很多次,我去找爷爷,推开房间,里面黑着灯,我以为不在家,仔细一看,一个落寞的身影坐在椅子上,面对着电视机,电视机没开,灯也没开,就这么一个人落寞的坐着。每次遇到这样的场景,我总会感到莫名的难过。

后辈都长大了,可无论是父辈、还是我们这些孙辈,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奔波劳碌,无法停歇,尤其是孙辈们,几乎都已离开了家乡在外面打拼,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财力上,都无法提供太多的支持,更无法给爷爷太多的陪伴。

去年奶奶在外地去世,后辈们处理完后事,愣是没敢告诉爷爷。

爷爷几次问起奶奶,我们都撒谎圆过去。一家人也默契的统一口径,生怕对老人影响太大。

但从爷爷一次次落寞的神情里,我能清晰的感觉到,爷爷是有感知的,后来对于奶奶的事不问不语,甚至沉默,我从这种逃避的沉默里,看到爷爷的衰老的生命仿佛又缺了一角。

爷爷这样的生活状态维持了很多年,尤其是近十年,爷爷身子骨慢慢失去了以往的硬朗之后,出现在我视野里的爷爷,最多的就是如此孤独而落寞的身影。

一个人孤单单坐着,或抽烟,或瞌睡。

年轻时,再炫丽多彩的生命,临终了,都无可避免的变成灰色。

我每次回家,都尽可能找时间多陪爷爷坐下,聊聊天,听他说那些我已经听过无数遍的人生记忆和过往。

但是,这样的陪伴微乎其微,也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洞,无能为力,不知该如何填满。

那个洞空空的,就在那里。不言不语。

3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缘,跟朋友转了城市里的几家养老院。

印象很是深刻。

对比了几家养老院转了一圈,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无论环境好坏,再便宜的养老院,收费标准都在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收费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生活自理能力,分成不同的等级,基础费用里还不包括电视费、空调费、加餐、理发、药品、医疗保健等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花销。

房间类型有大通间,如果要住好一点的单间、或者夫妻套房,还要继续加钱,从6000到10000不等。

生活能自理的,还算好点,如果自理能力稍弱,还要加上不菲的护理费、药品费。

有些养老院环境条件稍好,还有个院子能散散步,更多的则是一个小楼,跟学校的宿舍类似,阳光、采光都不甚好,配套的扶手、残疾人通道条件也参差不齐,有些养老院为了营收,还会收纳精神不好、白天晚上会喊叫、瞎逛的老人,平时的休息和安静都无法得到保障。

娱乐休闲活动,完全看各家养老院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有些偶尔有些活动,但大部分也都是走个形式和过场,服务人员是否专业、是否足够有耐心,都不好说。

更多的,老人家还要忍受护理人员的责备、奚落甚至刁难,自理能力弱的,连换个尿布、扶着上一趟卫生间都有可能让你憋着等上很久。

当然,不是所有护理人员都态度很差,但是期待所有人员都说话温柔、轻声细语、体贴入微,那真是奢望。毕竟,愿意干这个工作的,文化学历、包括专业水平都很难太高。

所以有一位养老院的经营者谈到:其实儿女对于这些老人的意义很重要,即使是不孝孙的儿女,都能让护理人员稍加忌惮,这些有孩子的老人不能欺负的太过分,否则会有人来跟他们算账。

老了之后,如果没钱、没有儿女,真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

4

转完这几家养老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这些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原来竟然如此之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生活方式、家庭组成方式、人们思想观念、贫富差距等等的转变,会带来很多我们无法预知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点。

如此对比,像我爷爷那样的情况,原来还可以算好的。

但好的尚且如此,差的,你能想象吗?

谁又能保证,等到我们这一代人老去之后,可以过得好?可以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谁又能保证,我们老去之后,身体都还能硬朗健康?

谁又能保证,我们腿脚不便之后,想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就能有人能递上来?

思考之后,这些想法甚至变成了恐惧。

5

还有一个我没有看到,但却一定会出现的现实:老去之后的逝去。

每个养老院的收费标准后面,都会列出一条:临终关怀。价格在1000到2000不等。不包括救护车、骨灰盒等费用。

第一眼看到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不禁一个冷颤。一个生命的逝去,原来落到纸面上,就是这么云淡风轻的几个字和后面的一串价格,原来也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商业行为和盈利项目。

作为护工,不知道曾面对过多少次这样的生离死别。而这一切,在他们眼里,又是一个怎样的生命状态。抑或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项目。无关情感。

而这些老人,在每天连翻身、坐起、甚至呼吸、吞咽都极为困难,在每天承受病痛折磨的时候,还要接受身边不知何时就有老友逝去的忧虑和恐惧。

年轻时候的人类恐惧死亡,难道临到老了,就不怕了吗?

而他们,在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的关口,该经历过怎样的心理建设和自我疗愈,才能安然的跟这个世界挥手道别?

这是个敏感而无法逃避的生命课题。

6

时光倒回去,眼前的这些老人,无一例外的都曾经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正当年龄、健步如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插荤打科、满身的力气使不完,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更大团队的顶梁柱,意气风发。

可时光过去,一切的沉淀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每个人也在各自的命运轮转里,感受到不同的离合悲欢。

也许他们并未做错什么,也许他们曾经比我们的现在更优秀、更努力,可时光和岁月,一步步的把生命的车轮向前推进,推到这里,以及下一个未知的远方。

宿命,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真实。

试问,如果是我们,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之后,当我们变成老年人,当我们的躯体不再年轻,当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衰老和病痛,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达到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

我们是否可以平心静气的安享晚年?

而现在正当年轻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抵御这场摧枯拉朽的生命轮转?

我不知道答案,我想,也没有任何人能给予我们答案。

我希望自己能做好这道题。

愿每一个人都能安顺如愿。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去:生命的尽头,一定都是灰色吗?我们的老年人如何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