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案例分析6

【案例】《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片段

师: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看屏幕。

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细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居住   遨游   扁舟   枯竭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循?

生: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意思相近。我们在理解这些词时,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再看下一个词。举例解释词语:自然资源

师: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现在我们将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可以再生)

师:再看下面的一组词。朗读理解词语:……不是……而是……甚至……

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要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出来。

(学生练习后,教师请一学生读,表达得不是太好)

师:“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么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学生再读,理解得比较好)

师: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分析】字词句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举足轻重。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然而,在字词句这些语言材料积累之时,老师们往往感觉单调乏味、千篇一律,认为无非都是不断重复、都是读读背背。

这个简短的案例就像一把钥匙,给我们打开了通往其他道路的大门。陈金才老师在短短几分钟的教学中就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一是联系词语中其他字词的意思。学生可以通过每个字的意思来推断整个词语的意思。陈金才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举一反三,他出示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让学生学习,然后引申出构词原理同类的词语,并且在最后让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规律。他在学生有限的记忆能力下,通过分类的方式让学生积累了更多词汇。而且,这种分类的方法和意识是学生的探索所得,这就是“授人以渔”之举。

二是举例说明,扩展词语的外延。我们通常在学习概念和定义时,往往注重内涵而忽视外延,举例是一种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词语意义的重要方式。学生举个“自然资源”的例子反 映出来的对其理解会比学生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更深刻。在此之后,徐老师再次强调了 词汇的分类。

三是通过朗读体会关联词的意义。案例中的“几亿年”在朗读时会通过重音和长音来表示强调,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就能更好地理解“甚至”的意义。

字词句的积累是长期的过程,只有像这样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扎实稳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师案例分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