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的天空神秘莫测,总是那么深邃,点点繁星点缀其中,像是一双双充满期待,等待着诉说故事的孩子的眼睛,那样纯真,那样充满渴望,纵使谁看见了也不忍心让他失望,夜色下的孩子们也是那样的天真烂漫。
孩子们吃完晚饭之后,每个人都会走着蹒跚的脚步,双手环抱着比自己的身体还庞大的原始手工工艺制作的实木椅子,跌跌撞撞的跨过门槛,来到大人们倚坐的地方。
在星星的注视之下孩子们还算是稳当,尽管没有大人们的沉稳,但是还没有磕着碰着。
完全土质的院子,在夜色之中竟也看不见飞扬的尘土,连鸣叫的蛐蛐声和蝉声都懒懒散散的,偶尔传来的几声布谷鸟声,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忙碌了一天也该休息了。
这个时候的人们好像还是没有丝毫睡意的,美好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边远的乡村只有十几盏昏黄的的玻璃灯,那灯火还时不时的和人们捉迷藏,躲躲闪闪的,倒是有一种睡意朦胧的感觉。
这时候人们往往为了省电,干脆熄灭了它。
没有了灯光的相媲美,星星就更是独居一树了。
星星下的人们也对着一闪一闪的的星星研究了起来。
“看那个最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如果你在老树林儿迷路了,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只要晚上看到它了,你就跟着它一直走就可以走出树林了。”妈妈说。
“是那颗星星吗?它好亮啊,想把它摘下来!”我奶声奶气的说着。
“娃儿啊,你记住啊,那个长的特别像一个勺子,有七颗星星的那个啊,它是北斗七星,它的勺子把是指着北边的,你可不要小看那七颗星星,它啊可是对应着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呐”大妈说。
可以说除了自己的妈妈之外,那位被称作大妈的人便是孩子们最爱和最依赖的人物了。
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常常只要大妈家做了好吃的,就肯定少不了这几个小馋鬼。这时的星星是她们串门时最好的明灯了。
带着自己的小馋嘴蹦蹦跳跳就来了,最后非的是吃个肚儿圆圆滚滚的方才罢休。
妈妈问话时,便说:“在大妈家吃过了,大妈炖的猪腿,可好吃了!”“我最喜欢七仙女他们了,尤其是七儿,她好漂亮呀!”老二一边说还一边翘起兰花指比划着。
就这样,大人们坐着高高的细腿板凳,孩子们抱着自己心爱的大板凳,听着故事,聊着星星的故事。说起讲故事,我的妈妈当然是个能手了。
她呀,文化水平不高,据老一辈的说。是家里太穷了,没办法让她们都上学,妈妈还算幸运,上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
“天上的那些星星好像一条巨龙呀!”小老三眨巴着眼睛说。小老三是个才5岁左右的小男孩。
“老三眼睛真尖,还真像一条腾飞着的龙。你外婆给我讲,以前有一家子穷苦人家,家里很穷很穷,住的土房子下雨天都会漏水呢。又下了三天三夜的大暴雨,她们家都形成了一个大水坑。那个女妇就用瓢去舀水,结果刚把水舀完,过了三天又出现了了一个更大水潭,当她在准备去舀水的时候,看到一个像蛇的东西把那人吓得魂都没了,忙去找老邻居来帮忙,待她们再回来的时候又不见了。没办法,只好放弃了,后来又试过抓住它,没有成功就放弃了。女妇只知道那水潭也是越来越大了,也就这样的过了十年,那女妇老了,头发白了。有一天水潭没有了,她也纳闷。再后来那条像蛇的托梦告诉她说:‘自己本是天上的龙,只因做错事,被打入凡尘,在你家修行这些年,功德圆满,如今前来报恩,你有什么愿望,我均可满足,女妇想了很久告诉他说:‘要是我们家的房子不漏水就万事大吉了。’就这样女妇家的房子变成了全村里最牢固最结实的房子。”
原来5岁的孩子之所以知道龙,全仰仗于我们有个会讲故事的妈妈啊。
那时候的节奏很慢,在星星的指引下,人们也从来是不慌不忙的,家里的妇人都知道,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出门之后,三天之内总会披星戴月的赶回来。
爸爸出门去打新麦,虽然平日里半小时左右的路程,这次竟走了整整一天。
白天的时候,爸爸会在亲戚朋友那儿转一圈,叙叙旧,喝喝酒什么的。一天就过去了,非要等到星星出来了,才好赶夜路回家。还是小不点的我,倒是不懂是什么缘故,我猜想是因为星星比较多,走夜路才更安全吧!
秋收冬种的季节里,星星更是陪着农人们一起忙碌,尽量使它那闪闪的小眼睛睁的更大些,放的更亮些。
久而久之,似乎星星也懂得了人们的心事。都说,宇宙之物最是无情,我看其实不然。后来的后来,我们长大了。
爸爸和妈妈也变成我们口中的老爸老妈,就连星星也似乎老了,失去了以前的光辉,反而是以前不被看好的灯泡变成了主流。
是呀,就是这样,我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却找不到可以指引着我们回家的北极星和北斗星了。
夜空中反而没了最亮的星,偶尔抬头看时,少了一点闪烁,多了一丝落寞。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都会增长,可是那些单纯的小美好,终将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