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前的天下大势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的里程碑战役,从此之后,秦国大一统进入倒计时,再没有真正称得上阻碍的存在。

那么,在那场终极之战开启前,公元前3世纪的上半叶,是什么样的演变最终导致了秦与赵之间的大决战呢?

今天,我们讲几件大事。

1、楚国被秦国揍得满地找牙,爬起来搬家到了陈

秦武王继位,发动宜阳之战,彻底拔掉了韩国与东周的西线屏障。

当然,秦武王最重要的目的是和手下的武士举行一次举重比赛,是为观周鼎。

因而相对而言,洛东南嵩山山系庇护下的韩国还不至于有累卵之危。韩都郑,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新郑国际机场所在地,是韩灭郑之后迁去的,先前的都城在西南的阳翟。

但很快,白起崛起了。

秦昭襄王14年,也就是公元前291年,白起以左更的身份,率领秦军,在伊阙这里跟韩魏联军打了一仗,斩首24万,俘虏了公孙喜,攻下了5座城池,进而就将攻韩战线推进到负黍、阳城一带,跟韩都郑就只隔着一座山了。

在楚国专题下,提这么档子事儿,是因为,无论对楚国还是对韩国,都是秦国东出战略的一部分,对韩是打通东出的潼关-函谷关通道,或者说崤函通道。

而对跟楚相关的另外几条通道,则分以下几步走。

第一步,利用巴蜀之争,在秦惠王9年,司马错罚蜀,灭了蜀国,让成都平原成为自己的粮仓兵源。

当然,这其中也有曲折。秦灭蜀之后,采用的是蜀人治蜀为基础、秦人监督为辅的策略,封了一个蜀侯,其中发生了一次蜀相壮杀蜀侯的事情。另外封了一个叫通的秦国公子去协助治理蜀地。

第二步,对楚国各种伐兵伐交。

惠王13年,庶长章带兵与楚战于丹阳,俘虏了楚将屈匄,斩首八万。这事儿是因张仪而起,事在先前写的《从张仪威逼利诱楚国与秦连横,看张仪的话术与秦国的实力》与《当楚国也成了秦国的小跟班?大秦万岁!》

随后,又派兵攻下了汉中,拓地六百里,将汉中平原收入囊中。

丹阳之战是打开了从咸阳西南出武关进入南阳平原威胁楚国与韩国的通道。

而汉中之战,则是在经营从汉中出上庸直达江汉平原的另一通道。

不过,汉中-上庸通道的真正打通,在昭襄王中期。

公元前279年,白起伐楚,攻下了邓、鄢和西陵。

如上图,邓和鄢,在汉水沿岸,是汉水进入江汉平原的据点。而西陵,图上未显示,大概在夷陵附近,则是长江进入江汉平原的入口。

占据了江汉平原西边的地利后,第二年,白起发起了对楚国郢都的战役。《史记》讲,“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

郢都大概在江陵西北不远,而竟陵则在将领东北不远。而楚人失去都城之后,也就失去了在江汉平原最重要的据点,于是干脆逃离了江汉平原,迁都陈。

从此,江汉平原成为了秦国的南郡,又一个粮仓,又一个兵源。

而攻下江汉平原后,白起捎带手,把长江三峡两岸的巫和黔中都拿下了,随后在这里设置了黔中郡。

于是,秦国东出的全部通道打通,就成了下边的样子。

而达成这一战略目的之后,秦国许多年就不大跟楚国东刀兵了。

一是因为楚国跑得太远,二是因为秦国这一时期穰侯主政,对外战略有些问题,动不动就越境作战,比如曾经长途奔袭围了魏国的大梁城,比如在陶这里搞了一块儿飞地,直接就在齐国门前插眼了。

这一状况要到范睢入秦,确立了远交近攻之后,才有所改观。

这是后话,此时此刻,我们记住一点:公元前260年之前,也就是长平之战前,楚国已经被秦国打残了。

2、乐毅伐齐,齐国从此开启冬眠模式

详细情况,在《乐毅伐齐》一篇里已经聊过。

乐毅伐齐的最终结果是,燕国换将,骑劫一顿骚操作被田单反套路,神道设教+以身作则+火牛阵,大破燕国兵。顺势一举收复被燕国夺取的72城,速度比乐毅当年平推的速度还快。

田单复国后,谁来当齐王?

这不成问题。当年齐湣王被杀的时候,他的儿子法章就更名换姓冒充莒城太史敫家里的用人。

太史敫家有个女儿,眼光很了不得,她观察田法章的一举一动,觉得这个人不是寻常人,于是就常常偷拿家里的衣服、食物周济他。一来二去,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就擦出了火花。

后来淖齿退兵,齐国流亡的大臣和莒城的百姓就聚集起来,准备寻找齐湣王的儿子拥立。

田法章当时还不敢相信,一直不吭声。后来,看这些人是真心实意的,就跟人说,自己就是齐湣王的儿子。然后,就被拥立了。并通告齐地及列国,齐国新王继位,是为齐襄王。而太史敫的女儿顺理成章成为王后。

田单复国后,立即去莒城把田法章护送回齐国国都临淄。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齐齐整整地过起了幸福的日子。

此后十余年,除了田单对燕国、韩国就边境问题有过小规模攻击战争外,基本上处于防御态势。即便防御,也只不过在刚寿这里跟秦国打了一场小规模接触战。

几乎被灭国之后,齐国就彻底地苟了起来,再也没有当年与秦国分庭抗礼的那种锐气了。

而这种防御性心态,最终也成为决定长平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放到长平之战详细讲。

顺便提一下。齐国这一苟,就苟到了被灭国。

齐襄王死后,太史王后晋身王太后,直接将永久中立定为基本国策,于是终齐王建一世,除了最后被灭国,没有任何对外战争。

甚至可以说,长平之战后,齐国成为了战国末期的世外桃源。

从山东人民的角度,客观来说,该感谢齐王建母子,50年太平日子,那代人多大的福报啊!

对比一下,楚汉之际,田氏支族轮番在齐国大地上称王,一被项羽屠戮,二被项羽屠戮,再被韩信屠戮,数年间,像烙饼一样在煎锅里反复煎,白骨盈野,血流成河,山东人民又是何等地水深火热。

不过,战与和又没那么简单。秦国灭齐时,史载“齐人无敢格者”,也就是说齐国人啥也没干就开城门投降了,齐鲁多壮士,彼时也在长久的和平中成了小绵羊。而楚汉之际,田横五百士多么悲壮,则又是威武不能屈的典范。

生存与死亡是一个问题,战与和也是一个问题。

3、赵国胡服骑射,在北部拓地千里,一举成为顶级强国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改革,向北将赵国的影响力投射到阴山山脉以南,灭了二等国中山,把处于河套平原的林胡、位于吕梁山脉北部的楼烦都羁縻起来,让这些以游牧骑射为主的小部落为赵国效力。

这样,赵国就有了天下第一骑兵,同时也有了仅次于秦国与楚国的战略纵深。

不过,最终赵国的扩张之路,因为沙丘之乱戛然而止。(详见《赵武灵王:一生英雄,却也栽在权力交接上》)

沙丘之乱后,赵国是一个少主权臣的局面。沙丘之乱时,赵惠文王赵何大概15岁左右,而包括公子成与李兑在内的权臣当朝,注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大规模向外进取。

不过,赵何长成之后,却是个贤明的君主无疑。终惠文王一代,赵奢、廉颇、蔺相如,赵国人才济济、文武并用,辅之以强大的兵力,跟秦国对线偶尔也能捞到便宜,至于对齐、燕、韩、魏动兵,则几乎战无不胜。

但不同于秦,每一代都有伟大的战略家定调,赵国在赵武灵王去世之后,似乎陷入了战略混乱。

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北方的开拓潜力已经使用殆尽。对赵而言,合纵山东六国并力抗秦是最容易想到的正确操作,但在具体执行上,合纵的难度天然大于连横,而历数山东六国的多次合纵,都不持久,且如果不是战国末期将星之光魏无忌,几乎难求一胜。

因而,在硬实力已经天下第二之后,赵国有时候和秦国一起欺负齐国,一忽儿又和齐国一起攻打韩国,腾开手还能跑到燕国边境耀武扬威,廉颇呢,则对着韩、魏刷战绩。而在秦国的步步紧逼下,明显大决战不可避免,却既缺乏决战的勇气,又没有未雨绸缪,最后,用太史公的话说,“利令智昏”,代韩国受敌,大决战不期而遇。

反正,从《史记》的记载,我分析不出来,他们到底想干嘛。

事实上,以他们的实力,可以轻松吞并燕国(长平之战后,燕国挑事儿,赵国反击,仍轻松围了燕国都城),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尽得燕云之险。

但在秦国远交近攻不断扩大地盘之际,赵国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这也不能说赵国上下目光短浅。当时之世,分裂是常态,统一是变态,秦国因为其独步天下的实力会有想法,对其他诸国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百年后,项羽、刘邦等诸侯灭秦,第一反应是分封诸国,重新回到战国的分裂状态,何况百年之前。

但,不管怎样辩解,一个对天下第二危险处境缺乏认知的老二是很危险的

总结

韩、魏被无视了?

很遗憾,韩、魏在大约公元前300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分析的这段时期的刚开始就已经被秦国打残。土地日蹙、亡日可待是他们的写照。

而一旦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之后,实际上就启动了灭国之战的按钮,韩是第一目标,魏其次。秦国之所以没有很快推进这一战略,唯一的原因应该是防备韩、魏倒下时,有人会过来抢食吃。

那么,总结一下:

东方六国,新大哥得过且过;韩魏等死;楚国远窜;齐国被燕国搞一通,从此躲进小楼成一统;至于燕国,如果不是昭王时期这一次爆发,我很怀疑历史书会不会写作“战国六雄”

这就是长平之战前的天下局势。秦国灭国之战的唯一障碍只有体量巨大的赵国。虽然,此时的东方六国都堪称食草动物,但吞下一头牛,仍然要比吞下一只羊费劲。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平之战前的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