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最好的“伴侣”,其实就是最好的“陪伴”

图片发自App
学着做最好的陪伴,或许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对渐渐步入老年的人来讲尤其要懂得。

“陪伴”一词最早出自元乔吉《小桃红·点鞋枝》曲:“月牙脱出宫莲嬱,虽然草木,不堪憔悴,陪伴玉纤纤。”

——文章所写,让人感觉到草木有情,陪伴有心!

在《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公子)虽然陪伴了刘氏夫人,心里还想着玉姐 ,因此不快。”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陪伴之情在文字间流露无遗。

在《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中写到道:“少顷,异人亦到,彼此交谢。(吕)不韦曰:‘蒙殿下不嫌小妾丑陋,取侍巾栉,某与小妾再三言之,已勉从尊命矣。今日良辰,即当送至寓所陪伴。’”

——如此“陪伴”,自然有了肌肤之亲的温度。

在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中:“壁上挂着一盏陪伴周仆多年的旧马灯,还有一幅标着敌我态势的地图。”

——物的“陪伴”,与草木一样,也会日久生情!


人作为群居动物的典型代表,从从单纯的相互依赖,到建立社会后的阶级关系,“陪伴”是所有关系中最为普遍、最为温情 ,也最为不可或缺的感情表达。

爱情因为陪伴更长久,婚姻因为陪伴更甜蜜。

有陪伴才有玩伴和伙伴关系的产生,而最佳的玩伴和伙伴关系会因为陪伴而变得持久和深厚。


孩提时,父母的陪伴是健康成长的保障;

恋爱时,双方相互的陪伴让爱情保鲜增情;

中年时,陪伴是婚姻坚守的信心;

年老了,陪伴尤为重要,几十年的时间已经将夫妻双方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陪伴是长情的表达,陪伴是爱情瓜熟蒂落的果实,陪伴是对相依相偎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答卷。


陪伴如此重要,是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虽然人人都会付出时间和心思去陪伴,但未必人人都是对方感觉和期望的“最好的陪伴”。

要真正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的含义,并落实于行动,还真不是一个嘴上说说就行的事。

今天在医院候诊的时候,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生病的是妻子,丈夫背着包亦步亦趋跟在妻子身后。当医生开了方子交待说,“要到旁边的一号楼的底楼缴费,再到二楼验血,然后把缴费单拿回来,下午再去取化验结果”时,老夫妻面面相觑,眼神里是同样的疑问:你听懂了吗?你行吗?

医生看出了问题,又问,就你们俩老人来的?没有孩子陪着来?

老婆婆抢着回到,来了,来了,在楼下的。

老爷爷没有说话,拿着单子转身就走。

十来分钟后,老人转了回来,问医生,哪栋楼的底楼缴费?

医生再次重复刚才的叮嘱,又再问道:孩子没有来吗?

老人没有回答转身就走了。

不到五分钟,老人又回来了……

这次,不仅是医生,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叹起来。

我心底里泛起莫名的伤感和深深的同情。

不,不止是同情 ,还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人都是要老的啊!

旁边一位中年妇女感叹说,老人家虽然腿脚不灵活了,反应也不敏捷了,但毕竟能相互陪着,不像我,单身一人,等会儿只要医生麻药不给我麻翻,我还得自己坐车回去呢!

大家又是一番唏嘘!

世界上最浪漫最感人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年老了,有人陪着就是爱情,就是幸福,就是人生的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最好的“伴侣”,其实就是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