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两天发生了一件有趣又可悲的事。每天下午四点多,我照例暂停学习,拿出瑜伽垫在客厅练练肌肉(久坐人群背部肌无力)。这时狗子也照例地或趴或躺地在旁边陪我,有时候它那四肢乱蹬的样子,让我怀疑它是不是在模仿(嘲笑)我做仰卧起坐???
附上狗子照片一张。说实话,挺丑的,但却也是最可爱的——这就是人与人或物之间建立连接的意义所在。
重点来了,也就在我锻炼的中途,我妈下班回来了。当她还在楼下的时候,狗子一听到她的脚步声或打电话声,就会“咚”地一下猛然站起身来,匆匆跑回阳台趴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妈曾因为狗子或咬衣服或掉毛严重、生理期来时弄脏客厅,而稍微教训过它几次。自然而然地,这个“低级动物”对我妈产生了恐惧情绪。
Ⅱ
要解释狗子的这种行为其实很简单,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巴普洛夫的狗。这位打死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大佬用食物(US)作为无条件刺激使狗子流口水,并在每次给予食物的时候,加上铃声(CS),数次之后,狗子就会将铃声与食物建立联系,于是乎——每次铃声响起,狗子以为食物来临,便流出口水。(巴普洛夫也以为实验现象来临,便做笔记)这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
而我家狗子身上这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它将恐惧情绪(US)与我妈的声音(CS)建立联系,一听到我妈的声音,下意识到疼痛与呵斥就要来临,就灰溜溜地回窝去。
Ⅲ
但要知道,能让生物产生恐惧情绪的事物,绝不止是具有伤害性的疼痛而已。在生物界还有一种普遍,且与生俱来的恐惧,便是对突然出现的响声、以及偷偷逼近的事物的恐惧。你躲在门后、想给朋友一个突然“惊吓”,就是利用了这种恐惧心理。也即所谓的惊跳反射,作为一种原始反应,产生的过程非常迅速,能立即让机体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可以说,这种反射是在生物具有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后就形成了。它保护了无数生物生存繁衍进化至今,用刻骨铭心来形容毫不为过。
说到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另一个关于恐惧,“伟大”且臭名昭著的心理学实验——华生的小阿尔波特实验。
实验找到了一名8个月大的健康婴儿,也就是小阿尔伯特。开始时阿尔伯特很正常,能与白鼠等其他东西正常玩耍。实验中,华生在阿尔伯特跟白鼠玩耍时,猛地用铁锤敲击铁棒发出巨大刺耳的噪音,用来惊吓阿尔伯特。小阿尔伯特自然被吓得丢掉手中东西大哭。反复几次后,即使不再敲击铁棒,小阿尔伯特再也不敢触碰白鼠。但之后情况更加恶化,小阿尔伯特对于任何白色的东西以及皮毛都产生了恐惧情绪与逃避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分化。后来小阿尔伯特还没来得及被治疗,便死于肺水肿。顺道说说,对于这个这个实验的功过是非其实无需评价,华生的成就与他几个孩子的惨剧已经宣告一切了。
Ⅳ
通过条件反射,恐惧与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建立了联系,可是恐惧这种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了情绪的产生机制。关于此,有两大类理论,即早期的情绪理论和情绪的认知理论。而恰好,两大类里各有一个理论可以分别解释狗子和小阿尔伯特产生恐惧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古早的理论,便是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简单地说,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是因为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
打个比方,身体就像是盛放着化学溶液的烧杯,外界的各种刺激作用于人体就像是往烧杯里加了什么物质,然后就发生一系列爆炸啦、冒烟啦、结冰呀等等反应,科学家——也就是我们的大脑——看到这一系列现象后就说,哦这是愤怒、啊这是恐惧、呀这是开心。总之这个理论就是认为身体的反应产生情绪。
另一个理论就比较高级了,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合作的结果。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后,形成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得到评估,形成主观体验,再将这种体验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与上一个理论比较,最大的不同便是阿诺德的理论加入了大脑皮层的认知因素,使得情绪反应不再像是单纯的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介绍完毕,你是不是在想,肯定是詹姆斯—兰格理论用于解释狗子,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解释小阿尔伯特——毕竟人是人,狗是狗,肯定是用较高级的理论解释高级的人,不是吗?
恰好相反。
如若怀疑,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狗子对我妈的打骂产生的是恐惧而不是愤怒呢?
答案显而易见,对于主人的教训,疼痛感确实会传至大脑皮层,但由于它面对的是主人,它意识到不能对主人有愤怒与攻击行为,它只能逃避与忍受,因而将这种主观评估传至血管和内脏,最终产生恐惧的情绪。
悲惨的是,8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此时可能才刚刚具有客体永久性,连自我认知都不具备,这时的人类的自我意识确实不如一只狗强,你期望他能来认知吗?不太可能。所以实际情况就是,在突发的巨大噪音下,小阿尔伯特的身体自发性地产生原始惊跳反射,身体感受到这种反应后,也接着产生恐惧情绪。这个可怜儿就像一个玩具、一个程序一样被人玩弄着、操控着。
狗子的事,我是笑着给我妈说的,很有趣,不是吗?但内心是悲哀的。或许你以为在小阿尔伯特后,再没有一个实验敢这样对待被试,确是这样。但,小阿尔伯特从来不是个例,在我们身边,此前、此后,多的是“小阿尔伯特”——无数被权威、暴力、利益、道德绑架而操控命令的“小阿尔伯特”,那就是专制型家庭教养下的你、我、TA。
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与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三次研究,最终将研究信息整合后,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demandingness)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要求顾名思义容易理解,所谓反应性是指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两个维度,父母的教养方式被分为四类: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
毫无疑问,民主型教养(authoritative parenting)是最佳的教养方式。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耐心倾听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在这种家庭氛围里,孩子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健康成长。
这种描述让我想到了一个心理学流派或者说治疗流派,没错,就是人本主义或者说当事人中心治疗。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人本主义治疗能够成为第三势力,能够带给那些心理防御的人自我成长呢?后来联系到民主型教养方式,我突然明白了。当事人中心治疗这种所营造的氛围可能就是在弥补当事人童年时期未曾享受到的民主型教养——把儿童当作一个人。(就这么简单,但在这个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文化里,却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在治疗中,当事人在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中,自我第二次成长,变得自信、乐观、自控。
既然把民主型教养与人本主义相匹配,那么相对地,专制型教养(authoritarian parenting)便是行为主义的衍生物了。而在中国,最普遍的教养方式便是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强加不经解释的规矩,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一旦孩子出现抵触,便会采用体罚或其他惩罚措施。就如同上文所述,在这样的家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小阿尔伯特。
大人们用着祖传的行为主义思想——“黄金棍下出好人”(惩罚),“孩子哭了不要理他”(忽视),“考上第一给你买玩具”(强化)——(教育?)操控着孩子,将他笼罩在父权的恐惧中。或许在短期来看,孩子因为恐惧,会表现成一个乖孩子,懂事听话,学习优秀;然而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孩子会只会变得越来越焦虑、抑郁、退缩,厌恶家庭与父母,甚至自杀。试问?当一个人被看成一条狗或一台机器,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逸闻,人本主义之父马斯洛最初吸引他学习心理学的是行为主义,而且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他说:“华生的项目曾让我感到兴奋,我信心十足地感觉,这是一条通往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并改变世界的现实道路。”然而,在他大女儿出生时那一刻,他产生了一种如后来他所研究的高峰体验,他意识到,行为主义并不能提供他此时需要的人类行为的理解。“看着这个神秘的小东西,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很震惊,因为神秘,因为一种并非真实的失控感......任何有孩子的人都不可能成为行为主义者。”
对比一下,华生的大儿子雷纳因童年时代缺乏关爱,多次自杀,终于三十几岁时自杀成功;二儿子如行尸走肉般流浪,和父亲几无瓜葛;女儿酗酒、多次产生自杀念头,甚至连他的外孙女也一生中多次尝试轻生….…
如果说,民主型教养是真正的爱(参见弗洛姆《爱的艺术》),那么专制型教养就是以爱之名的PUA。
写到这里,倒让我想起一部封禁多年才上映的电影——《狗十三》(狗13)。当然这部电影的内涵之丰富,绝不限于我讲述的那一部分,但仅仅是挑出来的几幅截图,却已将专制型家庭教养的特点展露无疑。
利益威胁
道德绑架
暴力控制
讲到这儿,不如回到标题,将其用行为主义的方式列个表,大家品,细品......
你说说,专制型教养是在教育儿童呢,还是在养狗呢?
虽然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很无奈。大多数的小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因为大多数的父母童年也生活在专制暴力中。教养方式就如同基因一般被遗传了下去,再加之中国文化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流,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基本是社会的内化规范,一切显得是理所当然。在几十年前,甚至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或者说问题从不被人看到。也只有如今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出现,人们才渐渐觉醒。
而对于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来说,不论你是否感同身受,我们的童年都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但是请记住,对于过去,可以和解、可以原谅,但永远不要忘记。只有你清楚地记得你是怎样受到伤害,你才不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自动化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伤害你的孩子。
参考文献
【1】[美]JerryM.Burger. 人格心理学(第8版)【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梁宁建. 心理学导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