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曹宇红老师讲的,我搬到,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来读书、成长,一起来感知幸福。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很草根,但影响力极大。十几年前,有两位朋友送我同样一本书,只不过一本是中文版,一本是英文版,这本书就是被誉为“出自上帝之手”的《少有人走的路》,英文名叫《The Road Less Traveled》。这本书从1978年出版后,没有打任何广告,只是凭着口耳相传,就达到了三千万册的销量,而且,近20年来一直雄踞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
真够神奇的!那么,这本书到底神奇在哪儿?来自于作者斯科特·派克,一位真诚而勇敢的心理医生。首先,他大胆提出了一个观点: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其次,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直面问题、迎接挑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尽管人生是艰难的,但只要我们以“自律”和“爱”不断成长,就能克服人类的惰性,发挥出人类的神性。何为神性?人类拥有的一些美好品质,比如,付出、谦逊、宽容、感恩、坚韧,等等。
在书中,派克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自律,将之称为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什么是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苦难。下面,我们从几个小故事来体验自律中的核心原则。
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
书里讲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一位30多岁的财务分析师,我们叫她安娜吧,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她很想改掉这个毛病。派克问她:
“你喜欢吃蛋糕吗?”
“当然喜欢啦!”
“那么,你更喜欢吃蛋糕,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当然是奶油了!”安娜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派克问了一个似乎有点傻的问题。
“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于是,派克和安娜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讨论了安娜对待工作的态度:她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总是把容易做的、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小时里,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
派克建议道:从现在开始,你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这样,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就会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考虑到安娜学的是财务管理,派克解释道:按照一天工作七个小时来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
“是的。”安娜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式,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她就彻底克服了工作上的拖延。
这个案例讲的就是提升自律的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中快乐和痛苦的秩序。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育着要“先苦后甜”,因此,许多孩子都懂得推迟满足感的好处,比如,他们回家先做完功课,再去玩耍。但有的孩子总是“先享受、后吃苦”,说话和做事全凭一时冲动,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为什么会如此呢?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父母有关。如果父母行事随心所欲、缺乏自律,孩子也很难自我约束。但,是不是父母自律了,他们的孩子就能自律呢?未必。比如,一些成功的医生、律师、企业家,等等,他们个人很自律,生活方式很严谨,但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在家中缺少温情和规则,他们的子女就和混乱家庭里的孩子一样无法无天。
而孩子如果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规则,就懂得珍惜自己,慢慢建立起“自尊”——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更懂得“自爱”——我是值得爱的,我要好好照顾自己。这种自尊和自爱,正是自律的重要根基。
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
我们再来讲第二个小故事。派克医生曾经随美军驻扎在日本的冲绳岛上,为一个酗酒成瘾的军官做心理治疗。军官一直抱怨:“在岛上,我们晚间没事可做,生活实在是无聊,除了喝酒还能做什么呢?”
“你喜欢读书吗?”派克问。
“当然喜欢啦。”军官说。
“既然如此,你晚上以读书来代替喝酒不是更好吗?”
“营房里太吵,我可没心思读书。”
“去图书馆看书怎么样呢?”
“哎呀,图书馆太远了。”
“难道图书馆比酒吧还要远吗?”
军官愣住了,随即叹息道:“说实话,我原本就不是个爱读书的人。”
派克又换了话题,继续问道:“你喜欢钓鱼吗?”
“当然了,我很喜欢钓鱼。”
“那么,你为什么不以钓鱼来代替喝酒呢?”
“我白天得工作呀。”
“难道晚上就不能钓鱼了吗?”
“当然不能了!在冲绳岛上,晚上可没什么地方能钓鱼。”
“好像不是吧?这里有好几家夜间钓鱼俱乐部,我介绍你去怎么样?”
“嗯......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钓鱼。”军官最后不得不承认。
“看起来,在这里除了喝酒以外,还是有其他事情可做的。但确切地说,只有喝酒才是你最喜欢的事。”派克一语中的。
面对问题,很多人仿佛一只鸵鸟,要么把头埋在沙子里,忽视问题;要么四处乱跑、乱叫,不是指责他人,就是抱怨环境,一味地逃避问题。我们推卸责任时可能会觉得轻松自在,但心智却无法成熟。正如美国一位黑人作家所言: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在高校里教书,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但是领导不重用他,他的研究经费也被卡掉了一大半。他时常郁闷地说:“我不得不再忍几年.......”有一次,我笑着扎了他一针:“老兄,你不是‘不得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这样做的。”他很愕然,我解释道:“其实,你可以提前退休,可以招募志愿者做研究,可以兼职为企业做顾问......有很多种选择,只是你选了一种最舒服的。”
所以说,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的背后,其实是有意识地思考后,选择了一种代价最小或是风险最小的方式。只是,我们对这个选择不太满意,才会无奈地甩出一句“我不得不......”,以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心里好受一些。
一旦我们承担起责任,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我来解决。”成长就此开始。因此,自律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承担责任。当我们承担起责任,正视问题,有可能一鼓作气就解决它了;也有可能,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在一次次的努力和创新中,我们的心智越来越成熟,能力越来越精湛。
第三个原则——尊重事实
我们再说第三个故事。有一位电脑技术员,我们叫他安迪吧,频繁地换工作,不管做什么都没法超过一年半,主要原因是他经常跟上司争吵,因而被迫辞职。安迪愤愤不平地说:“我的上司们都是骗子、谎言家。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安迪自称他的童年生活一切正常,但却在不经意间的回忆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极度失望,比如:他们答应在生日那天送给自己一辆脚踏车,后来却把承诺抛到了脑后;答应和自己共度周末,但大多是不了了之。总之,父母的态度让安迪悲伤而失望,他由此得出结论:父母是不可信任的人。进而,他把这一所谓的“事实”扩大成了——我不能相信任何人!没有谁是靠得住的。这成为安迪“人生地图”的主旋律,伴随着他的青春期和成年期。因此,他一再同各种权威发生冲突,警察、教师和上司等等。甚至于,他连自己的妻子也不信任。
从安迪的故事中,派克揭示了自律的第三个原则——尊重事实。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人生地图”,这张地图需要不断地修订,才能使它的内容翔实而准确。如果,我们把产生于童年时期和早年经历的一些观念和反应,不恰当地转移到现在的世界里,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它就会影响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况。
比如我吧,从小到大都受一个信念的激励——“笨鸟先飞”。我总觉得自己比较笨,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中蛮拼命的,行动力很强。但另一方面,我总是很焦虑,内心时常自我谴责:“你再不努力就完了”“你应该做得更好一些!”2013年,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我这个笨鸟不管怎么扑腾都飞不快,自责和焦虑越来越强。三个月后,我得了重度抑郁症。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我在“笨鸟先飞”的信念里,添加了一些“宽容”和“欣赏”。我惊喜地发现,在自己的人生地图里,既有笔直的快速路,也多了曲径通幽的小道。说到这里,各位听友不妨想一想,你的“人生地图”中有什么需要修订的吗?
第四个原则——保持平衡
接下来,我们再分享第四个小故事,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天晚上,派克在百忙之中答应陪十岁的女儿一起下棋,女儿非常开心。两人下到九点的时候,女儿让爸爸加快速度,因为,她从小就养成了准时就寝的习惯,真是好闺女!但是爸爸每一步都思考得很细致、下得很慢!
女儿越来越不安,最后哀求道:“爸爸,你快点下,好不好?”
“不行,下棋可是一件严肃的事儿。你不想好好下棋,我们就别下了。”
女儿愁眉苦脸地撅起嘴,又下了十分钟,她突然哭了起来,甘愿认输,就跑回卧室了。
一瞬间,爸爸忽然意识到,他本想让女儿开心,但过于强烈的求胜欲却毁了一切。在自己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求胜欲帮了自己很多,但身为人父后,则需要放弃自己强烈的求胜欲,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
由此,我们引出自律的第四个原则——保持平衡。我们要使心智成熟,就必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一方面意味着确立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比如,遇到侵犯或冲突,我们会生气。但是,如何表达愤怒,如何在愤怒后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情商”的五个方面中,有三个都与情绪有关,比如:觉察情绪、管理情绪和自我激励。
保持平衡,另一方面意味着放弃。比如,我们去见心理医生,就是放弃了“我是正常的”这一自我形象。抑郁呢,是我们在潜意识层面放弃了“过去的自己”,但又没有找到新的成长方向,因此苦苦挣扎。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抑郁正是突破旧有模式、勇于自我成长的一个开端!各位听友,你也可以想一想,为了达成某个重要的目标,或是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你需要放弃一些什么呢?
反思是有益于成长的,尽管有一点痛苦。
自律更是有益于心智成熟的,尽管不容易做到。
但是,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却能穿越人生的痛苦,实现长久的自由与幸福。
好了,在我总结本集内容之前,你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四则小故事吗?
安娜,先吃蛋糕,还是蛋糕上的奶油?她的拖延与选择的次序有关。
军官,没有选择读书,也没有选择钓鱼,而是,选择了——酗酒。
安迪,从小被父母忽视,因而“不信任”任何权威和身边的人。
作者,为了自己的求胜欲,而无意中伤害了女儿的情感。
由这些小故事,我们了解了自律中的四大原则,它们是:
第一,推迟满足感。即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第二,承担责任。即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不指望它消失,或别人来解决它。
第三,尊重事实。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地图”,放下一些执念。
第四,保持平衡。意味着,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可见,自律的四项原则,其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让我们走上心智成长的旅程。那么,自律背后的原动力是什么?在《少有人走的路》的下一集,我们将继续探索。
在上一集里,我们提到了自律,包含着四项积极有益的人生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这四项原则的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和痛苦。
在这一集里,我们再深入探寻一下,自律背后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是恐惧、规则、人的天生特质,还是后天培养的?派克花了三分之一多的篇幅,充满感情地写道: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而自律的原动力——则来自于我们心中的“爱”。什么是“爱”?它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有几种现象并不是“爱”。我们先来听两段深情款款的情话:
“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和别的人要好,等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但我却愿意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地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三三,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美丽。”
有这么一位民国才子沈从文先生,爱上了自己的一位女学生。他每天寄出深情款款的情书,从女孩子读书的学校一路追上她的家门。沈从文先生坚持了四年,才从张兆和女士笔下的“青蛙十三号”变成了她的丈夫。
这段有趣的经历里说明了第一个“爱的误区”:陷入情网不是爱,只是“爱”这一神奇布局中的一部分。只有经历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爱才会从虚幻中一点点实在起来。
人们坠入情网,体验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以及登峰造极的虚幻,这种满足感——只不过与“力比多”有关,这是一种性的原动力。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童话故事的结尾:经过千难万险,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的吗?假如我们把初恋的感觉当成“永恒的爱”,恐怕会后悔不迭。真正“千难万险”的,是在激情过后,发现对方的不足,依然爱着他;是在衣食住行的琐事中、争执中,依然“在一起”,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
其二,依赖性并不是真正的爱。如果有人这么说,“我没有了男朋友、我没了丈夫,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或者,“我随时要知道他(她)在哪里,我才能放心。”那么,这类强烈的感情并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在这种所谓的“爱”里没有自由,更缺乏独立。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2》这本中,针对另一种“依赖性”也做了深刻的描述。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心甘情愿成为别人的累赘,成为别人累赘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抑郁。但有趣的是,在这个界上却有很多人“愿意”让别人成为自己的累赘。他们不辞辛苦,想方设法让别人依赖自己,从别人的依赖中,他们能获得极大的满足。虽然这些心理和行为很像爱,但却不是爱,而是恶。
可见,爱,不是你依赖我,或者我依赖你,而是两个人若即若离的“双人舞”,既需要彼此亲密,也需要爱的双方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空间。
其三,自我牺牲也不是爱。有的时候,不论是相爱中的哪一方,对另一方无条件地付出,或是父母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无私的爱,但有时候,这种自我牺牲只是为了维系自己的美好形象,或是拥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些年轻女性,生孩子之后辞职当了“全职妈妈”,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当她们付出了所有,却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时,经常很委屈、很愤怒,最常说的就是“我为了你们,放弃了我的所有......”闻此言,真是让人感慨。
好吧,咱们来回顾一下,有三种感情很美好,但并不是真正的“爱”——
其一,陷入情网不是爱。
其二,依赖性不是爱。
其三,自我牺牲也不是爱。
那么,真正的爱是什么呢?爱——永远是追求心智的成熟,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你所爱的人。接下来,我们体验一下“爱”的五层内涵。
首先,爱是一种关注的艺术。怎么能体现出你对一个人的关注呢?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全身心的倾听,此时此刻,把注意力全然放在对方的身上。
我经常在课上做一个小练习——同理心倾听。让两位伙伴面对面坐下,一位伙伴说3分钟,什么主题都可以,另一方不说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倾听。3分钟之后,被“专注倾听”的伙伴反馈道:在这个安静的过程中,虽然对面的伙伴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专注的眼神、沉静的能量,让我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这个过程很美好。我记得,一位男学员甚至说,“在这三分钟里,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伙伴Soulmate。”可见,全然临在的倾听是一种难得的关爱,其中包含着滋养的能量。
作为父母,我们特别希望孩子听话,尤其是能够听进去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我们往往很烦恼,孩子要么不愿意听,要么“左耳听了右耳出”。那么,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可以“添加”一点什么呢?加一点耐心的倾听吧。假如,你能耐心地、尊重地倾听孩子喋喋不休的想法,或是幼稚可笑的小秘密,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爱,“我在爸爸妈妈眼里是有价值的”“我是出色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愿意倾听父母的话,也会给予父母同样的尊重。
其二,爱,不是一种缥缈的感觉,而是真正的付出。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付出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比如,当我们准备孕育下一代时,就得放弃一些自己的不良嗜好,熬夜、喝酒、抽烟等等,要好好锻炼身体、增加营养食品。当我们说爱孩子,不仅仅是帮他洗衣做饭,帮他报各种辅导班,还在于,我们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与他玩一些小游戏,倾听他的小秘密,或是大梦想。
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许多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何其长,30天后,又30天,又30天.....作为父母,我们除了抱怨孩子上网课不专心、效率低,抱怨某些老师不负责任,是否反思过:我每天花了多少时间与孩子交流?除了督促作业、呵斥不良习惯,我对这个小人儿有多少理解?多少尊重?比如,她是如何面对挫折和焦虑的?他是怎么看待家庭作业和学习的?他最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什么?担心什么......说实话,我在反思时,经常是心生愧疚的。爱,说起来容易,能坚持付出,真是不容易。
其三,爱,是要承担独立的风险。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走出童年的朦胧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这是了不起的人生跨越。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一生都未实现这种跨越,他们一直在犹豫中、担心中,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很难跟随内心,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派克提到了自己一次勇敢的人生选择,在13岁时,他去离家很远的一所精英中学学习,这可是父母帮他精挑细选的,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能进常春藤名校。可是,在那所明星学校里,他痛苦地挣扎、抑郁了两年后,还是勇敢地退学,住进精神病院,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个15岁的孩子为何能如此勇敢?因为,他的内心一直回荡着父母的声音:“派克,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有价值的人。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冒险,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爱你!”相信每一个孩子听完这段话,心中都涌现出一种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后来呢,派克经过自己一次次勇敢的选择,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从事了自己热爱的心理治疗事业。
其四,爱,要做出承诺,这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在关系中给予强烈的承诺,会给对方带来深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一切的底层,正是真诚的爱。不论是我们对孩子、对父母,还是在心理治疗中,因为“承诺”而带来的滋养和疗愈,都会帮助对方自我完善。
说到这里,我不仅想起自己大学时的“恋爱季”。我是在大三时遇见我家先生阿迪的,当时他在一个研究所里做软件工程师,而我呢,毕业后留在北京的机会很少,因为在90年代,我们是第一批需要“留京指标”的外地毕业生。当时,理工男阿迪郑重地说:我们一起想办法留在北京,或是一起去外地。他的具体行动包括:协助我高质量地完成调研课题,支持我各种假期打工,帮助我提高体育成绩。比如,我跑步不及格,阿迪就每天在晚自习后,陪我在操场上练习400米,从怎么呼吸、怎么摆臂、脚跟如何着力,讲得像计算机编程一样清楚。我笑着说,我们的恋爱从一开始就像过日子一样,朴实而牢靠。
其五,爱,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父母整天对我说三道四,他们不在乎我的感受,只是在乎他们留给别人的印象。”
是的,不少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孩子当成自我的延伸,孩子就像他们的名车、漂亮的首饰,或是受尊敬的社会地位。孩子受此影响,要么缺乏独立的人格、难于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要么常常与父母起冲突,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悲伤。
大家还记得诗人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诗歌《孩子》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婚姻中,也需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再分享一段纪伯伦的诗“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
樟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好吧,各位听友,伴随着清新隽永的诗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爱”的丰富内涵,还记得吗?爱是自律的原动力,而自律,是我们心智成长的重要基石。
在本集中,我们先区分了三种现象不是“爱”:陷入情网不是爱,依赖性不是爱,自我牺牲也不是爱。接着,我们分享了五种“真正的爱”——
第一,爱,是一种关注的艺术。爱他,就全身心地倾听他吧。
第二,爱,不是一种缥缈的感觉,而是真正的付出。
第三,爱,是要承担独立的风险,让你所爱的人有能力勇敢地选择。
第四,爱,要在关系中做出承诺,让你所爱的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五,爱,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你们既亲密,又享有自由。
一个人如何面对厄运和好运,能看出一人是否心中有真爱。比如,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我们是抱怨工作受阻、生活不便,孩子闹人、亲人无趣?还是耐心地陪伴家人,倾听家人的心声,当一位小区志愿者,为辛勤奔波的劳动者送去温暖,或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社会?
当我们把某些厄运看成“独特的恩赐”,而不把好运视为“理所当然”,那么,我们的爱就会温暖而坚实,我们的感恩就如泉水般汩汩而流,滋养自己和他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