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到底是那一天

虽然七夕已经过去2周了,今天还是想来谈谈中国的情人节到底是哪一天。

说到七夕,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最著名的是最后两句,被千古传唱至今。到了现代,这首词再加上牛郎织女的传说,经商家解读,就造出来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所以在七夕这一天,男男女女,互送鲜花和巧克力,酒店和宾馆火爆。我只想说,能不能有点创意,西方的情人节送巧克力和鲜花,中国的情人节还送这些吗?

七夕到底是不是中国的情人节呢?

在谈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来看下古代的七夕是什么样的。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农民一直占据社会的主流,男的耕田,女的织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基础。在古代织布几乎是半数的普通农家女子唯一的产业,有时候年景不好,粮食不够吃,女人的织布机,还能养家糊口,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所以,作为织布界的女神,织女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她在天上只是一位伺候王母娘娘的普通仙女,但在民间的影响力绝非一般神仙可比。

每年的七夕,便是她的节日。这一天,普天下的女孩子们,都来膜拜这位女神,祈求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这一天就是“乞巧节”。

虽然,这是女人们的节日,但也挡不住男人参与的热情,尤其是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 传说渐渐流传开后,那些才子们的脑洞也被撬开了,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言辞柔美,情感表达细腻,观念却很超前,虽然是一首写短暂相聚又马上别离的诗,但因最后两句的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在烟波浩瀚的宋代词坛中有了绝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被传颂至今。

从以上可以看出,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似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相悖。


在我认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更像中国的情人节。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年轻女孩是不允许随便外出的,但是元宵节就不一样了,它有一个特权:开禁。这一天,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外出游玩,赏花灯正好是一个联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可以借着赏花灯为自己物色对象,这是一个浪漫的传统节日。

你可以想象,元宵节的夜晚,街上火树银花,亮如白昼,绚丽的七彩烟花一幕接着一幕绽放,落下来,如漫天繁星洒向人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是欢乐的人群,摩肩接踵,一派繁华的盛景。

年轻的女孩子们也都盛装出游,带着各种美丽的头饰,成群结伴,笑语盈盈,在人群中留下一丝丝淡淡的暗香。一个男子在人群中兜兜转转,寻了“千百度”,到底那个刚才朝他嫣然浅笑的人儿在哪里呢?正在惆怅之际,不经意间回头,在街角的残灯零落处,一个清秀冰洁的女子站在那里,这不就是自己心中的“她”吗?

这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虽然辛弃疾是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之风,那冰清玉洁的美人也只是他自己的隐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当时青年男女在元宵节寻找爱情的经过。

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也是表现元宵节的爱情主题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为什么,古人要把元宵节与爱情结合起来呢?

这和元宵节的名字由来有关。

“元”,第一的意思,正月也叫做元月。“宵”,就是月圆之夜,元宵,就是第一个月圆之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月亮代表这团圆,代表对亲人、爱人的思念。在中国神话中,主观婚姻的神仙是“月老”。

但,光有月亮还不够,还得有天时地利人和:

1、时间

春季是万物复苏,种子萌芽,动物开始寻找配偶的季节,当然人类也不例外。

2、必须有青年男女接触的机会

在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未出嫁的女孩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以有接触异性的机会,深锁闺房之中,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主动权。

3、必须是在某个传统节日里

只有在节日里,才能打破平常的生活习惯,社会中的禁忌才可以暂时失效,青年男女才有接触机会。

如果按照这3个标准筛选,那个节日最适合做情人节呢?

当然,非元宵节莫属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的情人节到底是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