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一课经济学》主要讲述几种不同的经济学谬论,并尝试进行解释和推翻。这些理论不乏我们从上学时代就一直听说并引以为真的理论,一听起来非常有道理,无法反驳,但在作者的解释之下,我才发现隐藏其中的逻辑错误。抛开对于经济学的观念重建,通过阅读本书,我更能体会到“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这句话的意义。不仅仅在经济分析中,在我们分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借鉴意义。


        就拿人人都听过的“破窗理论”举例。假如一个熊孩子拿石头砸破了店主的窗户后跑了,店主臭骂一顿之后只能设法花钱再重新购买窗户。为此花了200元给了窗户店主,于是窗户店主赚了150元利润,得以提高收入用于个人花销,去了面包店、服装店消费…..于是,一扇破窗“因祸得福”,推动了社会的一连串消费,整体GDP得以提升。

        怎么样,看起来这个理论很到位吧?虽然第一感觉有点反常,但经过这番推论演绎,一切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然而,正是这样的理论最容易欺骗民众,隐藏了真相却歪曲了事实逻辑。让我们重新回顾这个故事,当孩子打破了窗户,致使店主花200元重新购买窗户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损失了一扇窗的财产(当然微不足道)。可对于店主,他原本打算拿200元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剧院、去买啤酒等等,现在只能临时重修窗户,所有消费计划必须取消。这样一来,如果窗户没破,虽然窗户店主没法赚钱,可剧院、啤酒商都会赚钱。打破窗户从整个国家宏观来看是损失的。

        为何会得到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呢?作者分析道,破窗理论只关注部分特殊人群因此得到的收益,而忽略了其他人群因此受到的损失。仅仅以部分人群的收益概括为整个社会的收益明显是不对的。

        在现如今的经济理论和政府经济行为中,充斥着诸多类似的推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果不能深入思考,很容易会被说服而无法探明真相。让我们再来运用上述的方法来分析一个例子。

        关税政策。假设国家规定,进口汽车必须征收20%的税,以此来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同样品质的国产车价格为20万,进口车原价为18万,现在因为关税调价为21.6万。于是大部分国民开始购买国产车。政府宣传道,通过关税,我们振兴了本国汽车业,从业人数大大增加,汽车业雇员平均收入增加,从而推动经济消费,改善生活水平,甚至因此带动了很多下游产业。

        乍一看来该理论无懈可击,可再一推敲,不难发现。关税确实振兴了汽车业,使行业内的群体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可对于民众,原本18万的汽车现在必须以20万来购买,意味着可支配收入降低了2万。这2万元原本可用来推动食品消费、娱乐消费等等,现如今只能进了汽车业的腰包。

        换位思考一下,假设我是汽车行业的大佬,我一定会想方设法推动这样的关税法案,会雇佣经济学家以复杂的逻辑和理论来说服政府和百姓,因为我会因此得到最大的收益,即使对国家而言这样的措施是有害的。

        从特殊群体来看,关税的确提高了部分人群的收益,可它忽略了更大的群体,即普通民众、面包店、KTV、家具店等等。更多的行业原本可以从民众节省下来的可支配收入中赚得更多的钱,可随着民众预算的降低,这些行业的收入也会降低。但其他行业的收入是隐形的,是尚未发生的,而汽车业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于是绝大多数人都只关注到了汽车业的繁荣,忽略了由此对其他行业造成的隐形冲击。


        本书还例举了一些其他案例,其核心思想如我之前所述:这些理论只关注部分特殊人群因此得到的收益,而忽略了其他人群因此受到的损失。仅仅以部分人群的收益概括为整个社会的收益明显是不对的。


        当然,看书吸收作者思想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怀疑态度,敢于提问和质疑。针对以上的关税理论,作者认为既然无法做到对所有行业都以“公正公平”的方式用关税来保护,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取消关税,使国民能以最优价格购买到国内外的产品,这样国民的剩余可支配收入更多,更利于国家繁荣。

        阅读至此我心中产生了不解和疑问,也请读者们能给我解释解释。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介绍了非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南非。曼德拉上台以前的70 80年代,整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称得上非洲的典范。然而,曼德拉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措施,取消了金融业的保护壁垒、取消了诸多制造业的进口关税,导致大量外国金融业和制造业涌入南非,特别是中国的廉价商品,瞬间击败了南非本土制造业。造成本地大量失业,犯罪激增,如今的南非无论从经济还是安全而言都大不如前。

        假如简单地按本书的理解来看(显然作者是崇尚自由经济的),那南非人民在放开国门后会得到更实惠的进口商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短时间内的确会引起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可从长期来看,失业的人群会寻找新的机会,闲置劳动力将转移到其他新兴行业,从而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显然这样的理论情况没有发生,现实貌似也和本书所说的取消关税有所出入。不知各位如何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