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精神分析性格诊断02

二、客体关系理论

WRD将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理论完全舍弃,提出人们对关系的需求甚于本能的满足,换言之,婴儿其实更加苛求母亲的 抚育,及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非仅仅满足于获取乳汁。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并不注重个体童年期驱力是否妥善发展,某个发育阶段是否被忽视,或哪种防御方式占主导地位。而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在传统客体关系理论中,安全与执行力、分离与个体化这些主题远比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更加重要。

欧美学派都较少强调治疗师力图提高来访者内省的重要性,而将目光转向建立安全的资方关系的要点。有句名言:“来访者需要的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需经历:体验共生阶段(婴儿早期)到“我”与“你”辨别阶段再到更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这一过程代替了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等发育阶段。俄狄浦斯期不仅发展心理性欲,更为重要的是认知的发展,它代表婴儿在这一时期终于战胜自我中心,开始意识到另外两个独立个体(即普遍意义上的双亲)之间的联接状态,与自己无关。

治疗师意识到:这样的患者在一定情境下,双亲中某位的内部成像或其他早年重要客体正支配着来访者的行为,那么治疗将更加富有成效。如今治疗师可以寻找到自童年至今成年一直影响着来访者的“内摄客体”,正是那些内部客体,使来访者至今仍无法释怀,不能与之完成心理上的适当分离

基于上述狗粮,性格可被视作一种稳定的额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

反移情分为协调型和互补型两类。前者之来访者当年对早期客体的情感使治疗师感同身受(共情);后者则意味着治疗师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早期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但来访者无法感受到咨询师的这种共情)。

促成把反移情从干扰因素转变为理解来访者的宝贵资源,是客体关系理论最为关键点额贡献之一。

三、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提出自体心理学,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他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追求,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的涵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初客体;或没能逐渐地、无创伤性地对原初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的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科胡特理论的价值在于:不仅为治疗师处理自恋性来访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掀起了一场扩充自我结构理论的风潮,即:自体结构、自体表征、自体形象,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内部结构而获取自尊

四、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关系学派认为,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潜意识内容同样都对治疗情境产生作用。尽管治疗师——来访者之间具有哦明显的不对称性,但任何一种咨访关系都是共建的。治疗师的角色不应只是一个客观的额“知情者”,而应是一个同伴,与来访者共同探索其心灵奥秘,来访者的人际交往模式竟会在这种关系互动中付出水面。

关系理论认为,如果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缺乏情感投注,将一事无成。关系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理解咨访双方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治疗中的一举一动。

在处理情感创伤和性虐待的来访者方面,许多关系理论观点都涉及早期弗洛伊德理论对创伤的关注,但关系理论更强调解离过程,而非压抑过程。

关系理论改变了治疗师关于自我体验的认识,相比于传统理论假设来说,关系理论更强调自我体验的流动性和持续变化性。

五、精神分析对人格评估的其他贡献

作为本章总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分析理论更多强调的是主要论点和动力概念,而非特质;这也是“动力”一词反复出现的原因。正是这种动态的额理念,使得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的论述更为丰满,也比多数评估工具更为贴近临床。人格的形成可从多个有意义的维度去认识,人们也可同时形成任一维度的两级的迥然不同的性格。PHILIP在现在文学评论中简要的论述:

多数人文主义信众对解读人性的“矛盾”都充满了兴趣。无论是从现实世界,还是从虚构任务中,他们都会为读出人性的“悖论”而雀跃。因为在许多人身上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个性。事实上如果一种性格比较强烈的话,它总是会和它的对立性格共存,是否能够敏锐的体察到这种人性的似是而非的矛盾取决于读者的心理本性的影响。

同理可见,亲密关系方面存在冲突的人,对亲近或疏远都会感到不安;极端渴望成功的人,恰恰也是葬送了自己前程的人。从心理病理来看,躁狂患者更具抑郁倾向,而非分裂倾向;相比普通性冲动着,性瘾着和禁欲者更具相似之处。人性本来就纷繁复杂,但并非无迹可寻。精神分析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观察方法,使我们有可能去帮助来访者理解那些看似荒唐的冲突和矛盾,并鉴此转危为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章精神分析性格诊断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