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丨享受当下,并与自己和解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我这种重度焦虑症患者来说,真的太治愈了。作者揭示了很多心理学上的重要模型,决定选取最有共鸣与感悟的部分记录下来,希望可以一步步转换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模式。

*原因论和目的论

弗洛伊德及荣格等心理学家的原因论倾向于把我们的不幸归结于过去,例如“你不幸的原生家庭造就你无法心理健康地成长”、“学历低导致你无法获得成功”,但这种心理可能让我们陷入痛苦,却无助于我们改变现在和将来。

阿德勒目的论倡导“一切皆是自我选择”,生活方式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安心。

这进一步的启示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重新解读自己过往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丨人生不是竞争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情,它源自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而价值判断需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价值问题就追溯到人际关系上,所以阿德勒说“一切烦恼均源自人际关系”。

而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属于外部因果律。例如“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无法结婚”,一直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我们主观上的解读。

比较深有感触的点是:我们常常会把同龄人的成功、幸福当作“自己的失败”,很容易把自己和他人代入竞争的怪圈中,产生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无法对别人给予真正的祝福。但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其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与朋友的一次谈话中(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焦虑情绪的朋友),焦虑的我喊着:“看着是教授的哥哥、是医生的姐姐(这里我还列举了好多例子...),我真的好焦虑啊,如果我到35岁还没有成为高管,该怎么办,我的价值在哪里啊?”,朋友很明确地指出了我的错误,“你是觉得成为高管你才有价值吗?”、“那你觉得清洁工有没有价值?”几个问题引导下来,我发现是我对于唯成功论的思想太根深蒂固,我们不能丧失改变现状的勇气,却也不能对自我价值判断产生过高的期待,人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所有人际关系的矛盾点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自己课题受到他人干涉。如何判断这是谁的课题?选择带来的后果由谁承担,谁就是课题负责人。

这个心理学模型,在处理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简直太好用了。很多家庭矛盾“孩子不想自主学习、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或事业干涉太多”,在了解这个模型后,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了。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而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最主要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如果不被一个部族所接纳,被赶出去,很可能就直接面临死亡,这是植根在我们祖先内心深处的恐惧。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能力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情况下依靠原始社会的人类本能进行生活,几乎就成了现代人最大的不幸。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会接触大量不同的社群体系,比如家人、老师、同学、老板、同事、客户,大家对你的诉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希望让所有人满意,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一定会陷入过度承诺,导致自己没有主线。

自由就是不再构筑需要他人评判的闭环,你的幸福安宁只需要自己闭环,不需要为满足他人期待而活着,不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在面对人际关系课题时,不去考虑“这个人能带给我什么,”而是去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一旦我们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并找到“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要想获得共同体感觉,就需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三点。


*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之舞时会逐渐明确


阿德勒认为把人生看作一条线的计划式人生是不太可能的。高中时目标是上好大学、毕业希望进入好企业、之后要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是我们大多人所计划的成长路径。但把它当做是确定的人生规划,那我们当下的每一个此时此刻都会被认为是忍耐和准备阶段,无法聚焦与享受当下。


明天这个道理,像是与自己和解,真是让人轻松了不少。我时常能回忆起我在大学时会有“保研结束未来一定会更美好”的自我暗示;读研时遇到科研学习的瓶颈,我会暗示自己“等到工作,肯定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哪知进入社会后,工作上难以解决和承受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我把每一个当下所处的阶段,都看作是忍耐,全然忘记聚焦于当下认真体会与感受。

而人生应该是点的连续,一连串的刹那。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他者贡献”是我们选择自由人生的引导之星。在我们聚焦于跳好“此时此刻”之舞时,人生意义会逐渐明确。

只要跳着,我们就一定会到达那个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丨享受当下,并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