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酒与月光中酿最好的诗,写最真的情

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夜,身处密州的苏轼仍惦念着已分别七年的弟弟。“手足之爱,平生一人”。两人自幼一起长大,不论登山游水还是舞文弄墨,二人未尝一日有过分离。仁宗皇帝时期,两人同时登第。那一年苏轼21岁,苏辙19岁。父亲苏洵写了一首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山。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入仕之后,二人便异地为官,长年不能相见。每到一处,苏轼便有诗文寄于子由,但是纸上传情终是不能解手足相思之苦。杭州任期满后,苏轼就上书请求调任到山东当差,这样他便能与子由近些。好在朝廷准奏,任其为密州太守。

中秋,月亮像是白玉盘一样挂在青云端,那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它没有太阳的温暖却晶莹剔透蕴含着撩人的温润和柔情。古人对月的偏执不亚于酒,酒对于诗人来说是个引子,而月是最能拨动诗人情感的那根弦。苏轼举目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百年前诗仙李白酒酣之际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曾立志读尽人间书,对谪仙人充满了敬佩与向往,“我欲乘风归去”,归向何方?“天上宫阙”。太白是谪仙人,苏轼自比于仙人,天上宫阙是他前世的家。

“高处不胜寒”,他似乎不是特别乐意位列仙班,天宫虽好,但“何似在人间”。苏轼对尘俗生活是留恋的,苏轼的词作中经常会出现“芒鞋”一词,“芒鞋不踏名利场”“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青竹杖”,晚年到了岭南蛮荒之地,他也苦中作乐,只因“日啖荔枝三百颗”,便“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对生活永远积极面对着的、享受着的。

月光是无情的,她总是自顾自的阴晴圆缺,只是被多情的人附上离合的意。苏轼在序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是哥哥中秋之夜遥寄给弟弟的词,“玲珑望秋月”,月照不眠人。今夜月最圆,今夜人最远。

但是东坡生性旷达,他不与不通情理的月亮过多计较,月亮的运行自有其道,“此时古难全”,人的悲欢离合也未能避免。作为兄长,借着月光许了点的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无华的愿望,只图个平平安安。长兄如父,而今父母早已归去,只剩下手足二人互相扶持、彼此慰藉。即使不能如影随形,但共赏婵娟也好。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在酒与月光中酿最好的诗,写最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