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58章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心解]

圣人为政,厚道宽容,民风自然会质朴纯厚。暴君理政,苛政频出,民风必然会狡诈刁恶。

祸患中埋伏着幸福的种子;幸福中潜伏着祸患的根苗。谁知道福与祸转化交替是什么结局呢?因为这种转化根本无法主宰。正常的可以转化为怪异的,善良的可以转化为丑恶的。人们对这个物极必反的道理长久以来迷惑不解。

所以明了事物转化规律的有道之人,品德端方而不去伤害于人,自守清亷而不去妨害于人,正直率真而不去冲撞于人,心底明亮而不去炫耀于人。

[会意]

  这一章,老子从治国理政之道说到事物转化之道,进而又说到为人处世之道,处处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张绪通说:“老子不仅是中国哲学之父,而且是中国辩证法之父。”黑格尔说:“老子的道是‘以思辩为它的特性’。”

  老子从两种不同执政风格的比较中谈他的无为政治。他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一个国家只有推行无为政治,为政宽厚,老百姓才能去掉那些虚伪的追求,自动地回归到自然淳朴的状态,才会过上安宁幸福的日子。“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一个国家如果推行有为政治,为政严苛,老百姓必然屈从于现实压力,就无法回归到自然淡泊的状态,幸福指数必定会大大下降。老子在第二十章中说“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人是那样的明察秋毫,唯独我是这样的混混沌沌。闷闷与察察,一个是圣人,一个是俗人,圣人是大智慧,俗人是小聪明,其治世化人的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

  老子在本章中创制了两句千古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中记载的“塞翁失马”故事,形象地揭示出老子福祸相倚相生的辩证哲理,是对老子福祸无常观点的最精彩的诠释:战国时期有一位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多注意身体。塞翁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没准还会带来福气呢。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可是没过几天,丢失的那匹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邻居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您老真是有福气呀。塞翁听了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时隔不久,儿子骑马摔断了腿骨,乡亲们又来劝他,塞翁说,这件事也许会因祸得福。过了一年,边境发生战争,他儿子因为腿跛而免去了征兵,邻居家的青壮年都被征兵,大多战死沙场,可塞翁的家庭却是安然无事。世人常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好事坏事的相倚相生。老百姓把老子祸福相倚的千古名言化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常言俗话在民间广为流传。

  老子接着说:“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谁能预测到福与祸转化交替是什么结局呢?事实上,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吉与凶等诸多矛盾着的事物同样是相倚相生,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世间一切事物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对立统一,物极必反;周而复始,无尽无休。所以老子教导我们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成不变,而要站在高层,看透里层,要用辩证的观点、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人看事,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最后,老子提出圣人们的四种行为方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你的品德端方,但不要去伤害于人;你能自守清亷,但不要去妨碍于人;你能正直率真,但不要去冲撞于人;你的心底光明,但不要去炫耀于人。老子这个做人“四不”法则,可以说是我们避祸得福的四大法门,对于修身、传家都不无启发。洞透事物运化规律的有道之人,常常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他们为人处事都不会走极端而使物极必反,物盛则衰,乐极生悲,福化为祸。

  不管是从个人还是从家庭的角度,我们知道了福祸相倚相生的道理,就要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从而避免因心境的败坏而导致的祸不单行。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学会坦然面对,忘记八九,常想一二,就会把不如意事常八九变成如意事常八九。当你身处逆境,感到诸事不顺,爱情、工作、事业、理想都遭遇挫折,心生绝望之念,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故事:有个国王喜欢打猎,喜欢与宰相一起微服私访。这个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国王心烦,叫宰相来饮酒消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这是啥话:“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马上派人把宰相押入监狱。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准备将国王烧死。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肯定会发怒,于是土著人就把国王给放啦。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国王感觉有点对不住宰相,说:“可是你这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肯定会陪伴您去微服私访,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当祭品,那岂不就轮到我了?”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不如意时,不要懊恼,不要沮丧,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候把眼光放远,把心量放大,不去自怨自艾,不去怨天尤人,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伴随在灾祸后面的幸福因子就会不断放大,福就离你不远了。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学会这个方法,命运都会发生改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我们生命中所遭遇一切。包括你生命中遭遇小人,你都要感恩,我们的成长离不了良师益友的前引后扶,同样躲不开红眼小人的明枪暗箭。许多时候,小人的步步紧逼,恰恰成了一些成功者的追兵,逼得你只有华山一条路,非往前冲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眼小人何尝不是我们成就事业的一种逆向原动力呢?况且许多时候的“绝路”,往往不过是需要多付出一些辛苦的成功之路,被小人逼上这条路而获得了成就,难道我们不应该抱拳回首,真诚地谢谢小人么?

  从本章中还悟出几点心得,分享:

  1.不要光想着发横财,横财的背后可能是横祸。

  2.不要追求极乐,乐极生悲,极乐不如常乐。

  3.人心一贪,必走极端,人走极端,必生祸端。

  4.贪心惹祸根苗,吃亏都是因为想贪便宜,贪小便宜吃小亏,贪大便宜吃大亏,不贪便宜不吃亏。

  5.福祸无门,唯人自召。福是用心修的,祸是自己召的。

  6.福从善中来,祸从恶念生。损人利己必惹祸,取财有道才是福。

  7.得意忘形,灾祸先声;宠辱不惊,祸乱不生。

  8.为什么吃亏是福?因为吃了亏外得人心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平平安安就是福。

  9.人有势,用于成事,千万别用于仗势欺人。不欺人者不生祸,会宽恕者才是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58章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