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的思想内涵(1)

一、揭露科举以倡导真才实学

袁枚小时候生涯十分贫苦,父亲因生活贫困,也无多余的钱财给袁枚买书。而对于生活的支出全凭靠母亲一人承担。家庭贫困,袁枚却又嗜书如命,袁枚对此情形还写过一首诗来描述当时情境——《对书叹》。“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通过科举登上青云阶梯来改变生存环境,成为袁枚的选择,且在当时的环境中,科举成为袁枚的唯一途径,而为了踏上科举这一大道,袁枚苦练八股时文。虽然不喜欢时文,但却努力训练,训练时所作时文最后合成一本集子——《袁太史稿》。在乾隆四年,仅24岁中得进士。但在如此的大时代背景之下袁枚,对待科举的态度,从否的方面来讲,向来推崇“性灵说”的袁枚认为一眛的只是为了追求仕途而所做出来的文章缺少灵气,更无自身的个性和思想在其中。但是借助时文,他还是实现了“学而优则仕”之目标。袁枚认为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的一种方式,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会被埋没,千里马是会被伯乐所发掘的,真正因该做的是不断提升自身的才学,学子们更应以学问为重。袁枚在《示儿》诗中,教导自己的孩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可晓儿翁示意深?不教应诗只教吟。九州人尽知罗隐,不在科名记上寻。”

而对于一些只会做与科举有关的时文的学子,袁枚是嗤之以鼻的,不仅是对于自己的学问没有一点提升,而且把自身的才学以及智慧给浪费,应该用自己的能力提升真正的水平,体现自己的才学,做一些属于自身灵性的文章,琢磨学问深处。在袁枚的《李生遇狐》中:“每宵飘然自至,常教生作诗填词,并为改削。间与论时文,则愀然不乐,云:‘此事无关学问,且君科名无分,何必耐此辛苦?’由是两相酬唱,颇不岑寂。数年迄无知者。”

狐女厌谈时文之原因就是单为科举而所做时文无关乎学问,可以看出袁枚对科举这一态度。

《儒佛两不收》中:“杭杨生兆南,业儒,兼通禅学。殁后一年,托梦于其妻曰:‘人死必有所归。我故儒士,司魂者送我于文昌所,帝君出题试我,我不能作,帝君不收;司魂者再送我佛菩萨处,佛出经问我,我不能解,佛又不收。彷徨阴间,无歇足之地。’” 

    一业儒全为科举而学研时文。既不能作帝君题,也无解佛出经。学习时文,却胸无时学,以至于儒佛两不收,落得悲惨下场,这一选文中可以看出袁枚对当时仅为科举而学习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否定。对于只会做几篇时文之作的一些学子,袁枚是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袁枚认为举子们应该将科举作为一块敲门砖来看待,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把真才实学作为自己的追求,而不是为功名所累,这样不仅对自身没有任何提升,反倒会影响对学问的理解。对于科举,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在追求仕途的同时,钻研学问,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参加科举考试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唯一获取仕途的方法,这就要求举子们改变自己狭隘的科举观,既能在举业上有所成就,又能成为饱含学识之人最好的结果。而且,举业和学问两者并不相妨碍这是生活在科

辩证佛道观以直面生死

近代学者王梦楼曾评价袁枚“君不好佛,而所言往往有佛意”。其间也可以窥见少许袁枚的思想。而袁枚的佛道观中最有体现性的就是其生死观和因果报应观。

(一)袁枚的生死观

袁枚的生死观是其人生观中颇具个性,富有意义的重要内容。他的观点是,有生即有死。死于生时即已确定。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不可抗拒。人只能顺应这一人生规律。顺应即使是“达”。其所谓“人之所以有死生者,命也;其所以命有长短者。气数也;其所以有气数者,虽问圣人,圣人亦不能知也,任其自然而已。”

在《答钱竹初》信中,袁枚也表达了对生死的泰然态度:“人在天地间,不有生,何有死?仆昔有句云:‘若云死可悲,当知生已误。’早道破机关。然人之常情,莫不好生而恶死,虽圣人亦与人同……作诗自挽,邀人和挽,借游戏篇章,聊以自娱,不自知其达,亦不自知其不达也。”

 在《子不语》卷一的《张士贵》也有体现:“直隶安州参将张士贵,以公廨太仄,买屋于城东。……开棺视之,荡然无有。方知人死有命,虽恶鬼相怨,亦仅能以幻术揶揄之,不能杀也。”

《张士贵》及其形象地描写了恶鬼欲杀张士贵全家却也拗不过“人命天定”的格数,黔驴技穷,也只能幻术欺骗人而已这里便写出了生死有命,即使是恶人作祟,倘若阳寿未完,便是不会死了的。并且袁枚自己对于生死的观念是直面生死,心态豁达,袁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袁枚还在小说中表现了自己对待生死的达观态度。尤其是人迈入老年之后,这个问题越发显得突出。袁枚对于生死这个问题的态度看的特别坦然,虽然人生生死死在人世间是十分平常的,但是对于死亡也要泰然。这也是袁枚得以82岁高寿的一大原因。

(二)袁枚的因果报应观

佛教《涅木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袁枚认为世间事物也是有因果报应的,所做恶事必定都会有因果报应,人要为自己所说以及所做的话和事情付出责任,而违背信用终究会遭到相应的惩罚。切勿有贪欲,事物皆只得一一对应,有因则有果。

而袁枚的《子不语》中多有体现,在《负妻之报》中:“杭城仙林桥徐松年,开铜店。年三十二,骤得瘵疾。……口中痛责其夫,共寝五六月,斋祷不灵,松年仍以瘵殁。”

这里写出来徐松年因为不守妻子承诺而遭受的自己本该承受的报应,有付出自然是要承受,不然因果报应总是会遭受到的。在《叶氏姊》中叶星槎别驾之姊适张氏,新婚四十天便守寡了,未能生子,孤苦到老。到年七十二时,有次游园,忽感到冷风一吹,后来生病,医生救治无果。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前世做为男子的时候因为贪图美色,杀了自己的两位夫人,而且连自己的孩子也残忍杀害,为了娶美,最后以天年寿终。到了今世,前世的妻子及孩子寻觅而来。这里的因果报应便应了生报,“使知因果显应,虽隔世不相宽假”。

《子不语》中所显现出来的佛教思想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袁枚自身的思想。“因缘所生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而又相续不断”。这些都在《子不语》中加以体现,并由袁枚以其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来。不仅袁枚,批判了这些行为,但是在《子不语》中,袁枚也赞扬了许多正义的忠孝传统美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不语》的思想内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