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

      今年寒假,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配有生动的实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我对我读的部分内容有所理解与感悟: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们都是发展中的人,又是完整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感受汲取知识的快乐。

      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

      学生掌握知识不仅仅是目的,而应该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必须手段和工具。教学的最高技巧在于教会学生能够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获取知识即意味着掌握真理,让学生在问题、疑问中主动的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用强迫的方式逼迫学生“就范”,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中也写到,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只有当他们手和手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让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世界的大门,才能成为自己的“活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