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彤因为手机当街骂哭陈晓芸,对付渣男最好的结果真的只有分手吗

  本篇为《制怒心理学》拆书稿第二部分

                          1                              前段时间,热播综艺《我家那小子》第二季嘉宾于小彤引起非常大的热议。不是因为演技、也不是因为作品,而是因为和女朋友吵架,当街骂哭对方。

让我们前情回顾下:陈晓芸在车内正听着某一个歌手的歌,于小彤称不喜欢,陈晓芸顺手直接删除了歌单。

过了一会,于小彤发现陈晓芸还在听同一位歌手的歌曲,情绪激动,迅速伸手去抢女孩子手里的手机。

陈晓芸下意识躲避,于小彤则像点燃的气球,突然爆炸。中途一度停下车争论为什么不把手机给他看。

后来妥协的陈晓芸把手机拿给他看,拿到手机的于小彤二次爆炸,追究对方为什么在车里不给看?

最后以陈晓芸委屈大哭,两人不愉快的回到车上结束。

整个过程中于小彤没动过手,却让很多网友看到了“家暴”的预兆。

为什么呢?因为家暴的人,经常会在打完后会深感内疚以各种偏激的方式求原谅,但是却把压力都纾解出去了,并会下定决心告诉自己也告诉被害者,结束了不会有下次了。

而于小彤这类人在我们身边也屡见不鲜,总是无缘无故生气,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发脾气,结束之后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然后态度良好的求理解给补偿,并保证以后不会这样。

这听上去和家暴的运作原理不是一套流程么,所以要不怎么称具有伤害性的语言为语言暴力。

以于小彤为代表的这类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突发型愤怒者。

这类愤怒一般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易燃易爆者都普遍只是想把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压力都疏解出去,却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愤怒解决问题。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陈晓芸只是听个歌曲,怎么会够触及到于小彤的火线。真的像他本人说的那样只是因为爱她吗。

其实在突发型愤怒者里面,大部分都是过分敏感的人,他们在感到自己受到批评、压制或者忽视时,就有可能勃然大怒。向内来说,更核心的愤怒源来自于不够良好的自我感受。

在娱乐圈本来就是个竞争残酷的地方,而于小彤除了在早年扮演过一个不是被大众所知的新版贾宝玉的角色外,并没有什么太亮眼的成绩。跟别人相比,事业没有气色,心中难免苦闷。

从他的妈妈很多观念来看,家里又是属于对他偏溺爱和骄纵。这些都是突发型愤怒人格的养成条件。

会因为缺乏耐心、无法忍受挫折而持续性积累愤怒。

而当别人把他期待的事情做的拖拖拉拉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立刻满足,不允许任何拖延出现的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情绪也就一触即发。

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在整个节目中,陈晓芸和于小彤的冲突不断,男方也因此坐实“渣”这一特质。

经历相似的人可能会说其实吵吵也就好了,无所谓渣不渣,男的只是脾气臭,又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女方也愿意受着,习惯就好。

其实不然,以他们两人为例,其实不是说两个人习惯了。而是两个人在这种愤怒当中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就是两个人都知道怎样能伤到对方,都按部就班地互相伤害着。

像于小彤一样的很多突发型愤怒者会以为生气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却从来没和对方在冷静后讨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更大的问题是,越是释放自己的愤怒,其实都是在教自己变得更加生气。相当于不断的排练生气,爆发练习越练越顺手,把自己训练的更加易燃易爆,自然就更容易产生突发型愤怒。

那么像于小彤这样的“渣男”是不是真的只有注孤生这条路才适合他。

《肖申克的救赎》里给我们最大的警示不就是,人只有自己才能实现救赎嘛。

所以救赎完全可以从自我关注开始,列个清单把你爆发前的感受、想法、身体变化写出来。关注哪些是你爆发前的信号。

下一次在信号出现时,提前告诉身边人你需要冷静一下,告诉他们你在尝试应对愤怒的新方式。然后找个轻松的地点或方式缓和下情绪。

平静下来以后,再回到“犯罪现场”,和当事人讨论并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记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怎么样才能一起解决,而不是这是谁的错或者谁的责任。

                              2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喜欢把掩饰型愤怒比喻成一个金字塔。而在爆发型愤怒这一章里,我同样想把这部分内容比作一个逐层递进的金字塔。

从突发型愤怒到羞耻型愤怒(包括故意型愤怒),最后到兴奋型愤怒。

在爆发型愤怒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类人一般都是偏急躁易爆的性格,心思敏感又防御意识强烈,渴望亲密关系又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大喜大悲,情绪强烈。

作者在愤怒人格形成的原因,表现方式以及看似与愤怒不相关的羞耻情绪的描述篇幅都相对较多,这也是我想表达的,羞耻型愤怒在这一章里可以说是核心愤怒人格。

加上其他三类人格,既可以说是这是一座按羞耻程度高低排列的愤怒值金字塔,也可以说其他三类愤怒人格是由核心羞耻型愤怒人格按不同程度演化出来。

先来了解下羞耻感的概念:指一个人感到自己有缺陷,是一种充满痛苦的感觉。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羞耻感强烈,作者按照抵制羞耻感的方式上列出了我们身边常见的几种人:

无法直面别人的评价:有时候别人随便说了一句话,你都会想很多。然后不知道说什么,只想直接走掉;无法逃离时,就直接“瘫痪”,感觉干什么都没心情。

否认:否认自己所有的感觉,别人问你这样说是不是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你都会说放心,不可能,我没有感到任何不舒服,不停强调我不介意。

傲慢:明明总觉得自己糟透了,但是一见到别人还是依旧要装出一副比任何人都过的好的样子,比如国内典型的同学聚会啊,这类人会非常多。

完美主义:认为只要自己把所有事情都做到位了,力求完美就不会有羞愧感。

暴怒:这类人经常会采取的方式就是羞辱和责备别人,要么就总是突然毫无征兆的发脾气。因为在他们看来攻击别人总比攻击自己强,先下手为强,先攻击别人就能保护自己。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人群。

当然还有些人藏的比较深,不太容易用这些特点辨别。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经常否定自己,认为“我不好;我还不够好;我没有归属:我不值得被爱;我不应该存在”,有这种想法的都是羞耻性极强的人。

也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以上各类形色的行为表现。

羞耻型愤怒者往往每天光是挣扎在自己的束缚中就很不容易了,所以很难关注到外界,但又没办法真正的平静的关注内心。受困于内外中间的空间里,就像小狗困于栅栏里,看得见前路也看得见后方,就是动不了。

能不愤怒么,能动的又只有嘴,所以输出只能靠吼了,靠发脾气了啊。

别人只是走过去,你可能会觉得你竟然忽视我,不帮我一下,我生气了!这就是突发型愤怒者;

别人不止走过去,还看了你一眼。但你可能会认为,你看我那一眼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我蠢才会受困于这种栅栏里,你个傻叉,我生气了!这就是羞耻型愤怒者;

别人听到声音,走回来想看看你表达什么,你被他回来的举动一下子击中内心,觉得“看,他还是关心我的。”得到了一丝安慰的你觉得挣扎的有点饿,沟通了一会发现他不明白你的意思,你认为他竟然不懂你,要让他知道他必须要懂你的重要性,于是我生气了!直到他拿着水或者面包各种实验才终于有一种满足了你的需要。这就是故意型愤怒者;

然后你发现故意生气这招屡试不爽,只要你生气大吼,他总会用各种东西各种方式满足你,你开始对这种方式上瘾。同时也慢慢控制不了自己,而他也似乎除了你大吼以外不怎么理你,你感到害怕,明明已经习惯了陪伴,害怕失去他。于是你只能用愈演愈烈的愤怒和他建立情感联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兴奋型愤怒也叫上瘾型愤怒。

谁又不渴望自由呢。

只是通往自由之路,需要经过三个小镇,冷静、节制以及选择。

你可以尝试深呼吸、对自己进行记录、或者找朋友谈谈,随便哪一种只要你觉得能够让你平静下来的方式,都是在于你的选择。

现在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小彤因为手机当街骂哭陈晓芸,对付渣男最好的结果真的只有分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