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妈妈,顺便在家里住两天。
最喜欢的是这套房子中间的小院。一半用雨棚遮着,一半露天。
露天坝里放着一排花盆,都是些好种易活的常见花草。妈妈还砌了一个小台阶,填了一些土,种上了小葱、蒜苗、藿香之类的玩意。做菜的时候可以尝鲜。
雨棚遮住的地方,搭了一张桌子,一个茶几,几把椅子。
泡上一壶茶,碰上一本书,看累了,起来走几圈,继续学习。这样待上一整天也不腻烦。
今日看的是《认识如何学习的》第一章:学习:从猜测到科学
已经初读过一遍,还看过欧的学习笔记。但是印象仍然模糊。今日就坐下来慢慢“啃读”。
1.“识知”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专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
感悟
大多数人一提到语文学习,无非就是读读背背,写写记记 ,考试能得高分,往往忽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更别提梳理信息,使用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学会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合理使用信息势在必行。帮助孩子习得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与表达,具备终身学生的能力,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是当今语文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2.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没有被卷入其中,那么,他们也许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则他们会为了考试的目的而学习它们,但仍会回到课堂之外的前概念。
感悟
初读这段话,我终于理解了一种现象:被戏虐为“考霸”的我,学得快,忘得快,那些应试的内容,一旦考完,便无影无踪。为了考试而学习,用上一些记忆的小技巧,加上大量的题型练习,分数很好看,却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再读这段话,发现自己读不懂。
什么是前概念?我猜测应该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概念等,跟平常我们说的学生已有的学习背景类似吧。返回前面的内容,印证自己的猜测,梳理出“ 新的学习科学强调理解性学习,关注认知的过程 。”“现代学习观就是人们用他们已经知道和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可见,前概念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如何丰富前概念?除了老师多设计体验式的活动外,家庭教育是丰富孩子前概念的主要场所。父母重视孩子的感性知识的培养,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打开感官,去观,去听,去闻,去触,去察,去分享,孩子脑海的表象越来越丰富,为后面的抽象埋下种子。
想到这里,通过手机,链接了“具身认知”的内容。以前曾了解过具身认知,可当时看那些文字就像看天书,很快就忘掉了。今日和本书内容联结起来,那些文字变得有意义了。我是否再学习中也关注到了自己的前概念呢?
怎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呢?我想到的方式有预习、前测练习,课前对话、情境唤醒几种。
怎么卷入?再次找出欧的学习笔记细读。郝老师讲到了四点:
一是帮助学生对新的概念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征;(我赶紧利用手机查阅了“表征”相关的内容。)
二是帮助学生对问题情境信息进行正确地表征;(我想到了语文课堂比较常用得的“情境教学法”又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比老师的讲解,区分其中的异同。)
三是教师关注学生如何表征知识(什么是“知识的表征”?链接相关内容,概括起来即知识在头脑中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包含命题、表象、图式和产生式。)
四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敏感与学生表征的差异。(我想这里应 该是指老师的表征应该与学生的表征方式对接吧,这种敏感性非刻意练习不可。
五是教师要与学生同步表征。(我的理解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允许孩子表征不明,也就是允许孩子犯错,带着孩子将错误变为学习资源,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清晰。)
读到这里,又链接了佐藤学的三重对话:学生与知识(客体)的对话;师生、生生(即与他人)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卷入课堂。
这样一点点地读,一点点地梳理,一点点地链接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一点点地思考,总会收获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