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 学生命智慧

最近跟着学员思静老师一起读圣贤书《大学》,在解读释义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增长认知,静心定神安住,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静心修身六步: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在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让我们在一种静与安定的状态下,去有所思虑,让心有所得。

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擦亮的意思,使之复归明亮。明德,那德本来是光明明亮的。明德,是人天生的灵性,是具众理而应万事者。

所有的道理你都知道,所有的事情你都会处理,但是后来你怎么就不会了呢?一是为气禀所居,二是为人欲所蔽。

气禀是儒家的一个说法。人的贤余贵贱,是被出生时所禀受的气所影响的。否则,为什么有的人那么聪明,有的人那么笨?那王中说,人秉气而生寒气,而长德贵则贵德见,德见则见。那成语说,财秉于气,气有清浊,秉其清者为贤,秉其浊者为余。那朱熹说,摒弃之,清者为圣,为王,摒弃之浊者为愚,为不孝。

总之,人跟人不一样,虽然天性一样,但是天分不一样,有人分到咸,有人分到鱼,有人分到贵,有人分到贱,有人分到多,有人分的少。为气禀所居,就是受自己的天分限制。

清和明是一种很好的状态,那为人欲所必,就是利令智昏,一件事本来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存了失私心,就跑偏了,就处理错了,所以要明明得。

朱熹说,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就是叫大家要时刻擦亮自己,这里“因其所发”的“发”字大有讲究,发就是其发端处,也就是孟子的四端论。

为人所蔽呢,就是利令智昏,喙欲深者天机浅。四欲深者,天机浅,那怎么来去觉察到?那孟子有四端,任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慈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是。也就是说,人都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慈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一个人再怎么不济,也总有那么一点儿,你抓住那一点,把它不断的扩充放大,就能逐渐获得人的羣体。不管到什么程度,都不要自暴自弃,说自己做不到,由四端而说自己做不到的,那就是自甘堕落为贼。

侧影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时刻觉察关注他的发端之处。

与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圣贤书 学生命智慧)